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当海内外玩家都想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拔得头筹的时候,国产割草机器人正悄然占领老外的草坪。技术创新:突破智能边界,精准感知环境智能导航与定位堪称割草机器人的 “大脑中枢”,决定着其作业路径的规划与执行精度。国产割草机器人在此领域百花齐放,九号公司的 Navimow 系列堪称典范,融合 RTK、视觉及多传感器技术,RTK 定位精度达到令人惊叹的厘米级,犹如为机器人配备了一台精准的 “全球定位仪”,无论草坪地形多么复杂,都能精准规划行进路线。与之媲美的还有松灵机器人,其采用 GPS+RTK + 雷达方案,为机器人在广阔草坪上的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定位保障;科沃斯则另辟蹊径,凭借双目视觉方案,赋予机器人一双 “智慧之眼”,通过图像识别实现导航定位。追觅的 3D 激光雷达 + OmniSense 3D 超传感系统更是全方位感知草坪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面对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国产割草机器人展现出卓越的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追觅割草机器人凭借 3D 激光雷达与超传感系统,对草坪的坡度、地形起伏、植被分布等信息了如指掌。众多产品具备 IP66 防水等级,如同...
公司概况迈格瑞能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的储能逆变器供应商,迄今为止已经为全球众多用户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累计交付5GW+。迈格瑞能聚焦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微电网及电网侧储能四大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储能逆变器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和ODM服务。公司现有REVO和MEGA两大系列储能逆变器、MPS微电网产品及ESS储能系统,相关产品已通过CGC、CE、TUV、UL、NRS以及北美、英国、德国、波兰、巴基斯坦、南非、澳大利亚等地区的认证。业务范围储能系统:涵盖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微电网及电网侧储能四大应用场景。产品系列:拥有REVO住宅储能逆变器、PMAE模块化并网逆变器、MEGA工商业储能逆变器、MPS微电网产品和储能系统。服务内容:提供标准化的储能逆变器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和ODM服务。合作优势1. 迈格瑞能除了能为客户提供标准产品,还能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和ODM代工服务。2. 出口的标准化产品完成了国际测试认证,此外还能协助客户进行相应产品的认证。3. 在全球范围内迈格瑞能不仅拥有成熟的服务体系,还支持7*24h远程服务。4. 连续5年获得中国最佳储能逆变器供应...
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AMD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特别是在服务器和高端工作站市场的突破尤为显著。与此同时,英特尔正面临创新瓶颈、市场份额下滑及财务压力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提出的“定制化策略”是否能够帮助公司逆转颓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一、AMD的市场份额增长:从挑战者到行业强者根据Mercury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AMD在x86处理器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了25.1%,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器市场成为AMD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数据中心处理器领域,EPYC系列凭借高核心数、强劲的能效表现以及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持续抢占市场。桌面和笔记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不俗,AMD的份额分别提升至27.1%和23.7%。在高端工作站市场,AMD的线程撕裂者(Threadripper)系列处理器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占比高达90%,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则下降至不足20%。这种对比充分体现了AMD在高性能计算(HPC)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AMD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也在稳步推进。其Insti...
2025年4月2日,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与英诺赛科(Innoscene)正式宣布签署氮化镓(GaN)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此举标志着两家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深度合作,预示着氮化镓技术将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掀起新的发展浪潮。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实力、市场布局、合作模式及行业影响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一合作的意义与潜在影响。一、英诺赛科的技术实力:8英寸晶圆量产的领先地位英诺赛科作为全球领先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制造商,其在技术研发和量产能力方面处于行业前列。公司率先实现了8英寸(200mm)硅基氮化镓晶圆的规模化量产,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和工业电源系统等领域。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英诺赛科在氮化镓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市场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场和优异的热导率等特性。与传统硅材料相比,氮化镓器件能够在更高频率和温度下运行,同时实现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体积。这些优势使其在高功率和高频率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等领域。二、ST的战略布局:选...
印度在半导体自主化的道路上正迈出关键步伐。随着首个本土封装半导体芯片的交付期限临近,印度在技术、资本和人才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分析印度半导体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探讨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角色与定位。一、Kaynes Semicon的突破:从试点到量产印度上市公司Kaynes Technology旗下的Kaynes Semicon宣布,将于2025年7月交付印度首款本土封装的半导体芯片。这一项目标志着印度在半导体封装测试(OSAT)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Kaynes Semicon于2024年2月在古吉拉特邦Sanand投资330亿卢比(约合28.04亿元人民币),建设了一座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设计日产能达600万枚芯片,主要面向汽车、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及手机等领域。首批芯片将根据多年协议供应给美国客户Alpha Omega半导体公司,首阶段合作将消化该工厂60%的产能。这一合作不仅为印度半导体产业注入了信心,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中争取了一席之地。然而,从试点到量产,印度仍需克服技术成熟度和供应链稳定性等挑战。图:Kaynes Semicon公司车间,专注...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崛起,正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2025年4月1日,怀柔科学中心宣布其16个科技设施正式面向全球开放,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放姿态,更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平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深入剖析怀柔科学中心的建设背景、科技设施布局、国际合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其如何成为中国科技的“超级引擎”。一、怀柔科学中心:国家战略布局的科技高地怀柔科学中心作为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使命。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怀柔科学中心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涵盖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四大方向。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截至2024年底,怀柔科学中心累计向全球开放机时超过123万小时,吸引了包括剑桥大学、苏黎世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华为、百度等企业参与科研合作。这种开放共享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界的影响力,也为解决全球性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