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制造业或将迎来划时代的变革。英伟达(NVIDIA)、富士康(Foxconn)和优必选(UBTECH)三大行业巨头联合宣布,将于202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富士康AI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专用于生产英伟达的高性能AI服务器。这一跨界合作不仅是技术融合的典范,更可能成为全球“AI+制造”融合趋势的里程碑事件。一、“机器人生产AI服务器”:跨越性的应用落地此次合作的最大亮点在于,人形机器人将直接应用于AI服务器的智能制造。与传统机械臂不同,人形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可处理复杂、高精度的装配任务,尤其适用于英伟达AI服务器这种多接口、高密度、结构复杂的电子产品。据英伟达官网和路透社消息,2025年英伟达AI服务器的出货量将继续增长,预计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将超过60%。而这次部署计划,恰好为英伟达解决了其日益增长的算力设备生产压力,同时也为其AI工厂注入更强的柔性制造能力。优必选方面,其2023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可执行包括精密装配、触摸控制、导航避障等多种复杂任务,并在2024年进军工业场景。富士康也在2024年正式宣布将在北美新建A...
2025年6月24日,Fabless芯片设计企业Primemas正式宣布,已向客户交付全球首款基于PCIe 6.0 PHY的CXL3.0控制器/主控SoC。这一产品不仅是业界首次将CXL3.0标准实现为可量产的SoC产品,更标志着数据中心架构创新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其技术创新和系统设计理念,为日益复杂的AI、大数据、云计算工作负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关注焦点。一、技术亮点:模块化Hublet架构重构SoC性能模型Primemas CXL3.0 SoC采用了模块化的“Hublet”小芯片(chiplet)架构,通过灵活的堆叠和互联方式,为构建可扩展的系统级SoC提供了全新路径。不同于传统单芯片设计,Hublet以高带宽、低延迟的片间互联接口为核心,实现SoC各模块之间的高速资源共享与协同计算。*在11配置下,Hublet可支持单个EDSFF E3.S设备连接,最高支持512GB DRAM;*22配置则可扩展至2TB DRAM,适配PCIe AIC或CEM形态;*最具突破性的44配置,可支持连接高达8TB DRAM的1U机架服务器,有效支撑内存密集型任务如大规模AI推理与训...
近日,有消息称SEALSQ公司宣布与ColibriTD、Xdigit达成合作,将共同研发半导体制造的前沿技术。这项创新旨在解决先进制程(7nm及以下)芯片制造中的一大难题——IR Drop(电压下降)问题,从而显著提升晶圆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芯片面世时间。三强联手:为芯片制造注入“量子力量”SEALSQ专注于半导体、安全微控制器以及后量子密码技术,ColibriTD则在“量子即服务”(Quantum-as-a-Service)平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Xdigit拥有深厚的芯片建模和IR Drop数学建模技术。三家公司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依据既定路线图,联合开发一套革命性解决方案——结合量子计算能力与精准建模,解决目前制程越先进、挑战越巨大的功率分布与电压控制问题。尤其在晶体管尺寸进入7nm甚至更小的领域后,传统的电压控制方式已难以胜任,芯片良率甚至可能低至50%。这不仅推高了芯片制造成本,还严重影响了AI、车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技术部署速度。利用量子计算破解IR Drop难题此项合作的核心突破点,是借助量子计算在处理复杂方程(如偏微分方程)方面的强大能力,对芯片内部的功率网络进行...
近日,Nuvvon 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公司透露,将于今年秋季推出其首批具备商业化规模的样品产品——容量分别为 1Ah 和 5Ah 的全固态可充电锂离子软包电池。这一进展意味着Nuvvon自主研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技术,已从实验室阶段顺利迈向实用化和规模化,为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产品容量从早期的72mAh原型机显著扩展,充分体现了其在材料体系、工程设计及生产可扩展性方面的技术积累和进展。技术亮点:兼顾性能与安全的系统性突破Nuvvon 此次发布的软包电池采用完全无液的 SPE 架构,摒弃传统液态电解质,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结构。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本征安全性和热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设计复杂度,便于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实现快速集成。产品定位面向包括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及电网级储能在内的多个对性能与安全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图:Nuvvon 推出可扩展固态电池技术核心性能优势包括:超长循环寿命:结合高能量密度 NMC811 正极材料,在1C充放电倍率下可稳定运行超过2000个周期;出色的环境适应性: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可覆盖-20C至+60C,无惧...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2.0”市场实现强劲增长,营收同比提升13%,达到722.9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芯片需求的激增,推动先进制程节点(如3nm、4/5nm)与高端封装技术(如CoWoS)的大规模应用。相比传统专注于芯片制造的“晶圆代工1.0”模式,如今的产业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AI趋势带动了系统级协同优化的兴起,企业角色也从单一制造环节的参与者,向技术整合平台转型。为了更好地刻画这一变革趋势,业内已将纯晶圆代工、非存储IDM、封装测试(OSAT)和光掩模厂商共同纳入“晶圆代工2.0”范畴,而非仅聚焦于传统意义上的晶圆代工企业。市场规模与增长:2023 年全球半导体代工厂市场规模为 798 亿美元。2023 至 2033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以 4.92%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3 年有望达到 1290 亿美元。2024 年全球半导体代工厂市场规模为 868.8 亿美元。2025 至 2033 年,预计市场将以 5.03%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3 年达到 1356.5 亿美元。市场驱动因素:消费电子需求增长:智能手机、平...
芯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启源”)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核心IP、芯片与EDA工具研发、制造及销售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由国际半导体领域资深专家、曾多次在美国硅谷成功创业的卢笙于2015年创立,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化视野,迅速在行业内脱颖而出。芯启源集结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研人才,拥有一支国际化的高管团队,其成员多具备超过20年的产业管理或创业经验。目前,公司已在上海、南京、北京、武汉、杭州以及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南非开普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协同的研发网络。团队中有超过30位海外芯片专家,确保公司在核心技术攻关中持续保持领先。公司围绕半导体、5G通信、云数据中心、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提供覆盖芯片、IP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产品,已积累海内外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超过60项,并获得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可与订单。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DPU与智能网卡芯启源聚焦于数据处理单元(DPU)及智能网卡的自主研发,产品在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及SD-WAN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在云端部署中,其DPU/智能网卡可实现对CPU计算压力的30%-50%卸载,功耗却仅为CPU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