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户储产品的盈利模式假设户储的经济性分析中,首先针对的是光伏、储能、光储一体机三种产品光伏和储能的收益来源为两种:发电或放电用于生活电费节省,多余电量售卖电网赚取电费。家庭用电电费比上网电费更高,因此消费者最具经济性的光伏/储能使用方式是将所有发电都用于电费抵消。以中国为例,2020 年我国居民用电平均为 0.51 元/kWh,而补贴之后的上网电价为 0.41 元/kWh。光伏发电与用电负荷有时间错位,无法全部自用。光伏出力主要集中在中午,而负荷侧用电高峰集中在早上 8-10 点,和晚上 6-10 点之间,发电与用电的时间不匹配将导致即使光伏发电量小于生活用电量,也可能无法全部自用于电费节省。谷时电价一般出现在晚上至早晨时段(此时用电需求较少,电价较低),储能充电之后第一次峰时放电经济效益最大,第二次充电(如果没有光伏)将出现在平时充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电量有可能溢出,当家庭用电量不高时,储能电量用来上网赚取电费。图1:光伏和储能的收益来源主要分为两种光伏、储能、光储一体产品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从独立光伏来看,光伏发电之后白天有一部分可以用于家庭自用,而中午光伏大发或者早晨用电需求较少...
多因素经济性驱动,海外户储需求爆发能源通胀叠加地缘局势拉升电力价格2009年欧洲以德法意西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基本为 0.4 欧元/kWh,之后 10 年匀速退坡,于 2019 年达到 0.1 欧元/kWh 左右,已显著低于同年 0.2862 欧元/kWh 的欧洲平均电力价格,户用光伏以“标杆电价,全额上网”已难以满足欧洲家庭的盈利需求。2021 年之前,全球户用电力价格主要排名为,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均处于逐年平稳上升趋势,但从21年7月开始,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后因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欧洲电力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已达到同期价格的 2-4 倍。分布式光伏+户用家储投资经济性快速提升,户用家储购置需求居高不下,俄罗斯与欧洲能源脱钩隐患下,我们预计欧洲户用家储未来2-3年仍将处于高景气高增长阶段。分时电价常态应用,峰谷价差拉大分时电价应用地区较广,国内近年出台规定,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2020年,意大利有75%-90%的用户采用分时电价,而这一数据在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是 50%和 40%,欧盟最新的政策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售电...
新能源大势已定,储能产业迎风起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储能需求应运而生电能即发即用,电力系统中需要保持动态平衡,当发电量过高时需要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者势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才能储存。传统能源时代,煤电具有可控性,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稳定调节,因此储能的重要性未曾显现;而随着能源革命时代的来临,风光发电等新能源的不断普及,电力供给受到气候、地理位置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原有电网体系下难以随时保持供求平衡,储能因此成为新能源电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图1:储能技术推动能源转型抽水蓄能目前为储能主题,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从储能结构上来看,全球储能和我国储能结构都是以抽水蓄能为主,占比分别为 86.2%和86.3%。然而抽水蓄能受到地理位置限制,抽水蓄能将势能转为机械能再转为电能,响应时间长,因此响应时间快而且局限性小的新型储能正在逐步发展。电化学储能为主流新型储能,中国供应商引领市场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占据了主流地位,而锂电池凭借领先的安全性、高效率、长循环等优势,应用占比逐年攀升,近五年稳定在 80%-95%之间。坐拥国际领先的锂电池产业,中国...
过去几年,国产存储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兼具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被海外巨头占据了数十年的存储市场如今迎来了新气象,存储芯片自主化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日前,监管部门宣布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安全审查,这意味着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停止使用美光的产品。作为存储芯片巨头,美光是全球第二大内存厂商和第五大闪存厂商,据统计2022年美光拿下了全球DRAM市场23%和NAND市场10.7%的份额。这个审查结果,对美光公司自然是沉重一击,但对中国存储产业而言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国产存储芯片实现从0到1半导体产品中最核心的存储芯片是DRAM、NAND两种,前者可以理解为内存,后者则是闪存。国金证券曾在一份报告中披露,2021年DRAM、NAND加起来的出货量,在存储芯片中的占比能达到97%。而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主要是韩美日芯片巨头。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2年Q4,三星拿下了全球DRAM市场近一半的份额,排第二、第三的SK海力士和美光份额加起来超过了一半,其他厂商能分到手的市场已所剩无几。放眼全球NAND市场,三星以33.8%的营收份额位列第一,铠...
射频前端是一部手机的核心组件,起到收发射频信号的作用,主要由PA(功率放大器)、Switch(开关)、LNA(低噪声放大器)及Filter(滤波器)等器件构成构成。射频前端有两种类型,为分立方案和模组化方案。在3G、4G时代,由于不需要覆盖太多的频段,所以那个时期一般采用分立方案。但是到了2019年,5G时代来临,手机需要支持更多的频段,射频前端也越发复杂。此时,分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高集成度、高性能的需求,模组化方案迎来了发展机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根据集成方式的不同,5G射频前端模组方案主集天线射频链路可分为:FEMiD(集成射频开关、滤波器和双工器)、PAMiD(集成多模式多频带PA和FEMiD)、LPAMiD(LNA、集成多模式多频带PA和FEMiD)等等;分集天线射频链路可分为:DiFEM(集成射频开关和滤波器)、LFEM(集成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等。此前,国内厂商已大规模量产了L-PAMiF、L-FEM、LNA BANK、MMMB、TxM等5G射频前端模组,而L-PAMiD 还迟迟未有国内厂商取得突破。5G L-PAMiD模组集成了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
日前,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与汇川技术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汇川技术将投资16亿元在沣东新城建设汇川技术西部总部及研发中心、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汇川技术是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龙头企业,此前以国内排名第一的伺服系统和高压变频器供应商而声名大噪。近年来,该公司以通用自动化为基本盘,业务逐步拓展到智慧电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伴随着“双碳”战略和数字能源管理战略的推进,如今汇川技术不仅有了更受关注的标签——小鹏、理想的电控产品供应商,还成为2022年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TOP10。储能扩张在近日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汇川技术确认了上述消息称,公司在西安投资的研发中心、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两个项目投资金额分别为6亿、10亿。据悉,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3.8亿元,引入研发及技术人才3900余人。早在2021年9月便有公开报道称西安市高新区相关人士与汇川技术董事长、总裁朱兴明等公司高管出席汇川技术西安研发中心启幕仪式。同年,汇川技术曾表示西安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招聘了一些做控制层软件底层开发的人员。当地政府机关相关人员表示,本次签约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