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603986)在北京正式发布GD32C231系列微控制器(MCU),标志着其在Arm® Cortex®-M23内核阵营的又一次强势布局。这款被定义为“高性能入门级”的新产品,不仅从性价比角度刷新行业认知,更凭借全面性能提升与生态配套,意在重塑入门级MCU市场格局。一、市场背景:入门级MCU的“价值焦灼”随着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设备的持续普及,MCU市场进入“以价换量”的白热化竞争阶段,入门级产品成为各大厂商争抢的核心阵地。一方面,客户对成本控制的诉求日益严苛;另一方面,设备对MCU的处理能力、低功耗、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入门级MCU往往陷入“低价低配”困局——性能不足以应对复杂控制场景,限制了应用扩展。此背景下,如何在成本敏感型市场中平衡性能与价格,成为国内外MCU厂商亟待破解的命题。二、产品亮点:GD32C231 打破“入门低能”魔咒兆易创新GD32C231系列以“高性能+极致性价比”的策略,直击市场痛点。该系列基于Arm® Cortex®-M23内核,具备以下显著特点:核心性能提升:从M0+到M23,实现10%的处理效...
导读:德勤首席增长官谈亮透露:“数字医疗市场2023年就已经达到1120亿,年复合增长达到惊人的40.2%。”近几年新冠病毒防疫工作带来的经济后遗症和国际政治动荡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及经济冲突的加剧,给中国乃至全球广大的家庭成员和企业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对未来前景的忧虑担心,这反过来造成了数量巨大的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的人群进入三高状态,孤枕难眠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时空下,AI数字床垫应运而生,给广大的失眠人群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图: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AI数字床垫应运而生当今中国15亿人口中有3.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其中恶性心律不齐(房颤、房扑、室速、室颤等)对健康影响重大,甚至会危及生命。图:心脏健康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要关爱并保护这些亲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技术方案还存在着4大痛点难以解决:1)无法做到早发现早监测----心脏异常无法实时监测,提前预警,这是1大生命安全隐患。2)难以实现连续监测----无量化监测数据记录造成延误治疗,对生活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3)可穿戴监测设备不舒服----穿戴设备是反人性的,...
近日,Alphawave Semi宣布成功完成业内领先的UCIe IP子系统在台积电N2(2纳米)先进工艺节点上的流片。这一子系统支持高达36G的芯粒间(die-to-die)传输速率,并已与台积电的Chip-on-Wafer-on-Substrate(CoWoS)先进封装技术深度集成,显著提升了带宽密度与可扩展性,为下一代Chiplet架构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一技术突破也延续了Alphawave Semi近期推出AI平台的步伐,进一步验证其在支持分解式SoC架构和超大规模AI及高性能计算(HPC)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次流片,Alphawave Semi成为率先在2nm晶体管技术上实现UCIe连接的厂商之一,标志着开放式Chiplet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进展。Alphawave Semi定制芯片与IP部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Mohit Gupta表示:“我们很自豪能够率先将UCIe IP带入2nm时代。这款36G子系统验证了一种新型高密度、低功耗的Chiplet互联方式,为未来64G及更高速率的UCIe方案奠定基础,对AI计算与高端网络应用至关重要。”图:Alphawave Semi完...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EV)新安装的电池容量同比增长2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关键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上升以及车辆类型结构的变化。据悉,2024年中国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5%,国内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1089.9万辆,相对于2023年来说,高于5个百分点的增速。此外,新能源车零售年渗透率达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突破50%。在市场份额方面,中国电池制造商表现尤为突出,掌控了超过70%的全球电池装机量。在全球范围内,宁德时代凭借技术、产能和客户资源等优势,连续七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首。2024 年前 10 月实现 252.8GWh 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仅其一家就占据全球 36.8% 的市场份额。从海外市场来看,前 10 月装车量达 76.6GWh,同比增长 7.8%,市占率达 26.4% ,超越韩系厂商 LG 新能源。这主要得益于其广泛的国际客户群体,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和大众等海外汽车品牌,均为其电动车型匹配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此外...
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研发与制造,是中国领先的高端MLCC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深耕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在高容量、车规级、高频及超微型等高端系列MLCC产品上取得显著突破,已成长为高端MLCC市场的核心供应商。创始人背景与发展历程微容科技由陈伟荣先生创立,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电子行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曾担任康佳集团总裁7年。早在2000年,他便前瞻性地布局MLCC行业,凭借20余年的专注与沉淀,带领公司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和运营团队。自成立以来,微容始终定位于“高端MLCC制造商”,围绕这一目标,全面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引进先进设备、引育顶尖人才,并搭建高效的管理体系。凭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断,微容快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在国产高端电子元器件市场中崭露头角。主要产品系列微容科技聚焦高端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覆盖以下主要系列:高容量MLCC:具备更大电容量,适用于高能量存储需求的电子设备。车规级MLCC:符合汽车行业的严苛标准,适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高频MLCC:可应用于通信设备等对高频信号响应要求高的场景...
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走出实验室,迈向实际应用场景。作为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质生产力载体,人形机器人不仅有望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更可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重要战略高地。面对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现实挑战,发展人形机器人已成为我国构建未来产业体系、释放新动能的关键选择。为加快产业化进程,工信部于2023年11月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量产能力;到2027年,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政策文件明确了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拓展应用场景。一方面,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特种服务领域的应用,如复杂环境中的快速移动、精准感知和决策、防护控制等;另一方面,加快其在制造业典型场景中的落地,包括装配、运转、检测、维护等结构化工序,以及在人-机-环境交互复杂的非结构化环节中的广泛应用。在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趋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日益突出的用工缺口。据预测,2025年劳动力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