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月初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介绍了一项神秘的硬盘存储技术,即新一代磁电存储解决方案,这标志着储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这项技术被称为磁电磁盘(MED),旨在为温数据和冷数据提供设计,将成为大容量档案存储的首选解决方案。传统上,企业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会将热数据(即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高性能的存储介质上,而将温和冷数据(即不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在低成本、高容量的介质上,如磁带或档案级硬盘。MED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据华为公司透露,MED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比传统硬盘和磁带存储更低的总连接成本和功耗。这项技术的第一代产品被定位为大容量档案存储解决方案,每个盘预计可提供约24TB的容量,而整个机架系统可积累超过10PB的数据。与此同时,MED硬盘的功耗预计将低于2千瓦,这将大大节省数据中心的能源开支。图:华为正在研发新型存储技术(图片来自网络图片)这项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它结合了磁带和闪存芯片的元素,为每个磁盘提供了读写功能。虽然华为尚未公布详细的工作原理,但据称,MED磁盘的每PB功耗仅为71W,比传统磁性硬盘驱动器(HDD)节能高达...
今年,中国的航运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船即将交付使用。这艘船由一支跨学科、年龄平均在40岁以下的青年科研团队打造,目前停泊在辽宁大连。这艘船配备了超过15000个自动化控制点,是普通船只的30倍以上,还搭载了4G和5G网络系统,确保了大数据的高速传输。这艘无人驾驶船总投资约1.17亿元人民币,长69.83米,宽10.90米,深5.0米,拥有出色的性能参数。在设计吃水深度为3.5米时,航速可达18节,续航能力达到2500海里,并配备有全电力驱动吊舱推进系统。图: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船舶即将交付使用(图片来自央视新闻截图)与无人驾驶车和无人机相比,无人驾驶船的制造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更精密的工艺和更复杂的环境因素考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够研发生产无人驾驶船的国家寥寥无几。这艘无人驾驶船具备先进的智能功能,能够自动开航、自动靠泊、智能避碰、自动感知行船环境与周围船只情况等,其智能化水平全球领先。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船在海洋资源开发、海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来说,无人驾驶船可以:- 进行海洋环境监测:无人驾驶船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
2024年3月19日的GTC 2024大会简直是AI技术和应用的大狂欢!除了发布“最强算力”的Blackwell B200 GUP之外,英伟达CEO黄仁勋又展示了自家新鲜出炉的机器人,并发布了面向机器人领域的通用基础大模型——GR00T项目,这是世界首个面向机器人的通用基础大模型。这一项目由GR00T驱动的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通过观察人类行为来模仿动作,展现出快速学习协调、灵活性等技能。黄仁勋将这个项目称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下一波浪潮”,并表示在人工通用机器人领域建立基础模型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最令人兴奋的问题之一。他强调了技术的汇聚对于全球机器人专家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性。图:英伟达发布首款面向机器人的基础大模型GR00T项目GR00T是一个基础模型,需要同时在NVIDIA DGX上进行模型训练,并在OVX上进行实时强化学习。这种工作负载涉及在一个循环中迭代生成和训练模型。OSMO可以管理和调度分布式环境中的工作负载,实现了对DGX和OVX系统的无缝协调,从而实现了高效和迭代的模型开发。除了GR00T项目,英伟达还发布了一款基于新型计算机Jetson Thor的人形...
小米汽车即将迎来正式交付的时刻,而近期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不断涌现,随着各种信息的陆续公布,消费者们对于这款新车的期待与关注也越发集中。上市交付日期正式确定;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小米汽车的渠道策略;还有最被关注的小米汽车售价也再次被热议。下面,跟随中国出海半导体网一同来看详细内容。其中,备受关注的小米SU7将于3月28日正式上市交付,目前已经在各地店铺亮相,并开放了静态体验。在此背景下,近日多位博主和媒体纷纷发布了小米SU7的内饰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图1:小米汽车内饰曝光高清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消息,即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据雷军介绍,小米汽车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3年6月竣工,占地面积接近72万平方米,包括一至四号厂房及试验楼等设施,涵盖了冲焊、涂装和动力电池等流程。而二期计划将于2024年动工,预计于2025年完工。这一消息也表明了小米汽车的生产基地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先进的生产设施。图2:雷军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渠道策略也逐渐显露。小米总裁卢伟冰在最近的财报会上介绍了小米汽...
台湾省《数字时代》(Digi Times)最近发表了一篇分析性文章,指出美国正在全面展开一项战略行动,旨在永久性地击败华为,这一计划被视为全球电信领域的一场殊死之战。文章指出,此次争斗背后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双方都渴望控制全球电信架构,该架构是所有移动通信,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基础设施的核心。文章还指出,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打击华为在全球电信市场的地位,但是这样的观点却站不住脚,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实际上,美国的这一计划早在2020年前后就开始了积极部署与推进,美国试图通过推动O-RAN技术来挑战华为在全球电信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个意图早已昭然若揭。O-RAN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架构,旨在提高电信网络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从而减少对华为等供应商的依赖。那么,如今O-RAN的进展如何呢?历时几年,O-RAN的推进并不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电信设备商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过于明显。不过美国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今年2月份时,消息传出美国政府决定投资4200万美元用于进一步开发5G开放式RAN(O-RAN)标准,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将这笔资金用于建立...
美国当地时间3月18日,英伟达(NVIDIA)年度GPU技术大会(GTC)如约而至,期间,黄仁勋介绍了其最新一代的AI芯片,一款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芯片”的Blackwell B200 GPU。这款芯片将进一步提升英伟达的地位,使该公司市值再度提升,甚至超越更多老牌知名科技公司。虽然竞争对手一直在努力追赶,但英伟达可能会凭借新的Blackwell B200 GPU和GB200“超级芯片”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Blackwell B200 GPU拥有惊人的2080亿个晶体管,可提供高达20petaflops的FP4算力。而GB200则将两个GPU和一个Grace CPU结合在一起,为LLM推理工作负载提供了30倍的性能,同时也可能大幅提高效率。相比之下,黄仁勋表示,只需要2000个Blackwell GPU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8000个Hopper GPU完成的工作,且电力消耗仅为4兆瓦。英伟达称,在GPT-3 LLM基准测试中,GB200的性能是H100的7倍,训练速度是H100的4倍。其中一个关键改进是第二代变压器引擎,通过为每个神经元使用四个比特而不是八个比特,将计算能力、带宽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