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因其卓越的电气特性,正逐渐成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明星。近期,两大半导体巨头——罗姆和东芝宣布联手深化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业务合作,这一战略举措预示着碳化硅技术在功率半导体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和快速发展的前景。罗姆与东芝的合作,旨在通过双方在技术开发、生产、销售、采购和物流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实现半导体业务的协同效应。这一合作计划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预计将极大提升两家公司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罗姆计划在2027财年之前,对SiC业务整体投资5100亿日元(约237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使SiC功率器件的销售额增长到2700亿日元(约125亿元人民币),是2022财年的9倍。此外,项目总投资为3883亿日元(约180亿元人民币),政府支持占比高达三分之一。图:两大厂商深化功率半导体业务合作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以其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及抗辐射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功率电子技术领域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应用前景广阔。罗姆与东芝的合作不仅将加强两家公司...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顶尖企业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在经历了2023年的剧烈波动后,这些芯片巨头的业绩表现备受业界关注。从存储芯片的强劲反弹到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步回暖,再到汽车芯片需求的放缓,不同细分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业绩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三星电子Q1营业利润同比大增931.3%,达到约49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内存芯片需求的反弹和Galaxy S24智能手机销量的强劲增长。SK海力士同样表现不俗,一季度营收同比暴涨144.3%,达到约90亿美元,营业利润约为20.9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月次高。高通在2024财年第二财季的净利润达到2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7%,营收为9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复苏以及消费者对集成AI聊天机器人的高端设备需求的增长。高通表示,上半财年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销售额增长了40%,显示出市场复苏的积极迹象。与此同时,部分芯片制造商在汽车芯片领域面临挑战。意法半导体Q1净营收34.65亿美元,同比减少18.4%,净利润5.13亿美元,同比大减50.9%。汽车行业对芯片需求的放缓导致意法半...
在2024年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一个由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华硕和字节跳动组成的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正式成立。这一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应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联盟成员及其影响联盟成员包括了智能手机行业的重量级玩家和AI技术领域的先行者。OPPO的小布助手、荣耀的智慧办公智能助手、小米的“小爱同学”,以及华硕笔记本电脑的豆叮AI助手等,均已接入火山引擎的大模型服务。这不仅展示了成员企业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也预示着未来智能终端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图:字节、荣耀、ViVo、OPPO、三星、华硕、小米成立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技术与应用前景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的成立,将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大模型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服务,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联盟的成立也可能加速AI技术的创新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对行业的影响智能终端大模型联盟的成立对整个科技行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将促进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动智能终端设备向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发展。其次,联盟的成立可能会...
2024年SID显示周(Display Week 2024),由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主办,是一场全球显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盛会。该展会定于5月14日至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顶尖公司、研究机构以及行业领袖参与。SID显示周不仅是显示技术最新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行业发展新趋势的风向标。TCL华星的创新展示在此次SID显示周上,TCL华星展出了全球首款7.85英寸Tandem三折柔性折叠屏,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该产品采用先进的Tandem OLED技术,通过电荷产生层将多个发光单元串联起来,实现低功耗、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特性。TCL华星的这一创新不仅展示了其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也为未来智能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图:TCL华星展示全球首款Tandem三折柔性折叠屏技术亮点与市场前景TCL华星的三折柔性折叠屏具备轻薄至472μm的屏幕和17mm的整体厚度,能够在“G形”或“Z形”折叠方式之间自由切换,整合了Tandem、LTPO、PLP等多重低功耗技术,展现了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的全面性能提升。这款产品的推出,预示着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迎来新...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的离职消息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领军人物,Sutskever的每一个动向都可能预示着技术的下一个突破。尽管Sutskever并未透露新项目的详细信息,但我们可以基于现有信息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和深度分析。图1: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宣布离职Ilya Sutskever的背景Sutskever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之一,他在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的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网络在2012年的ImageNet竞赛中取得了突破性胜利。此后,他加入了Google,并在Google Brain项目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Sutskever成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图2: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居中)和他的朋友们离职原因与未来方向Sutskever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离职时提到,他的新项目对他个人非常有意义,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分享细节。这种表述暗示新项目可能与他长期以来的研究兴趣紧密相关。考虑到他...
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企业Waymo近期遭遇了一次重要的信任考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其自动驾驶汽车展开了调查。这一事件不仅对Waymo自身产生影响,也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走向带来了深远的启示。Waymo的技术与愿景Waymo自2009年起便开始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并在2016年成为Alphabet旗下的独立公司。作为行业的先行者,Waymo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开展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计划进一步扩展其商业化运营。Waymo的愿景是通过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提高道路安全,改善交通效率,并最终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调查的起因与影响NHTSA的调查起因是多起涉及Waymo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报告,这些事故包括与静止物体的碰撞和可能的交通违法行为。这一调查可能会对Waymo的公众形象造成打击,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Waymo技术的信任度。此外,作为行业标杆,Waymo的任何挫折都会被放大解读,对整个自动驾驶领域产生连带影响。图:Waymo自动驾驶汽车遭调查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成熟度、法规适应性、道路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公众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