导读:来到本章内容的第三部分,文章将深入剖析全球智能座舱SoC市场规模及趋势。首先,随着智能座舱成为汽车消费的新需求,市场规模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和中国汽车座舱智能配置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9%和78%。全球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8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663亿元。在市场量的推动下,智能座舱SoC市场将经历快速增长。对于价,多屏和新增应用的推动将提高SoC算力和价值,从而推动市场成长。预测到2025年,全球座舱SoC市场规模可达51.2亿美元,CAGR为20.2%,而中国市场规模可达23.7亿美元,CAGR为23.5%。其次,市场格局呈现国内外厂商竞争态势。座舱SoC的研发周期长,生命周期短,属于高门槛市场。传统汽车芯片厂商如恩智浦、德州仪器强调成本控制,而消费电子芯片厂商如高通则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成为中高端汽车市场的主流。当前,国内SoC企业如芯驰科技、芯擎科技、杰发科技、瑞芯微等加速布局智能座舱SoC市场,市占率不断提升。未来3-5年内,国产座舱SoC有望超过5%的市占率。最后,制胜之道在于提供高性价比、本地服务和健全生态。主流座...
导读:本文深入剖析智能座舱SoC的发展趋势,突出了两个主要方向:座舱功能集成化和域内融合。首先,在E/E架构演进和成本控制的推动下,“一芯多功能”成为未来主机厂座舱产品形态的趋势,驱动座舱运算类芯片从简单的MCU向高集成度、高算力的SoC演变。此外,域内融合的趋势下,汽车电气电子架构逐渐从域控制向整车中央控制转变,不同域之间进行跨域融合,产生一体化的中央计算SoC产品。在第一部分中,文章探讨了“一芯多功能”的集成式解决方案,解决了多芯片通信带来的复杂性和线束用量大幅增长的问题。这种趋势推动了座舱运算类芯片的发展,从而成为行业追捧的热点,以满足座舱算力需求的急剧上升。在第二部分中,关注了座舱SoC的主流架构。随着座舱信息娱乐系统逐渐接入互联网生态内容及服务,座舱SoC的算力需求将不断提升。多核异构成为座舱SoC的主流架构,以满足智能座舱多传感器融合、多模交互、多场景化模式等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车载算力供给相比于2015年将增长近10倍。最后,文章探讨了域内融合的趋势。随着汽车电气电子架构的演变,不同域之间先进行合并,产生跨域融合控制器。此外,座舱SoC和智驾SoC的短期硬件方案采...
导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不仅体现在购车时的考量,更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的用车体验中。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90后”和“00后”消费者中,对汽车座舱的科技感和智能化要求远超过前辈,他们期望汽车座舱不仅具备基本的安全和舒适功能,更希望它能成为情感交流、娱乐休闲的第三生活空间。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座舱SoC(系统级芯片)的发展趋势,从消费者购车的新需求出发,分析智能座舱如何成为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我们将看到,智能座舱正经历从机械仪表盘和简单娱乐系统向智能移动座舱的演变,而消费电子的部分场景也正从手机迁移到车机,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此外,车内多模态感知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多种交互方式如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正逐步应用到新车型中。同时,车内感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支持座舱娱乐和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使车内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在座舱显示方面,多屏化、大屏化和高清化成为明显的趋势。中控屏和液晶仪表的普及,以及抬头显示(HU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在推动车载显示市场的不断壮大。而高清大屏的普及,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清晰、震撼的视觉体验。本部分将详细解读这些趋势背后的技术...
在全球半导体需求的持续推动下,韩国在2024年迎来了强劲的经济开局。据彭博社报道,1月份韩国全国出口量增长,其中存储芯片出口增长高达56.2%,推动了总体出口增长18%,超出预期。海关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根据工作日差异调整后,1月份韩国出口量同比增长了5.7%。尽管相较于12月份的14%有所放缓,但仔细观察表明,对韩国主导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图:韩国存储芯片出口量飙升(图片来自于网络)半导体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半导体出口成为1月份韩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同比增长56.2%,创下自2017年1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韩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全球对其存储芯片的强劲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良好兆头。三星电子报告显示,尽管整体收入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但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利润已经实现盈利。花旗研究分析师指出,近几个月来,台湾和韩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如果科技升级周期扩大,这对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将更具经济意义。多元化出口支撑经济基础除半导体外,韩国出口的其他驱动力也为经济提供了支撑。汽车、石化和造船业等多个领域都表现强劲,构建了韩国广泛的工业基础。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份汽车出口...
根据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继续保持对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出口的主导地位,全球出货量较2022年增长了三分之一以上。然而,这一崛起的过程中,中国与欧洲的贸易紧张局势导致出口流量略有变化。中国主导太阳能市场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出口总量约占全球太阳能出口的80%,2023年发电容量总计约220,000兆瓦,比2022年增加超过55,000兆瓦。中国在太阳能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发电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然而,这一主导地位并非没有波折。欧洲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导致2023年全年组件出口流向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仍然是中国太阳能组件最大的目的地,但其占比由2022年的55%下降至2023年的46.35%。而亚洲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组件增幅最大,首次超过欧洲国家,占比达23%。图:2022年至2023年中国太阳能组件出口分地区、份额及变化国际贸易紧张与局势变化欧洲的绿色能源转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廉价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对欧洲本土太阳能制造商构成了威胁。欧洲国家太阳能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但绝大多数太阳能产品依然依赖于中国的进口,达到了95...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2月28日宣布,香港政府将启动价值100亿港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旨在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领域的企业。这一计划以政府与企业一比二的配对形式,为每家企业提供最多两亿港元的资助,预计将吸引50至100家企业在香港投资不少于200亿港元。图:香港政府推出百亿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加速计划资助机制根据计划的资助机制,政府将以一比二的配对形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资助。每家企业可获得最多两亿港元的支持,但在香港的投资额不得低于两亿港元。此外,参与计划的企业还可通过研究人才库获得资助,用于聘用研究人才。同时,在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下,企业可以先导形式聘用小量非本地技术人员,以推动在港先进制造设施的建立和营运。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是关键推动力陈茂波强调了人工智能对香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数码港正积极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应对研究机构和业界对算力的不断增长需求。政府还计划投入30亿港元推行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等,以促进科研突破、加强算力中心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并进行推广和教育活动。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更多海内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