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2025年,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机遇和挑战。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动荡,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在2024年取得显著增长的基础上,2025年将是技术突破和市场不确定性交织的一年。以下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入分析。2024年的强劲增长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了强劲的复苏,销售额达到6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这主要得益于存储芯片和逻辑芯片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存储领域,高带宽内存(HBM)的需求激增,推动了AI加速器和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发展。与此同时,逻辑芯片在计算和物联网设备中的需求也稳步上升,增长了16.9%。各个地区的表现也各具亮点。北美市场表现尤为强劲,增长了38.9%,这与该地区加大对先进制造能力和设计创新的投资密切相关。亚太地区作为全球半导体生产的重要基地,增长了17.5%,受到了消费电子、汽车应用和物联网技术需求的推动。此外,2024年还见证了行业的大规模整合与并购。赛诺菲收购安赛斯、Cadence收购BETA CAE等大型并购案表明,半导体公司正通过资源整合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025年:技术创新驱动未来展望2025年,半...
Apple Vision Pro于2024年上市,便以5%的市占率拿下出货第三。因为产品价格高昂且应用资源有限,销售表现和过去Apple新品的亮眼成绩相比并不突出,但Vision Pro的推出让VR与MR装置跳脱以往一般消费者所喜好的休闲娱乐领域,进一步朝多元生产力工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单纯的文件编辑、会议参与,还是在医疗与教育等专业领域的进阶应用,Vision Pro都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此外,Vision Pro首次在该领域使用OLEDoS为显示技术,为产品规格树立了新标杆。LEDoS近眼显示技术成就AR装置重量与视觉体验里程碑在近眼显示技术领域,LEDoS技术凭借其高亮度和体积优势,有望成为AR市场的未来技术,尤其适合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的用户。Meta发表的Orion虽然非量产装置,但搭载LEDoS显示器与SiC光波导,提供高达70度的视场角(FOV),而不到100g的重量也奠定了新的轻量化里程碑。除LEDoS外,当前可运用在AR眼镜的近眼显示技术还包括OLEDoS、LCoS、LBS(Laser Beam Scanning)等,多元技术丰富了AR显示的发展,将让硬件设计有更多可...
在显示技术领域,AMOLED一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特性备受关注。如今,AMOLED正加速进军中尺寸应用,尤其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一场深刻的变革正悄然展开,预计2025年其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这一趋势将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报告,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在高利率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需求回暖步伐缓慢,全年出货量预计为1.74亿台,同比增长3.9%。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OLED笔记本电脑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有望突破600万台。AMOLED在中尺寸应用的优势卓越的显示效果AMOLED面板在显示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呈现出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对比度,色彩更加鲜艳、饱和,色域更广。这意味着无论是观看高清电影、浏览精美图片,还是进行专业的图像处理和视频编辑,AMOLED屏幕都能提供更生动逼真的视觉体验。轻薄便携设计随着消费者对便携性的需求日益增加,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设计成为各大品牌追求的目标。AMOLED屏幕在这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无需背光源,本身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做得更薄更轻。这使得笔...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5G网络的优化与智能化已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2025年1月14日,中国电信研究院携手广东电信、江苏电信及华为,完成了业内首个无线AI新型调度技术的现网试验。这一试验展示了中国在5G技术创新领域的强大能力,并为全球5G网络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参考。一、技术背景与核心创新此次试验的亮点在于应用AI时频空三维调度技术,实现了对无线网络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试验覆盖了T+T/T+F双场景,涉及约50个站点,全面测试了AI技术在波束、频谱效率、覆盖优化等方面的性能。以下是技术细节和关键数据的概览:1. 智能波束预测技术:试验中采用了轻量级AI模型,精准预测波束方向与用户分布,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 - 性能提升:中高负载场景下,用户平均吞吐量提升了15%以上。 - 模型稳定性:性能增益波动小于5%,确保了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2. 资源协同调度: 通过时频空多维资源的联合优化,在无需新增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提升现网性能。 - CPU与能耗表现:AI模型训练阶段基站CPU利用率与能耗抬升小于1%,上线后基本不变,充分验证了其绿色节能特性。3. 测试环境数据:- 场景覆盖:50个站...
无线充电技术正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便利性让其成为智能化出行的关键环节。然而,车载无线充电因“充电错位”问题长期困扰用户。而最新的Qi 2.1动圈技术,通过提升充电效率和稳定性,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将车载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15W,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一、车载无线充电的痛点与市场需求1.传统车载无线充电的技术挑战在驾驶过程中,颠簸、转弯等动作常常导致手机在充电板上发生位移,令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错位,严重影响充电效率甚至中断充电。此外,手机型号的多样性及用户放置习惯差异,进一步增加了技术适配的复杂性。传统车载无线充电技术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有限,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2.市场呼声与技术应对为解决上述痛点,无线充电联盟(WPC)在2025年CES大会上发布了Qi 2.1版本动圈技术。该技术由松下汽车主导研发,核心在于通过可移动线圈实时锁定手机位置,确保无线充电连接的精准和稳定。该创新既响应了市场对高效车载无线充电的需求,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图:Qi 2.1动圈技术解决车载无线充电的充电错位问题二、Qi 2.1动圈技术的核心优势与创新点1.技术原理...
栏目导语:找量产方案,请上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欢迎您来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的《量产方案专区》,这里将为您展示中国本土厂商最新最热门的已量产方案,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了解更多(china.exportsemi@ehaitech.com)。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公共场所,对于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中国出海半导体网为您推荐一款来自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的基于联咏科技NT98692芯片的智能安防监控方案,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为安防监控领域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是值得强烈推荐的优质选择。产品特性(亮点)1.高集成度SoC芯片NT98692芯片是联咏科技旗下一款高集成度的SoC,它将四核ARM® Cortex®-A73 CPU、新一代ISP与AI ISP技术、H.265/H.264视频压缩编解码器、DSP、高效能硬件DLA模组、图形引擎等多种功能模块集成在一起,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这种高集成度的设计,使得安防监控设备可以更加轻便、灵活地部署在各种场景中,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