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大潮中,智能座舱技术成为了创新的热点。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的总编陈璐,参加了由ATC汽车技术平台主办的第三届智能座舱及智能内饰技术论坛,在广州番禺星河湾酒店与FerroTec公司旗下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的代表王霖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作为FerroTec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磁性流体技术、半导体技术、真空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以其多元化技术实力,在全球半导体、精密机械、热电制冷等高新领域成为行业标杆。智能座舱技术的应用与前景:智能座舱技术作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新热点。据IHS Markit分析,当前全球智能座舱渗透率约为50%,预计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智能座舱不仅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为乘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娱乐服务。杭州大和热磁电子的创新技术:杭州大和热磁电子的热电制冷技术在智能座舱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公司的热电半导体制冷器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车载温控系统、车载小冰箱等。与传统的压缩机相比,热电技术在局部温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图:FerroT...
在全球科技竞赛的赛道上,我国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实力,宣布在6G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深刻地揭示了半导体技术作为支撑这一突破的关键力量。本文将从6G技术的新突破入手,深入解析其背后的半导体力量。6G技术新突破:通信与智能的深度交融6G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以其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广连接密度以及深度的人工智能融合为特点,正引领着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的深入,更在于实际应用的探索与验证。通过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我国科研团队成功验证了4G、5G链路在特定条件下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为6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半导体力量:6G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在6G技术的背后,半导体技术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石,半导体技术在6G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高性能的基带处理芯片到先进的射频前端模块,从低功耗的物联网传感器到高集成度的系统级封装(SiP),半导体技术贯穿于6G通信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图:我国6G技术新突破在6G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半导体技术...
青岛地铁6号线的正式开通,不仅标志着青岛轨道交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在智能交通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作为全国首条采用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地铁线路,青岛地铁6号线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展示了TACS技术如何深度赋能轨道交通,推动智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一、TACS技术赋能自主运行能力TACS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自主运行能力,这是对传统列车控制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传统地铁列车像“提线木偶”一样听从地面指挥,而TACS系统则将核心控制功能转移到列车上,使列车拥有了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能力。通过列车与列车之间的直接“通话”,TACS系统实现了列车自主进路、自主防护和自主调整,从而大幅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这种自主运行能力不仅减少了地面设备的依赖,还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和维护成本,为青岛地铁6号线的智能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图:TACS技术支持青岛地铁6号线自主运营二、TACS技术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TACS系统在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色。该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减少了设备室主要设备故障导致的多个列车都要降级运营的情况,提供了更多有效的系统保障。据数据显示,TACS系统的整体可...
不论行业面临饱和停滞,抑或高速增长,MEMS一直以来都是一颗璀璨明星。智能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正在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本篇文章将浅谈MEMS传感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成为全球MEMS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达838亿元,同比增长18.9%。随着物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MEMS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由于5G通信技术高速、多链接、低时延、高可控的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重量级物联网应用对网络的需求。未来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快,物联网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MEMS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核心器件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在政策支持、市场拉动及资本推动等因素合力下,中国半导体行业不断发展,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半导体规模的迅速扩张,MEMS传感器行业也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在MEMS传感器市场中,各个细分领域如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型陀螺仪等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汽车安全、自动驾驶、消费电子、工业制...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重视日益增强,电池集成技术不仅在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展现出了无限潜力。技术革新:从CTP到CTC的跨越近年来,电池集成技术经历了从模组化到无模组化的重要转变。CTP(Cell To Pack)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电池包设计的一次革命性飞跃。通过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CTP技术大幅简化了电池包的结构,提高了能量密度并降低了成本。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C(Cell To Chassis)技术正逐渐成为新的焦点。该技术将电池与车辆底盘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集成效率,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轻的车身重量。新材料与新体系的突破电池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新材料与新体系的支持。在电极材料方面,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的新型材料,如硅基负极、锂硫电池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性能。同时,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的研究也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潜在的高能量密度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候选者。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
近日,英特尔公司宣布了其Raptor Lake产品线的最新扩充,推出了全新的Intel 310双核处理器。这款处理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合理的功耗设计,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关注。据IT之家报道,Intel 310处理器在Geekbench 6跑分测试中表现突出,单核成绩达到了2152分,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AMD的Ryzen 7 5800X处理器。而在多核测试中,Intel 310同样不负众望,以4252分的成绩超越了4核8线程的酷睿i3-10100处理器。这一亮眼的表现充分展示了Intel 310在单核和多核性能方面的强劲实力。Intel 310处理器在规格上也颇具亮点。它配备了2个Raptor Cove核心架构的P核心,支持4个线程,默认时钟频率高达4.1GHz。此外,该处理器还配备了6MB的三级缓存和2.5MB的二级缓存,为数据的快速存取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规格不仅保证了处理器的性能,还使得其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游刃有余。图:英特尔310处理器(图源:英特尔)在设计功耗方面,Intel 310处理器同样表现出色。其设计功耗仅为46W,与Raptor Lake系列的其他产品一样,采用了L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