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广阔市场,推进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应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定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能为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定位、导航、授时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目前,世界上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Galileo系统。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准天顶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1973年12月,美国国防部批准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新的卫星导航系统——NAVSTART/GPS,简称GPS。第一颗可运行的原型卫星于1978年发射。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息,GPS目前共有在轨工作卫星31颗。格洛纳斯卫星...
近日,振芯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集成电路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北斗系列芯片及视频类芯片为公司北斗导航综合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提供了硬件基础,北斗业务实现了“元器件—终端—系统应用”的产业链全覆盖。同时,公司还自主掌握了云计算、景象匹配定位、VSLAM视觉定位/自主避障/集群智能等核心技术和算法,拥有成体系、成系列的智能视频产品。软硬件结合,公司正从器件(芯片、终端)提供商向平台化、智能化、信息化整体方案服务商进行转变。振芯科技指出,公司集成电路板块的转换器、软件无线电、频率合成器以及视频接口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地面设施建设及通信终端研制,同时公司当前正加速研制迭代产品,推进相关市场拓展工作。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在同类领域已应用多年,产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将重心放在市场资源较好、积累较多、优质项目较多的大成都地区,同时公司当前正重点围绕无人平台智能化应用方向开展相关视频AI产品的研制及量产工作,夯实机载配套设备市场,以人工智能及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为核心技术,重点突破智能感知、智能理解、智能决策三个方面的应用落地,目前已在多个无人平台项...
近日,业内信息报道,国产射频前端L-PAMiD芯片将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就会实现规模化出货。据悉,该芯片是由国内射频前端芯片设计公司唯捷创芯和昂瑞微开发,该公司主流产品为Wi-Fi 6/6E,主要应用在手机和路由器之中,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今年推出的WiFi 7产品目前已在客户端送样和推广,该公司去年5G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实现营业收入月8.9亿元,占公司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产品营收的44.32%。据了解,5G L-PAMiD 模组是集成了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耦合器、射频开关、滤波器、双/多工器等的射频前端模组,可以支持 5G 重耕频段的收发需求外,还能向下兼容 4G、3G 和 2G 频段的收发需求,并支持大部分频段的 5G+4G 双连接需求。其中,射频前端是指在通讯系统中,天线和中频(或基带)电路之间的部分。在这一段里信号以射频形式传输。对于无线接收机来说,射频前端通常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变频器以及一些射频连接和匹配电路。射频前端模块由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双工器、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接收机/发射机等组成。其中功率放大器负责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滤波器...
芯片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基石。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性时空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为交通、金融、通信、能源、电力等国民经济命脉提供准确的时间和位置信息,是保障国家重要设施运行安全的基础。随着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北斗芯片“硬科技”作为北斗地面应用的关键底座,也在被更多人关注和重视。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北斗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导航定位芯片领域头部企业,始终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坚持“着眼于芯片、投入于芯片、创新于芯片”的发展理念,深耕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研发和应用,不断突破创新,用北斗“芯”守护我国时空信息安全。用“芯”筑牢中国自主可控的时空基准时空信息是人类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关键要素,而北斗芯片是构建我国时空信息安全的应用基石。在万物互联时代,北斗导航定位授时技术所提供的位置信息和时间数据是连接“虚拟”和“现实”世界的核心关键,时空信息与其他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是实现智能化信息服务的核心资源和创新主线。我国自发展...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自2020年开通服务以来,进一步刺激和拉动了各行业对北斗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投入,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范围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核心产值达到1527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保障以及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资源,未来北斗将全面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北斗系统全面赋能国家基础设施《白皮书》显示,2022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自然资源、农业、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幅提升了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能力水平,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2022年,电力行业持续大力推进北斗应用。截至2022年底,全行业已完成了超过2000多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的建设和部署,推广各类北斗应用终端超过50万台/套,为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
近日,国民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编程调试与生产工具和服务厂商SEGGER共同宣布,开箱即用的SEGGER J-Link调试探头以及它的Flasher在线烧录器家族,现已全面支持国民技术N32G4xx、N32L4xx、N32WBxx、N32G03x等N32系列MCU。国民技术致力于芯片技术助力客户应用创新,已成为领先的国产通用MCU供应商。N32系列MCU产品经过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超过17个产品序列,100+款量产型号,产品规划覆盖Cortex® M0、M4、M7等32位全线产品。目前N32系列MCU产品在工业控制、电机驱动、电池及能源管理、智能表计、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生物识别、通讯、传感器、机器自动化等应用方向都已批量应用,并获得行业头部客户广泛认可。SEGGER Microcontroller GmbH由Rolf Segger于1992年创立,在中国上海、美国硅谷以及英国设有子公司,在美国波士顿地区设有分公司,并在大多数国家设有分销商。SEGGER在嵌入式系统领域提供先进的RTOS和软件库,J-Link和J-Trace调试和代码跟踪器,In-system的编程烧录器Fla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