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安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安”)在碳化硅(SiC)功率器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三安宣布将1700V和2000V器件加入其碳化硅产品组合,这一举措不仅扩展了其产品线,也为从可再生能源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应用提供了更高的能效。一、技术突破与产品亮点三安的新产品系列包括导通电阻为1000mΩ的1700V SiC MOSFETs、25A和50A型号的1700V碳化硅二极管,以及2000V 40A碳化硅二极管。此外,公司还计划在2025年发布2000V 35mΩ SiC MOSFET。项目经理Leo Liao表示:“通过支持更高的DC电压,这些组件可以在相同的电流水平下增加功率输出,或者在维持系统额定功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电流和能量损耗。”二、应用领域的扩展1700V SiC MOSFETs和二极管特别适合要求超出传统1200V器件的额外电压裕量的应用。2000V SiC二极管可用于高达1500V DC的高DC链路电压系统,满足工业和电力传输应用的需求。与传统的硅基替代产品相比,新的SiC器件能够在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卓越的效率,包括太阳能...
在全球能源科技的竞技场上,中国再次以突破性的进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历时四个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又爆出新消息。在新一轮物理实验中,HL-3首次投入使用了由中核集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中国在核聚变能源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相关阅读:人造太阳不是梦:中国环流三号国际首次技术突破!)一、中国环流三号的国际合作与影响力中国环流三号自去年底面向全球开放以来,其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在内的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这一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展示了中国环流三号的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全球科研机构对中国核聚变技术的认可和期待。图:新一代人造太阳闪耀:中国环流三号数字孪生系统全球首秀二、数字孪生系统技术细节与创新应用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是中国环流三号项目的一大亮点。该系统通过在虚拟空间构建与物理实体完全一样的数字模型,实现了对真空室烘烤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精准监测。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中国环流三号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全域智能控制研发奠定了基础。在技术细节上,数字孪生系统以真空室温度场分布为核心对...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戴尔科技集团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的布局。近日,戴尔在深圳成立了AI智能解决方案中心,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戴尔在AI领域的深入布局,也预示着其在全球AI生态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深入分析戴尔此举的战略意义、技术细节、市场影响,并提供行业分析和评论。一、战略意义:立足深圳,辐射大中华区戴尔AI智能解决方案中心的成立,是戴尔科技集团在全球AI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该中心将立足深圳,面向大湾区,并进一步辐射至整个大中华区。这一战略布局不仅能够促进当地AI技术的发展,还能够推动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数字化转型。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表示,AI浪潮汹涌而至,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也进入了规模化‘倍增创新’的阶段。二、技术细节:全栈AI解决方案戴尔AI智能解决方案中心展示了戴尔科技“算.网.存.管 + 服务 + 生态”的全栈AI解决方案。这包括了从服务器、以太网到交换机等一系列软硬件基础设施。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陈洁指出,戴尔科技正全力催化千行百业释放AI潜能,从技术、应用场景、生态等多个维度,引领企业现代化基础架构部署新升级。图:戴尔科技集团在深圳打造AI智能...
在人工智能(AI)的竞技场上,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正愈演愈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xAI公司与全球图形处理器(GPU)巨头英伟达(NVIDIA)的携手,不仅是技术领域的深度联姻,更是对未来AI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胆押注。本文旨在深度剖析这一合作背后的战略逻辑,并探讨其对全球AI版图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一、xAI的迅猛崛起与英伟达的技术联姻xAI,作为马斯克在AI领域的又一力作,自成立之日起便以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吸引着业界的广泛关注。据最新数据显示,xAI在短短数月内估值激增逾六成,成功突破400亿美元大关。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彰显了市场对xAI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映射出投资者对其未来成长潜力的无限憧憬。技术层面,xAI与英伟达的强强联合更是创造了行业奇迹。双方仅用19天时间便成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AI超级计算机集群——Colossus,该集群配备了高达10万颗NVIDIA® Hopper系列GPU。这一壮举不仅刷新了AI硬件部署速度的记录,更彰显了xAI在大规模系统集成方面的卓越能力,以及英伟达在GPU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图:马斯克携手英伟达:19天铸就超级计算机集群xAI...
赛力斯集团在与华为合作并成功推出问界品牌后,其动态便能牵动市场的神经。近期,有关赛力斯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在本文中深入分析这一战略布局背后的逻辑、行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赛力斯的战略布局与行业动向赛力斯集团,作为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汽车企业,其在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赛力斯已经布局人形机器人,并已发布相关岗位招聘信息。这一业务由赛力斯与重庆市财政局控股公司共同成立的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智创”)承接。工商信息显示,凤凰智创注册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注册资本约为12.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许林。赛力斯在公开平台上发布了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招聘信息,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积极布局。此外,赛力斯于今年9月14日申请注册了“ROBOREX”商标,并在今年10月12日拿到了受理通知书,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赛力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长远规划和品牌建设。图:12.2亿资本布局:赛力斯跨人形机器人领域(图片来自网络)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产业上游主要是零部件和软件系统...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反补贴终裁措施,不仅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造成了冲击,也对全球绿色转型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以及中方的立场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背景与影响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在2024年10月29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税率在17%—35.3%之间。这一决定遭到了中国商务部的坚决反对,认为欧方的措施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在2023年达到173.5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纯电动车(BEV)出口154.5万辆,同比增长63%,占比92%。2024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66.3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乘用车出口64.9万辆,同比增长30%。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欧盟措施对中国出口的潜在影响。图:中国反击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税,600万辆出口悬而未决中方立场与行动中方认为,欧盟的反补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