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韩国政府的一次大规模财政投入引起了广泛关注。2024年,韩国政府宣布将提供超过14万亿韩元(约合726.88亿元人民币)的政策性融资,以支持其国内的半导体产业。这一决策不仅显示了韩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战略雄心,也反映了其面对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的紧迫感和前瞻性。一、政策性融资的规模与影响韩国政府的这一财政支持计划,涵盖了材料、零件、设备以及无晶圆厂设计企业(Fabless)等多个半导体领域。这一全方位的支持,预计将极大地推动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韩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内强化产业竞争力,对外展示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二、低息贷款与新基金的设立除了政策性融资外,韩国政府还计划通过韩国产业银行提供4.25万亿韩元(约合220.66亿元人民币)的低息贷款,并计划建立一份价值1200亿韩元(约合6.23亿元人民币)的新半导体生态系统基金,未来该基金规模将扩大至4200亿韩元(约合21.81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的注入,将为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缩短与领先国家的...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近期,中国锂电巨头宁德时代在全球锂资源争夺战中再次取得重要进展,与玻利维亚国家锂业公司(YLB)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的《乌尤尼盐湖碳酸锂生产服务合同》,这一合作标志着宁德时代在全球锂资源布局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一、合作背景与全球锂资源争夺战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其在全球锂电池制造市场中占有约37%的份额。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锂资源——被誉为“白色石油”——已成为全球新的战略资源。宁德时代此次与YLB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其在全球锂资源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降低了供应链风险。二、合作细节与技术优势根据合同,宁德时代联合体(CBC)将在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盐湖上建造两家碳酸锂生产厂,总投资至少10亿美元,预计年产3.5万吨锂。这两座工厂将采用直接提锂技术(EDL),这是一种更为环保和高效的锂提取技术。YLB负责人奥马尔·阿拉孔表示,预计10亿美元的投资仅涉及初步建设。这表明宁德时代在技术投入和风险承担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信心。图:宁德时代与玻利维亚YLB签10亿锂矿...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长城汽车再一次彰显其雄心壮志。2024年11月26日,长城汽车国际总裁史青科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面,就长城汽车在巴西的运营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合作不止是一项商业扩张,更是长城汽车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其核心计划——位于巴西的全新工厂,将成为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中心节点。这座工厂计划于2025年中期正式投产,总投资超过100亿雷亚尔(约合122亿元人民币),预计年产能10万辆,将成为长城汽车在南美的生产和出口枢纽。不仅如此,这一计划还承诺创造4500个本地就业岗位,在促进巴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图:长城海外布局之巴西建厂一、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技术升级的驱动引擎长城汽车巴西工厂不仅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基地,更是一项以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项目。工厂将引入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技术,打造高效的生产流程,同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迎合全球绿色转型趋势。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汽车的本土化车型设计将结合巴西市场的独特需求。例如,首款推出的混动弹性燃料皮卡以乙醇为核心燃料,结合高效电动机,既满足了巴西环保要求,又符合当地驾...
在能源存储技术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谈鹏团队的研究成为最新的焦点。他们通过调控锂离子浓度,优化电池内部的动力学匹配,大幅提升了锂氧气电池的放电容量。这项突破为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空气电池提供了全新思路,甚至可能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提高至现有水平的三倍。一、锂氧气电池的潜力与挑战锂氧气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一直被视为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有力候选。然而,受限于技术瓶颈,其实际容量远低于理论值。谈鹏团队深入研究了成核和传输动力学的平衡问题,发现传统理论无法解释锂氧气电池放电容量的瓶颈。通过创新性调控,他们提出了一种突破性方案:改变锂离子浓度以改善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环境。研究突破:锂离子浓度调控与放电性能提升团队的研究显示,锂离子浓度是影响锂氧气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在锂离子浓度较低(0.05-0.1摩尔每升)的电解液中,过氧化锂在电极表面呈膜状分布,阻碍了电子传输,从而导致电池容量快速下降。而在较高浓度(0.5-2摩尔每升)的电解液中,过氧化锂颗粒更为分散,能够保持电极的氧气与电子传输通道畅通,从而显著提高放电容量。实验结果显示,在0.5摩尔每升浓度下,过氧化锂颗粒沿逆氧气梯度分布,这种优化的...
三菱电机近期宣布,将投入4.79亿元人民币在日本福冈市功率器件制作所建设一座全新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与测试(封测)工厂,计划于2026年10月完工投产。这一项目成为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内的瞩目事件,揭示了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多重动态。一、深远战略意图:响应全球市场需求随着电动汽车(EV)、可再生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快速增长,全球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峰。功率半导体是实现电力传输效率提升的关键,其应用从太阳能逆变器、充电桩到工业马达无处不在。三菱电机通过此次投资,旨在强化供应链稳定性并巩固其市场地位。作为功率半导体的核心技术之一,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与SiC(碳化硅)技术已被证明是提升能效和降低损耗的主要路径。新工厂的设立不仅能够确保持续供应,还体现了公司对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坚定承诺。图:三菱电机斥资4.79亿构建功率半导体模块封测工厂二、从分散到集中:效率升级的典范根据规划,新工厂的建筑面积达到25,270平方米,致力于功率器件封装与测试全流程的集中化管理。三菱电机以往的封测生产线较为分散,此次通过福冈新基地的整合,将实现显著的效率提升。自动化生产...
近日来,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消息在行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不仅揭露了比亚迪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商业博弈,也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共同挑战。以下,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事件背景、行业生态及供应链问题三方面,尝试对该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欢迎读者朋友们联系交流。一、事件背景及行业震荡2024年11月,比亚迪通过一封内部邮件向供应商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将供应产品的价格削减10%。此消息一经曝光,迅速在媒体和业界传播开来。比亚迪回应称,该降价目标属于年度议价的一部分,并非强制实施,但仍引发供应商强烈反应。一些供应商质疑这是否会进一步挤压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甚至危及生存。这一要求对比亚迪意义重大。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比亚迪需要在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通过成本优化维持竞争优势。然而,对供应商来说,这无疑加重了负担,加剧了整车厂与供应链伙伴间的矛盾。图:比亚迪要求其供应商降价10%的邮件内容以及李云飞对此事的回应二、全球化竞争与供应链成本压力国内外市场竞争:驱动降本需求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中国车企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比亚迪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