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以40亿美元收购博通终端用户计算部门,旨在加强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综合实力在半导体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全球领先的投资公司KKR(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宣布与博通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博通终端用户计算部门(EUC部门)。这一重要的并购交易凸显了KKR在半导体领域的雄心和扎实实力。EUC部门在博通公司的业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产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KKR通过此次收购将取得该部门的专业知识、技术资产和庞大的客户基础,预计将在快速发展的终端用户计算市场中拓展其影响力。图:KKR以40亿美元收购博通终端用户计算部门博通公司表示,出售EUC部门是其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领域,以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而KKR则表示将全力支持EUC部门的持续创新和增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这项交易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相关监管审批和其他常规交易条件。业界普遍高度关注此次收购,认为其将对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收购完成后,关注焦点将集中在KKR如何整合和发展EUC部门,以及这一举措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
近日,行家说发表文章指出2024年将有14个国内外SiC项目投产,总投资达792.7亿。其中,天域半导体在东莞投资76.7亿元,计划在2024年4月投产,主要生产SiC外延晶片。文章强调2024年是SiC项目投产的高峰,这些项目是对2023年扩产潮的延伸,涉及SiC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材料到模块,总投资将有望满足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文章还指出SiC项目在2023年的增长为17.47%,并强调2024年SiC项目的建设周期明显缩短,表明市场对SiC的迅速需求。接下来,我们来看具体的报道:2月28日,据南方财经报道,天域半导体的企业总部及生产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即将投产。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将有14个国内外SiC项目投产,总投资达792.7亿。其中,天域半导体以76.7亿元的投资,计划在2024年4月开始第一阶段生产,专注于年产150万片的6 / 8英寸SiC外延片生产线。天域半导体董事长李锡光表示,“2023年,我们成功摘得占地100亩的生态园地块,并启动了总产能150万片的SiC外延晶片建设项目。第一期将于2024年4月投产。”除天域半导体之外,2024年宣布投产...
2024年2月27日,美国旧金山法官玛克辛·切斯尼在一场非陪审团审判后裁定中国DRAM芯片厂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晋华”)无罪,结束了历时五年的“经济间谍”和其他刑事指控的纠纷。此前,福建晋华因涉嫌“窃取美企商业机密”而受到美国司法部的起诉,成为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争议焦点。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美国司法部以福建晋华涉嫌“窃取美企商业机密”为由提起诉讼,将其列入对中国“间谍活动”进行打击的范畴。福建晋华被美国商务部认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被列入黑名单。然而,时隔五年,经过法庭审理,美国旧金山法官裁定福建晋华无罪。图:中国芯片企业福建晋华在美被判无罪福建晋华发表声明对判决表示欢迎。此次判决对该公司而言意义重大,不仅消除了来自美国的“污名”,还为其未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未能证明福建晋华盗用了美国最大DRAM芯片制造商美光公司的技术,为福建晋华摆脱进一步制裁敞开了大门。与此同时,2023年12月24日,美光科技与福建晋华达成全球和解协议,双方撤回对对方的诉讼,结束了双方之间的法律争端。此举为福建晋华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福建晋华在美方制裁下虽...
2024年一月份中国智能手机激活量排名出炉,相比2023年的情况,前五的排名发生了很大变化。自2019年美国制裁实施以来,华为的销售份额一直在下降,而在2023年排名时,苹果稳居第一,华为则无缘登榜,只能在“其他”里做着小透明。这一状况在2024年开年迎来改变。据悉,从供应链多个渠道获得的消息,权威市调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华为实现294.4万台的激活量,其中有三周(W1/W2和W4)分别以19.2%、18.2%和15.9%的销量市占率,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从具体结构看,W1和W2为全品牌第一,W4为中国品牌第一。 2024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激活率排行榜Top5图:2024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激活率排行榜Top52024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激活率排行榜Top5分别是:华为、苹果、ViVo系、荣耀、OPPO系。华为1月份销售的增长主要依赖新机nova12的表现亮眼,一举登顶销售榜单。作为nova系列的新品,nova12搭载了麒麟9000处理器,同时还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功能,该机型上市后,其良好的销量也表明市场的接受度较高,这将为华为的整体销售业绩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实...
根据业界权威人士信息,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行业黄金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纳离子电池和固态/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在储能和低速电动汽车领域的商业应用前景已经非常明确,2024年有望成为市场需求大趋势,锂离子电池走下坡路局面已经形成。储能企业若不尽快转向,2024年可能会跟不上形势。图:钠离子电池2024将放光彩,TOP 3龙头企业前景看好(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目前,钠离子电池的三大龙头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中科海纳、纳新能源。宁德时代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将于2021年发布,容量密度为160Wh/Kg,为全球最高水平,最快2023年实现商业化。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混合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新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储能、电动汽车、低速电动汽车等领域,暂未上市。华为为其第三大股东,持股13.33%,A股上市公司华阳股份和华阳集团合计持股15.53%。 A股上市公司三峡能源与中科海纳合作建设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预计2022年投产。钠创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专业从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储能、电动汽车、低速电动汽车等...
近期,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发布了截至2024财年第四季度(FY4Q24)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整体业绩呈现强劲增长的趋势。尽管受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英伟达在华业绩遭受重创,但在AI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下,数据中心业务却表现亮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涨势。关注英伟达相关产业链将有助于2024年半导体企业的发展方向。根据英伟达于2月21日发布的FY4Q24业绩报告,其营收达到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环比增长22%。而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更是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惊人的409%。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I技术的迅速崛起,引领着数据中心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图:英伟达2021-2024财年Q4各业务营收规模及对应同比增速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中心业务中,与AI相关的业务占比高达40%。这一部分的增长主要受到生成式AI和LLM(Large Language Model)的需求推动,而Hopper GPU和InfiniBand交换机芯片的出货量大幅增长更是显著。公司认为,当前对Hopper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下一代产品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