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半导体行业风起云涌,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整合成为关键词。在这场变革浪潮中,深圳智芯半导体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在细分领域闯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近日,中国出海半导体网总编陈路和主编Ana Hu有幸专访了深圳智芯半导体公司总经理吴东升先生,他给我们详细分享了智芯半导体的技术布局、市场策略以及未来规划,展现出一家创新型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如何持续突破的思考与实践。(2025年2月27日,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暨《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白皮书》首发会将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届时,吴东升先生将亲临现场,欢迎读者朋友们现场交流。)一、从起步到转型:技术驱动的成长之路2017年,智芯半导体初创阶段的业务重点是量化户外电话项目。然而,吴东升回忆道:“当时市场需求并不刚性,项目社会价值有限。”认识到这一点后,公司迅速调整策略,专注于具有更广泛应用潜力的技术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公司成功开发了DC调光技术,以此为切入点,从高端精品照明产品入手,逐步向室内照明领域扩展。如今,智芯半导体已形成以恒流驱动和电源类驱动技术为核心的产品线,广泛应用于IoT智能...
在浩瀚的宇宙中,星星点点的光芒不仅是夜空的点缀,更是人类探索未知的灯塔。而在这些光芒中,有一组特殊的“星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们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从追赶到引领的科技传奇。今天,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就带您深入了解这个故事。一、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一场跨越20年的科技长征200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开启了北斗系统的建设之路。那时的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还只是一个追赶者,面对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等成熟系统的竞争,北斗的起步显得尤为艰难。然而,中国航天人并未退缩,他们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的跨越。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站稳了脚跟。它的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亚太地区精度更是优于5米。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是中国航天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写照。如今,北斗系统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2035年,北斗将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的全覆盖。这一宏伟蓝图,不仅是对技术的挑战,更是中国航天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图:2035年,北斗系统将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的全覆盖二、...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2025年1月19日,阿联酋清洁能源领军企业马斯达尔(Masdar)在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ADSW)宣布了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千兆级太阳能与电池储能项目。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不仅展示了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结合的巨大潜力,也彰显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一、全球最大光储项目的诞生该项目由马斯达尔与阿联酋水电公司(EWEC)联合开发,总投资达60亿美元,旨在实现全天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提供1吉瓦(GW)的基荷电力。项目由一座5.2吉瓦(G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和19吉瓦时(G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组成,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储项目。这一项目不仅是阿联酋迈向“2050能源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为全球首个AI+零碳绿色数据中心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二、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宁德时代、晶科能源和晶澳太阳能在这一超大型项目中,宁德时代、晶科能源与晶澳太阳能凭借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成为项目的主要供应商。晶科能源与晶澳太阳能将各自提供2.6吉瓦的高效光伏组件,采用最新的TopCon技术。...
2025年1月20日,全球微电子技术公司Melexis推出了一款专为电磁炉设计的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MLX90617。凭借其17位ADC的高精度测量能力与创新的非接触式温控技术,这款芯片不仅解决了传统电磁炉温控的技术痛点,还为智能厨房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全新可能。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细节、市场价值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剖析MLX90617如何以技术实力和创新设计征服市场。一、技术革新:17位ADC与非接触温控的完美结合MLX90617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其精准测温能力与高度集成设计。 - 17位ADC高精度测量 相较于传统的12位或14位ADC,MLX90617的17位ADC使其能够捕捉微小的温度变化,测量精度达到0.1℃。这种高分辨率使芯片在复杂烹饪场景下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温控支持,特别是对煎炸、炖煮等精细火候要求较高的操作极为关键。 - 非接触式温控突破传统局限 MLX90617采用先进的光学滤波技术,能穿透陶瓷玻璃面板直接测量烹饪容器底部温度。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玻璃表面温度测量误差造成的控温不准,同时通过专有算法有效滤除陶瓷玻璃板发出的红外干扰信号。此外,该芯片将红外热电...
近日,沙特比沙500兆瓦/20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项目顺利投产并送电。这一里程碑不仅是全球单体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的亮相,更凸显了中国企业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卓越创新力与执行力。作为全球能源转型和中沙合作的典范,项目的成功为未来储能技术和国际能源协作开辟了新路径。一、项目背景与技术亮点1. 项目概况 比沙电化学储能项目坐落于沙特南部的比沙堡,距红海约160公里。一期工程规模达500兆瓦/2000兆瓦时,采用中国企业设计制造的高性能储能方案。由中国电建旗下湖北工程公司主导设计与建设,该项目采用122个储能单元的模块化预制舱设计。每个单元配备一套6兆瓦PCS变流升压系统及四套5.365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确保系统灵活性、扩展性与高可靠性。2. 技术突破与建设挑战 面对沙漠地区的高温、沙尘暴等恶劣环境,项目团队针对储能系统进行了热管理优化,确保设备在极端气候下的长期可靠运行。同时,通过模块化预制舱设计,显著缩短了安装工期,降低了运输与维护成本。这一模式成为未来全球储能项目的重要参考。3. 环保与经济效益 通过搭载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EMS),项目实现了多级别负荷调节与能效优化,不仅为沙特电网注入高...
在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浪潮中,Alchip 科技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前瞻性视野,再次引领行业潮流。近日,Alchip 宣布正式开启 3DIC ASIC 设计服务,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DIC ASIC 设计服务的内涵与优势3DIC(三维集成电路)技术是当前半导体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它通过将多个芯片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和互连,实现了芯片性能的大幅提升和芯片尺寸的显著缩小。ASIC(专用集成电路)则是为特定应用或客户定制的集成电路,能够满足特定功能需求,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等优点。Alchip 开启的 3DIC ASIC 设计服务,将 3DIC 技术与 ASIC 设计完美融合,为客户提供了从芯片架构设计、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一服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能提升通过 3DIC 技术,多个芯片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实现高速互连,数据传输速率大幅提高,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例如,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通信等领域,3DIC ASIC 设计能够满足对计算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极高要求。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