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其中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这种技术通过整合车辆上不同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等,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对环境的感知和决策能力。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全球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市场正显著增长。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市场收入大约为8798.8百万美元,预计到2030年达到17520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自动驾驶传感器的类型主要包括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其中,雷达传感器在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2019年的市场份额接近88%,而摄像头传感器和激光雷达分别约占11%和2%。根据国金证券的调研,目前随着ADAS功能模块渗透率不断提升,短期内传感器市场的需求主要被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所驱动。图:全球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市场规模(亿美元)激光雷达:核心传感器,固态趋势、降成本、小型化、集成化在自动驾驶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凭借独有的3D环境建模,激光雷达已成为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最核心的部分;在L3及以上自动驾驶传感解决方案中,激光雷达至少需要1个。从机械旋转式过...
2024年9月10日,苹果公司举行了备受瞩目的秋季发布会,揭示了其最新产品阵容及前沿技术创新。这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苹果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持续创新,也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释放了重要信号。以下是本次发布会的主要亮点,涵盖了iPhone 16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10、AirPods 4等重量级新品,以及苹果在芯片、人工智能(AI)和个性化服务领域的重大突破(相关阅读:华为2024年9月10日新品发布会热点快讯)。1. iPhone 16 系列:A18芯片的性能革新苹果此次发布的iPhone 16系列无疑是发布会的最大亮点,包括iPhone 16、iPhone 16 Plus以及高端的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每一款机型均搭载了全新一代的A18与A18 Pro芯片,标志着苹果芯片技术进入了新的高度。A18芯片采用了台积电最新的第二代3纳米工艺制程,显著提升了CPU和GPU的性能。相比上一代A17芯片,A18的CPU性能提升了30%,而GPU性能提升高达40%。这不仅为日常操作带来了更流畅的体验,也为游戏和图形密集型应用提供了硬件加速的光...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实时控制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决定了系统的成败。随着全球对更智能、高效嵌入式解决方案需求的增长,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推出的dsPIC33A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DSC),通过其创新的双精度浮点引擎(DP-FPU),为高性能计算设立了新的行业标准。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深入探讨该系列的技术亮点,并分析其在高精度实时控制应用中的潜力和市场前景。一、核心技术亮点:双精度浮点引擎(DP-FPU)dsPIC33A系列的核心是一款32位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主频可达200MHz。更为显著的提升是其内置的双精度浮点单元(DP-FPU),这是支持IEEE754-2019标准的双精度浮点运算引擎。相比传统的单精度浮点运算,双精度浮点引擎能够显著提高计算精度,确保实时控制应用中的复杂算法能精确运行。这一功能对精密控制、电力电子和传感器融合系统尤为重要,如电机控制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和自动驾驶中的复杂感知算法。高精度浮点计算的关键价值在需要精确处理高速数据流的应用中,浮点运算的能力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dsPIC33A系列采用的DP-FPU可同时处理多个复杂运算,降低量化误...
在2024年的科技舞台上,苹果凭借两款全新旗舰芯片——A18与A18 Pro,再次树立了智能手机技术创新的标杆。9月10日,苹果在其发布会上正式发布这两款芯片,这不仅展示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深耕,也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设立了新的性能基准。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探讨A18与A18 Pro的核心技术、性能提升及其对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深远影响。A18芯片:性能与能效的全方位提升A18芯片是基于3nm工艺技术的全新一代移动处理器。与其前代A16相比,A18芯片在性能与能效上实现了双重飞跃。苹果官方数据显示,A18的6核CPU(包括2个高性能核心与4个高能效核心)提升了30%的性能,同时能耗降低了30%。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体验到更快的应用启动与处理速度,还能享受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在图形处理方面,A18的5核GPU性能较A16提升了40%,而能耗则降低了35%。对于移动游戏玩家与高负载图形处理需求的用户而言,这一提升带来了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与更快的图像渲染速度,极大提升了整体使用体验。A18芯片还配备了16核神经网络引擎,使机器学习任务的处理速度提升至2倍。无论是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还是增强现...
2024年,美国制造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需求持续下滑与成本不断上升。根据最新发布的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8月份的PMI为47.2,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表明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在本文中深入分析这些困境的成因,并探讨其对美国经济及全球市场的深远影响。需求疲软是首要挑战 首先,需求下滑是制造业低迷的主因。ISM的新订单指数在8月份降至44.6,比7月下降了2.8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对新产品需求的显著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都是潜在原因。尤其是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紧张关系,导致出口订单减少,进一步影响制造业产出。成本上升构成第二重压力 成本上升同样给制造商带来巨大压力。ISM价格指数在8月攀升至54.0,表明制造商在原材料上的支出增加。全球供应链紧张尤其在半导体和关键金属等领域,进一步推高了原材料成本。此外,海运和空运费用的上涨也加重了制造成本。图:美国制造业的双重困境:需求疲软与成本高企制造商生产调整应对需求下滑 面对需求疲软,制造商不得不调整生产策略。8月份产量指数下降至44.8,显示出制造商正...
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在2026年正式投产固态电池,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突破之一。这一计划已获得日本政府批准,并引发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广泛关注。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及更高的安全性,被视为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背景、行业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丰田固态电池技术的前景进行深度剖析,旨在让您对该技术有个更为全面和清晰的了解。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与挑战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其核心优势在于使用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这种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间、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的瓶颈,还大幅降低了热失控引发的火灾风险。丰田计划推出的固态电池,预计将能在10分钟内完成充电,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未来甚至可能突破1200公里。这一指标大大超越现有的锂电池技术,有望彻底缓解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图:丰田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投产然而,固态电池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高昂,其制造工艺复杂且技术要求高。其次,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还需克服规模化量产的难题。目前行业内的固态电池研发尚处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