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布局的持续调整,越南正快速崛起为半导体封装与测试(OSAT)领域的新兴重镇。该国不仅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还吸引了包括Amkor、Intel和三星在内的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加码布局,逐步构建起以北宁省为核心的封测产业生态圈。明确发展蓝图,锚定2030与2050双重目标根据越南政府发布的《半导体发展战略》,到2030年,越南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建立至少100家芯片设计企业、一座小规模芯片制造工厂,以及10家封装与测试工厂,推动半导体产业年产值突破250亿美元,同时带动电子行业实现年产值2250亿美元以上。远期展望到2050年,这一目标将扩大为300家设计企业、3座制造厂及20家封测厂,半导体产业年营收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这一战略不仅涵盖了外资企业的引入,也鼓励本土厂商的自主建设,力求实现“引进+自研”的双轮驱动模式。CT Semiconductor二期动工,本土封测实力初现在本土企业方面,越南CT集团旗下CT Semiconductor已于平阳省顺安市启动其半导体封测厂的二期建设,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并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年产1亿颗芯片的目标。据悉,该...
在周三与投资者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自豪地宣布其拥有 “强大的 GPU 储备”。此外,当被问及美国关于先进 AI 芯片的贸易政策对腾讯产品开发和发布计划的影响时,公司总裁刘炽平似乎对投资者的担忧不以为意。一、战略储备:穿越制裁迷雾的先手棋当美国将高端 GPU 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时,腾讯早已用 "强储备" 构筑起战略护城河。财报显示,其运营资本支出同比激增 300%,高达 264 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中,GPU 与服务器采购占据核心位置。这种看似 "豪赌" 的背后,是对技术迭代周期的深刻洞察 ——AI 模型训练需要代际连续的算力支撑,提前锁定芯片库存,既是对 "卡脖子" 风险的对冲,更是对 AI 战略主动权的争夺。正如腾讯总裁刘炽平所言,这些储备芯片 "将对执行 AI 战略非常有用"。在广告等即时回报场景的应用,展现出资源调配的灵活性;而 "足够支撑几代模型训练" 的底气,则源于对算力需求曲线的精准预判。二、技术破局:向 "规模法则" 说不的勇气当美国科技企业沉迷于 "规模法则"—— 用更大算力集群堆砌技术优势时,腾讯选择了一条逆向创新之路:转向小而精的算力集群,通过算法优化实现 "效能倍增"...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一项即将落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正悄然掀起巨浪,冲击着整个行业的格局与认知。这个名为《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新规,不仅是技术门槛的提升,更是对汽车智能化发展路径的一次深度拷问,它如一把利刃,撕开了汽车智能化表面的浮华,暴露出背后复杂的技术挑战、产业机遇与社会思考。一、新规落地:汽车安全的跃迁新规要求M1和N1类汽车必须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并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对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同时引入了仿真测试项目。这标志着汽车安全标准从被动防护向主动干预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显示,在2023年,由于驾驶员失误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超过90%,而AEBS系统的介入有望大幅降低这一比例。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配备AEBS的车辆可减少38%的追尾事故、20%-25%的致命撞车事故以及25%-30%的受伤可能性。这一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因交通事故而破碎的家庭,也是新规实施迫切性的有力证明。图:AEBS强制安装新规二、产业格局重塑:从8万到百万的技术跨越从8万元的低端车型到价值百万级的算法,这不仅是一...
2025年5月11日,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河北沧州正式投用,为铁路货运智能化按下加速键。其精准识别故障能力达100%,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本文将关注其技术亮点、模式变革及行业影响。一、技术创新:精准识别背后的强大“芯”力量该机器人故障识别准确率超98%,常见故障识别率100%,源于前沿技术融合。其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高清摄像头采集图像,AI算法精准识别外观缺陷、部件缺失;声音传感器化身“顺风耳”,异常振动、摩擦声无处遁形。在某货运站点测试中,成功揪出车轮螺栓松动隐患,准确率惊人。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结合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技术,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强大的云计算、边缘计算能力实时处理海量数据,以中型站点为例,每日采集处理上万组数据,为设备状态评估筑牢根基。图: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投用二、巡检模式变革:机器人+人工+云端,打造完美运维组合智能巡检机器人组开创“机器人巡检+人工复核+云端诊断”模式。机器人24小时作业,大幅降低人工强度与风险,黄骅港运用车间副主任薛占元对此深有感触,过去人工巡检艰难,如今人工只需复核疑似故障。云端诊断系统实时分析数据,生成报告并推送建议。不同...
人形机器人正迅速从科幻走向现实,而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近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擎天柱机器人跳舞的视频,再度引爆业界讨论。从技术演进到产业落地,从市场竞争到伦理挑战,该项目不仅体现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领域的深厚积淀,也预示着新一轮智能制造与服务革命的加速到来。一、AI驱动的技术跃迁:从仿真到现实的闭环优化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采用“车-机同源”的技术架构,其核心智能系统由与自动驾驶共享的AI平台驱动。技术路线以“Sim-to-Real”(仿真到现实)训练体系为核心,结合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及自监督学习,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实际物理环境中的泛化能力。视频中展示的跳舞动作并非预设脚本,而是基于机器人对环境和节奏的自主感知与动态调整。这一能力得益于特斯拉AI团队构建的大规模神经网络和端到端学习机制,背后支撑算法来自特斯拉自研的Dojo超级计算平台,其训练效率已被多次证实超过传统GPU集群。Optimus Gen2版本搭载28个高性能关节执行器,单臂具备11个自由度,并配备视觉识别、惯性导航和...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助服务终端正经历着从 “功能单一的交互设备” 到 “智能生态核心节点” 的蜕变。这一进程中,5G 与边缘计算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性,为零售、医疗、餐饮等行业的终端设备注入了全新活力,构建起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服务体系。一、5G:赋予终端 “极速神经”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5G 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 的特性,成为自助终端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引擎。(一)实时交互的体验革命在数字化点餐、酒店自助入住、交互式展览等场景中,数据处理的即时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5G 网络将终端与后台系统的通信时延压缩至毫秒级,这种 “零等待” 体验不仅提升了订单处理效率,更通过减少用户操作中断,将餐饮行业的自助终端使用率提升了 30% 以上。(二)复杂场景的稳定基石传统 Wi-Fi 或 4G 网络在机场、购物中心等高密度人流区域常面临信号拥堵问题,导致终端离线或操作卡顿。5G 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技术构建了稳定的网络护城河,即便在体育场内数万人同时联网的极端环境下,搭载 5G 的自助终端仍能保持 99.99% 的连接可靠性。(三)AI 应用的破局之力AI 技术正推动自助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