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随着高端芯片小尺寸、高性能、低功耗的需求的提出,封装技术也随着高封装效率、高引脚密度、高效散热的方向发展。云岫资本提出,先进封装本质是互联面积的拓展、互联效率的提高。根据云岫资本,先进封装根据不同需求可以延伸出不同方案,契合不同场景的特点。例如:系统级封装可以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不同工艺制作的芯片及其他元器件组装到单一封装体内,形成一个系统或子系统。适用于高度集成、低功耗和小型化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物联网设备等。3D封装可以通过堆叠芯片或芯片组件,实现垂直方向的集成,从而提高性能和减少功耗。适用于对计算密度和能效有高要求的领域如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加速器等。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允许芯片周围的区域也用于互连,从而支持更大尺寸的芯片或更多I/O接口。适用于高端移动处理器、高性能GPU、FPGA等。2.5D/3D IC集成运用硅中阶层或TSV技术将多个芯片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互连,适用于高端服务器CPU、GPU、网络处理器等,这些应用需要极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低功耗。图:先进封装的本质是互联面积,互联效率的提高受益于高算力芯片等下游旺盛需求,先进...
在能源科技的前沿,太空太阳能技术正从概念逐步迈向现实。日本研究团队近日完成的一次成功测试,标志着这一技术实现了关键进展,并为未来能源革命铺平了道路。预计到2045年,这一技术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为人类社会带来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一、技术测试与重要进展1. 长距离电力传输测试成功 在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日本空间系统公司(Japan Space Systems)联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多所大学,完成了一项突破性的技术测试。 - 测试内容:一架安装有功率发射器的飞机在7000米高空,将电力通过微波形式传输至地面13个目标点,每个目标仅10厘米见方。 - 测试成果:微波成功精准击中目标并实现能量转化,这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还为未来的太空太阳能电力传输积累了宝贵数据。 2. 太空太阳能电站构想 研究团队计划在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固定式太阳能电站。这些电站将采集太阳能,转化为微波或激光后传输至地球,实现全天候不间断供电。这一设想有望弥补地面太阳能发电的不足,如天气和昼夜变化的限制。 图:日本太空太阳能技术突破,2045年或将改变能源格局二、应用...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的科学家们成功研发了一项引人瞩目的技术——碳-14钻石电池。这种电池的潜在寿命可达数千年,为能源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突破,也为未来的能源供应开辟了全新路径。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细节、应用前景、环境影响和产业意义等方面全面解析这一革命性技术的潜力。 一、技术细节与突破:碳-14钻石电池如何运作 1. 基础原理 碳-14钻石电池的核心在于利用碳-14放射性同位素的自然衰变来产生电力。碳-14常见于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技术,其衰变过程会释放高速电子。通过将碳-14嵌入钻石晶体中,这些电子被高效捕获并转化为电能。钻石不仅是电导体,还具备极强的硬度和耐辐射性,可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 安全性设计 - 辐射吸收:碳-14产生的辐射属于短程β射线,仅能穿透几微米厚的材料。钻石外壳能够完全吸收这些辐射,确保其不会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 低功率输出:该电池适合提供持续的微瓦至毫瓦级电力,虽然功率较低,但寿命极长,适合供电需求稳定的设备。 3. 半衰期优势 碳-14的半衰期约为5700年,这意味着电池在数千年后仍能...
2024年12月5日,北京——全球领先的模拟/混合信号晶圆代工厂X-FAB宣布,在其110nm BCD-on-SOI技术平台上推出了一种创新的嵌入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了闪存与EEPROM元件,利用X-FAB的SONOS技术,提供了增强的数据保持能力和同类最佳的运行可靠性。该方案满足了AECQ100 Grade-0标准,提供32kByte容量的嵌入式闪存IP,并附带4Kbit的EEPROM。X-FAB计划从2025年开始,进一步推出64KByte和128KByte的闪存以及更大容量的EEPROM。图:X-FAB推出基于其110nm车规BCD-on-SOI技术的嵌入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通过巧妙设计,闪存和EEPROM元件被整合到单个宏单元内,共享控制电路,从而简化了布局,减少了总体占用面积,并树立了32KBytes存储解决方案的新行业基准。该方案能够在-40C至175C的温度范围内读取数据,EEPROM还能在高达175C的温度下写入数据,适用于汽车、医疗和工业应用。该嵌入式闪存具备先进的数据访问能力,EEPROM则提高了闪存的耐用性与灵活性,可以在不适宜写入闪存的工作条件下将数据编...
在全球化的半导体产业格局中,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近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白名单2.0》(以下简称“白名单2.0”),这份名录不仅覆盖了超过1800款产品,还涵盖了300多家供应商,标志着国产汽车芯片在应用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一、白名单2.0的背景与意义白名单2.0的发布,是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响应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的战略举措。联盟成立于2020年9月19日,以“跨界融合、共生共赢、产业成链、生态成盟”为运营理念,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组建,目前已包括整车企业、芯片企业、汽车电子和软件企业、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共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白名单2.0的发布,旨在减少上下游验证成本和周期,降低汽车企业的芯片选用风险,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得到广泛应用,加速优质汽车芯片供应商成长。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汽车芯片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视,也是对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因素的一种积极应对。二、白名单2.0的数据亮点白名单2.0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整合了截至2024年10月底,12家车企应用芯片的最新情况。本次白名单涵盖了超过...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EV)正在快速崛起。一项新研究指出,到2030年,更换一块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可能低于修理燃油车发动机的费用。这一趋势标志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消费者、汽车企业和全球环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图:调查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换电池成本将低于油车换发动机一、电池成本下降的驱动因素 1. 金属价格下跌 电池成本的下降与锂、钴等关键金属价格的持续回落密切相关。据高盛2024年10月报告显示,金属价格约占电池成本的60%。过去两年,锂价已从每吨70万美元高位回落至不到20万美元。这种变化直接贡献了40%以上的电池价格下降。 2. 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 随着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普及,电池制造企业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将每kWh成本拉低至56美元以下。LFP电池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寿命,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此外,大规模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单位成本下降。例如,2023年全球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形成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3. 市场供过于求 Clean Energy Associate的数据显示,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可能在2028年前持续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