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持续深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兴通讯与华大北斗的战略合作,是5G通信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创新、市场潜力、安全保障以及未来发展等角度,探讨这次合作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深远影响。一、技术融合:5G与北斗的协同创新5G通信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现代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5G提供的高速率、低延时和大带宽数据传输能力,使得车联网能够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下实时通信。而北斗系统凭借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导航支持。此次中兴通讯与华大北斗的合作,将这两项关键技术进行深度整合。具体而言,5G网络支持海量数据的高效传输,如车辆传感器信息、实时路况数据等;北斗系统则通过其高精度定位能力,为车辆提供精准的导航与路径规划。这种技术协同解决了传统车联网系统中“数据延迟高”和“定位误差大”的问题。例如,根据中兴通讯的技术白皮书显示,基于5G+北斗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能够将车辆的通信延时降低至毫秒级,定位精度提升至亚米级以上,显著增强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与...
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11月26日,德国电信、高通和Skylo Technologies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在欧洲首次实现了运营商原生NB-NTN(非地面网络)卫星直连手机短信收发功能。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欧洲在卫星通信技术方面的一大突破,也为全球通信业界带来了新的启示。一、技术细节与创新点本次概念验证的核心设备是一款搭载了高通骁龙X80基带芯片的手机,该手机配备了德国电信希腊子公司Cosmote提供的SIM卡,并集成了NB-NTN卫星连接技术。骁龙X80是首款集成窄带(NB)到非地面网络(NTN)卫星通信支持的5G调制解调器,这一技术的进步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支持卫星连接的旗舰智能手机上市。骁龙X80 5G调制解调器专为智能手机、扩展现实(XR)设备、个人电脑、车辆和工业物联网设备而设计,其特色之一是搭载了专门的AI处理器,配备张量加速器(tensor accelerator),可提升数据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效能,同时降低延迟。此外,新款调制解调器还集成了第三代5G AI套件(5G AI Suite Gen 3),可进一步优化覆盖范围和定位...
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的电子垃圾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的产生量已经达到6200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82%。而根据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有可能会达到8200万吨。电子垃圾中包含了大量可回收的贵重材料,比如金属、半导体和稀有元素,这些都能为资源回收提供重要的价值。但令人担忧的是,2022年只有约22.3%的电子垃圾得到了妥善的回收和处理,其余的价值约620亿美元的材料被直接丢弃,最终进入了垃圾填埋场。虽然全球各地都在努力改善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但是回收过程仍然非常复杂且劳动密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电子垃圾最终被出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回收,而这些回收往往涉及使用有害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风险。为了提高电子垃圾回收的效率,尤其是回收电缆中的铜线,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在《RSC Advances》期刊上,来自日本上智大学和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热解回收技术。这项技术为回收电线电缆提供了一种经济又高效的新方式。研究方法这项新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微波辐射...
根据相关报道,Qualcomm暂时放缓了对Intel的收购计划,虽然此前该公司曾提出收购Intel的初步方案。收购的挑战:复杂的财务、运营及监管因素知情人士表示,收购Intel的计划未能顺利推进,主要由于多方面的挑战。首先,Intel的财务状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Intel目前负债超过500亿美元,而其半导体制造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对于Qualcomm来说,这部分业务尤其困难,因为其主要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并没有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因此,如何整合Intel的制造业务将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风险点。此外,收购Intel还面临着诸多监管障碍,尤其是反垄断审查。由于Intel和Qualcomm在多个市场都有交集,交易可能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查过程,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反垄断部门的审查可能特别复杂。这一因素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也让Qualcomm重新评估了收购的可行性。尽管如此,有关人士指出,虽然收购计划暂时搁置,但Qualcomm仍有可能考虑收购Intel的部分业务,或在未来重新评估收购Intel的整体可能性。这也意味着,虽然当前的收购谈判结束,但Intel依然可能成为Qualcomm...
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可谓强劲,尤其在2024年,国内多家储能公司纷纷签订海外大宗订单,展现出出海的强势势头。这一现象背后,不仅是全球储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中国储能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实力的提升。根据财新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10月以来,中国储能企业与海外客户签署的合作协议已超过50吉瓦时(GWh),这一数字相当于国内2024年前九个月储能电池累计销量的四分之一。而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订单总规模已突破95GWh。这些订单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欧美等市场,体现出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在众多中国储能企业中,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和阳光电源等代表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成功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导者,自2017年起便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出货量突破30GWh,其中约一半来自美国市场,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的深厚根基。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为美国Hecate Energy公司提供了310MW/1240MWh储能系统,并为西班牙Grenergy公司提供了1.25GWh储能电池,参与多...
根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尽管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出现了大幅反弹,但苹果的iPhone出货量增幅却显得相对平缓,仅实现了0.4%的微小增长。这一增长发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增长6.2%的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2.4亿台。相比之下,苹果的市场表现似乎略显疲态,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苹果面临的挑战iPhone增长的放缓可以归因于多个因素,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在中国,苹果不仅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压力,还需应对日益严峻的法律挑战。例如,华为、OPPO和小米等竞争对手,凭借着较为激进的定价策略和技术创新,正在不断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华为和小米近年来加大了对新硬件、新软件和定制芯片的投资,这使得苹果在该地区的市场前景变得更加复杂。最近的报道还指出,小米计划开发其3nm定制芯片,这意味着苹果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面临更多来自中国本土厂商的挑战。华为的挑战尤为突出。该公司推出了搭载自家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Mate 70手机,减少了对谷歌服务的依赖,同时也能够把智能手机业务拓展到更多市场,这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华为的这一战略,尤其是在不依赖Google生态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