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仿生灵巧机器人手——F-TAC Hand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度触觉感知与智能操作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人手,F-TAC Hand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在国际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出现或将重塑机器人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范式。一、技术创新:三万触觉像素驱动“人类级”精细操作F-TAC Hand最突出的技术亮点在于其超高分辨率的触觉系统。据官方数据,其手掌表面约70%的区域部署了高密度触觉传感器,总体分辨率达到每平方厘米10,000个触觉像素,即每平方分米30,000像素,远超国际主流仿生手产品。以OpenAI与Google DeepMind联合打造的机器人手为例,其触觉分辨率约为F-TAC Hand的四分之一。这种量级的提升使F-TAC Hand能精准感知物体形状、材质、纹理甚至滑动趋势,显著提升抓取与操作的精度与鲁棒性。此外,F-TAC Hand的运动系统仿照人手构造,采用绳驱动机制控制五指屈伸,辅以关节扭簧自动复位设计,共实现15个自由度,可输出最大10牛顿握力。其抓取表...
绿能慧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服务商,扎根于陕西省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中小工业园,自2017年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以来,始终专注于充电、储能、微电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销售服务及项目EPC总承包,并积极推进数字能源平台的建设,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高效的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核心产品体系一、充电设备系列交流充电桩公司推出的7kW交流充电桩外观小巧、设计精致、安装便捷,采用自助操作模式,广泛适用于商场、办公楼、园区、住宅社区等日常充电场景,具备极高的实用性和普适性。直流充电桩从30kW、40kW的一体式中小功率直流设备,到功率高达360kW的快速直流充电桩,公司产品矩阵可灵活适配多种充电需求,广泛部署于商超、写字楼、公交站点、快充枢纽等高流量区域。直流充电堆涵盖360kW至1000kW多种功率等级,采用“星环功率分配技术”,支持液冷超充终端与常规终端灵活配置,可根据车辆数量与类型动态分配充电功率,尤其适用于车辆类型复杂的运营类充电场景。智能快充与超充终端公司自研的125A智能快充端、250A液冷快充终端及400A智能超充终端,针对不同车型充电需求,实现高...
按照社会功能划分,航空业主要包括军用航空与民用航空。民用航空则可进一步依交通功能细分为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三大类。其中,运输航空覆盖中长距离、中高空的洲际、国际及城际航线;通用航空则聚焦于中短程、中低空的国际、区域及城市之间飞行;而低空经济,则面向更短距离、近地空域的应用场景,尤其突出在区域与城市内部的运行。通用航空:传统飞行的代表通用航空是指除公共航空运输以外,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的各类飞行活动。其核心是有人驾驶的传统航空器,如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等。这类飞行器应用领域相对明确,常见场景包括:私人飞行、飞行培训、医疗救援、农林喷洒与空中摄影等,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局限性。低空经济:融合创新驱动的新形态低空经济则是一种以低空空域为依托、通用航空为主干,融合带动多产业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不仅包括传统通用航空范畴,还囊括了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UAM)、应急响应、物流配送与智慧农业等多元场景,体现出高度的融合性与扩展性。相较于通用航空,低空经济在应用上更为广泛,从工业制造到城市管理、从文旅娱乐到智慧交通,正逐步渗透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典型应用涵盖物流快递、线路巡检、低空旅游、应急...
2025年6月19日,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Shanghai 2025)上,智能机器人企业乐聚(Leju Robotics)联合中国移动和华为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5G-A(5G-Advanced)具身智能机器人“夸父”(KUAVO)。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标志着5G-A在机器人领域的首次应用落地,更开启了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链重构浪潮。在高并发、多任务、人机协作等核心挑战上,“夸父”通过5G-A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和大连接优势,实现了端到端智能闭环,成为“机器人+通信+AI”深度融合的技术典范。三方联合发布的《5G-A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同步亮相,为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网络协同的机器人生态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一、技术突破:5G-A 赋能智能机器人加速进化“夸父”机器人是5G-A(5G Advanced)技术赋能下的典型代表,具备以下三大技术亮点:1. 网络能力飞跃支撑“超感知+超协作”5G-A相较传统5G在速率、连接密度和时延方面均有数量级提升。峰值速率可达10Gbps,连接密度提升至百万级,时延降低至毫秒级。这为“夸父”实现大规模多机并发协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中国汽车远程通信控制单元(TCU)市场,有三组数据引发关注:国产化率达到58%;中国5G TCU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82%;比亚迪TCU销量同比增长98%。这三个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崛起,更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时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深层逻辑。一、国产化突破:打破国际垄断格局TCU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部件,承担着车载通信、远程控制、OTA升级和车联网连接等核心功能。长期以来,TCU市场由博世、大陆、LG Innotek等国际巨头主导。但当前中国TCU国产化率已达58%,标志着国内厂商正逐步摆脱对海外技术的依赖,掌握产业主动权。这一进展的背后,是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因素的合力推动。首先,国家层面“新基建”战略推动5G基站和车联网部署,成为TCU普及的重要土壤。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车路协同示范区的建设为TCU应用创造了真实场景,加快了本土技术落地。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TCU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2%,稳居全球最大市场。尽管LG电子以18%的市场占比依然位居首位,但...
导读:本文为兆易创新面向《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的技术投稿,聚焦其最新发布的500W单级光伏微型逆变器解决方案。面对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对高效率、高集成度与低成本的迫切需求,该方案基于兆易GD32G553 MCU与纳微GaN功率器件构建,通过系统级架构优化与高精度控制,全面提升光伏逆变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文章深入解析其架构优势、控制策略与关键性能指标,充分展现了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在新能源电力电子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出海竞争力。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因灵活部署优势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作为光伏组件直流转交流的核心设备,微型逆变器凭借组件级精准控制,有效解决传统组串式方案的失配损耗与安全问题,在户用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场景中价值凸显。随着行业对高集成度、高效率及低成本的需求升级,单级式架构以极简设计与高效能优势,正引领微型逆变器技术变革。兆易创新深耕半导体领域,根据光伏行业热点,正式推出基于高性能GD32G553 MCU的单级微型逆变器方案,该方案采用一拖一架构,具备高效率、低损耗、高集成度及成本优化等优势,可满足用户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对智能运维、系统可靠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