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谷哥,原名谷荣祥,现任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中持续连载了《神谈戏聊传感器》系列随笔,记录了他本人对传感器、物联网行业的认知和感悟,中国出海半导体网授权转载他的文章,让读者们能从一位资深行业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行业的过去、现状和发展。为便于阅读,文章在转载时有改动,如有需要,您可在文章末尾找到原文阅读。这篇文章讨论了作者对中国传感器技术和产业的观察和看法。作者首先描述了自己对石家庄传感器产业的感受,认为相比其他省会城市,石家庄的传感器技术和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缺乏存在感。随后,作者指出了中国传感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比较,认为中国需要不断努力提升技术水平,以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作者还通过两个实例,讨论了中国传感器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现状,展示了中国传感器产业的一些挑战和机遇。文章最后呼吁中国传感器产业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供货可靠性,以应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下是谷歌分享的原文:昨晚订车票到石家庄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好像几十年,一直没有到石家庄出过差。虽然无数次的经过石家庄火车站,往来与西安和北京。石家庄好像没有公司的客户,也...
新近的研究展示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为无线电动汽车充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功率,这项研究由美国田纳西州联邦政府资助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一小组工程师完成。他们开发了一款新型的无线充电板,采用了轻量级多相电磁耦合线圈设计,据称可以提供高达100kW的输出功率,使得无线充电速度与目前一些最快的有线充电插头相媲美。虽然无线电力传输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890年代,尼古拉·特斯拉就进行了相关演示,但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低功率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许多现代车辆的驾驶舱内都配备了无线充电板,用于为这些设备充电。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对于将无线充电应用于电动汽车仍持谨慎态度。一些早期尝试的系统存在功率不足和充电速度慢的问题,限制了其实用性和普及程度。在这方面,特斯拉是一个明显的例外。特斯拉公司声称正在继续研发无线充电技术,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开。其他一些制造商如宝马和Genesis也曾尝试过无线充电技术,但遇到了技术障碍和市场需求的限制。然而,ORNL的新研究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开发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高达100kW的功率,效率高达96%,并且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
三星半导体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24年中国闪存市场峰会的简报,深入介绍了其最新研发成果——CMM-H混合存储CXL模组。这一创新模组的问世标志着三星在存储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该模组将DRAM内存和NAND闪存相结合,并利用了CXL作为高速互联技术,实现了在CPU和外部设备之间更为高效的连接,从而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更低的传输延迟。据三星提供的图示显示,CMM-H模组能够通过CXL界面直接在闪存部分和CPU之间进行块I/O传输,同时也可以通过DRAM缓存和CXL界面实现64字节的内存I/O传输。这种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该模组能够支持细粒度访问,从而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持久内存选项。根据三星的路线图显示,他们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原型CMM-H产品,该产品配备基于FPGA的CXL 1.1控制器,采用E3.L 2T规格,最大容量达到4TB,最大带宽为8GB/s。展望未来,商用量产的CMM-H模组将采用ASIC成熟控制器,支持CXL 3.0规范,容量最大可达16TB,最大带宽提升至64GB/s,预计将于2026年准备就绪。图1:三星AI和ML系统的存储解决方案...
中国大陆有5家,分别是华为(7)、京东方(12)、腾讯(16)、蚂蚁集团(52)、瑞声科技(84)中国台湾有11家三星第一日本上榜总数第一(38家),美国其次(17家)最近,科睿唯安(Clarivate),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商,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评价与排名报告。该报告旨在表彰在技术研究和创新领域中引领全球的企业和机构。科睿唯安指出,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需要跨越两个基本门槛:自2000年以来公开的发明总量超过500项,并且在2024年的5年评估期内,授权发明数量超过100项。这些门槛要求候选机构在发明活动方面达到一定的数量水平。入选的百强创新机构在持续不断地投入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他们不遗余力地坚持创新,走得更远,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意味着取得了超越基准的创新成果,技术领先和打破常规已成为它们的常态。这些机构超越了全球99.99%的创新者,是卓越的典范。从国家/地区分布来看,来自日本的上榜机构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共计38家企业上榜,反映了日本在全球创新领域中的强势地位。在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涵盖了电子、计算机设备和汽车等多...
来自新华社的消息,3月21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在长春的试验线成功进行了氢能源市域列车的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氢能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列车采用氢能动力系统,不依赖传统化石能源或接触网供电,实现了时速160公里的满载运行。其采用多储能、多氢能系统的混合动力供能方案,以及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使得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该试验验证了氢能列车在各项环境条件下的实际性能,为我国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性提供了科技支持。在全球向低碳、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正在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中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运营氢能源列车,其中包括:德国:2018年9月17日,全球首两列氢气火车在德国投入服务。2022年8月25日,世界上第一条由氢动力客运火车组成的环保铁路线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开始运营。法国:2023年2月1日,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开始对氢能列车“Coradia iLint”进行为期三日的试运行。图:首个国产氢能源列车试速成功尽管氢能源汽车具有潜在的环保优势和长途驾驶的便利性,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高成本、能源效率低、安全...
进入2024年,内卷越来越厉害的储能行业开始频繁出现一个热点词:钠离子电池。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确信,钠离子电池未来会取代当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原因无他,因为钠离子电池具备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更环保、成本更低。根据市场研究公司QYResearch的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用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31.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37.3%。中国市场对钠离子电池需求预计在2025年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对钠离子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2023-2027年CAGR将达到141.3%。韩国市场调查机构SNE Research最近也发布报告预测,中国钠离子电池将于2025年正式投入量产,主要用于两轮车、小型电动车和储能领域等。预计到2035年,钠离子电池价格将比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低11%至24%,市场规模将达每年14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推出使用钠离子电池的两轮车和电动车。中国电动摩托车头部企业雅迪与华宇能源成立的新公司,于2023年底推出电动摩托车“极钠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