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多个行业因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革新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本篇将从电子商务、消费电子、半导体、影音娱乐、互联网服务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出发,探讨它们如何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商业价值的重构。电子商务:从零售渠道的补充到主流模式随着个人电脑、智能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实现了从边缘补充到主流销售渠道的转变。在线购物逐步取代了传统实体店消费,推动了整个零售业的结构性转型。为了提升配送效率和客户体验,电商平台加大了对物流网络的投入,同时通过大规模营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这种规模化运营也增强了平台在供应链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对于以平台为核心的电商企业而言,双边市场的网络效应更为显著:平台上的商家越多,消费者获得的选择越丰富;而用户的增加也反过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形成正向循环。这种“飞轮效应”正是亚马逊等巨头成功的重要策略。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市场总规模从2005年的1.2万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而同期电子商务市场则从150亿美元暴增至890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31%,电商在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5%上升至15%。消费电子:智能手机...
在本章前面部分,我们已经介绍了“推动竞技场发展”的三大关键成分,并解释了为何这三种成分能够推动高增长与高度活跃的竞争环境。本节将进一步探讨“数字化”在这三大成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这三种成分如何融合,共同促成了当今各大竞技场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推动竞争升级的核心力量数字化的推进,极大地扩展了可以实现激烈竞争动态的行业范围,成为三大“魔药成分”同时崛起的关键推手。举例来说,传统实体零售商在降低单位成本方面的投资效率远不及线上零售商。传统零售的营销投资仅在门店所在的物理范围内有效,而电商则可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营销,显著扩大了目标市场的覆盖范围。网络效应加速爆发。在多个领域,数字化放大了网络效应的作用。例如,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越多,其对每位用户的价值就越大;搜索引擎用户数量越多,数据积累越丰富,其结果就越准确、越有价值;电商平台则展现出“双向网络效应”——商家越多,吸引的消费者越多,反之亦然。在消费电子及其背后的操作系统(如 iOS 和 Android)中,也存在类似效应:用户越多,吸引更多开发者开发应用,进而又吸引更多用户。推动全球化发展。数字化还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原本只能在本地或...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在一些充满活力的行业中,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不仅仅是维持市场地位的手段,而是决定行业格局演变的关键力量。这些行业通常被称为“竞技场”(arena),其显著特征就是不断上演的“军备竞赛式竞争”,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快速进化,否则就会被甩在后头。能力提升带来的三重回报随着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其盈利能力也随之增强。这种提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1. 提高客户的支付意愿:比如通过产品优化或品牌营销。2. 降低成本:例如通过改进客户获取流程。3.扩大销量:借助网络效应拓展用户基础。更重要的是,当企业能力不断增强,它们也能突破原有的地域或产品边界,将业务扩展至更广阔的市场。这种“能力外溢”效应,意味着企业不仅能做得更好,还能做得更多。S型曲线与竞争模式演变一个行业的发展通常遵循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在曲线初期,技术突破和市场潜力吸引新玩家涌入,带来一波创新浪潮;在中段的快速成长阶段,企业之间会展开激烈竞争,力图抢占市场份额;到了后期,领先者通过积累的优势确立地位,行业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期。竞技场式竞争正是发生在S型曲线的初期与中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必须持续投入,推动技术、产...
麦肯锡报告指出,要进入一个规模大或快速增长的可触达市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那些需求持续增长、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行业;二是通过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从现有大型市场中抢占份额。第一类公司利用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快速发展的成熟行业中加速价值创造。这些行业的收入份额在2005年通常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由于效率提升或能力扩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典型领域包括生物制药、工业电子、信息驱动的商业服务、移动和消费电子、支付、半导体、软件以及影音娱乐等。从2005年到2020年,这些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了5%至13%,而同期全球经济平均增速仅为3%左右。对于这些行业来说,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通常是数字化及其相关的全球化趋势带来的需求扩张。到2020年,这些行业中60%的收入来自企业本国以外的市场。第二类公司则通过推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类别,从现有市场中夺取份额,从而实现快速增长。第一类公司主要在现有行业中加速增长,而第二类公司则创造了全新行业,这些新行业通过蚕食传统市场需求来实现增长。例如云计算、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电动汽车(EVs)等领域,其收入在2005年至2020年...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第二个关键要素体现在参与者有动力进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投资,即“升级型投资”。这类投资有两个相互加强的结果。首先,它们的回报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这些支出不仅提升了产量,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因此,这类投资不仅能提升利润空间,还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因为消费者总是倾向于选择更好的产品。相比之下,一些基础性投资(例如简单开设新工厂或分支机构)对市场地位的影响较小,因为这些新增设施与现有设施并无本质区别。其次,企业之间会陷入一场“军备竞赛”,通过不断加大投资来扩大规模,再利用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投资。当一家公司通过提升质量获得更多利润和市场份额时,其他公司会做出反应,投入更多资源以改进自身产品的质量,从而保持竞争力。每家公司的投资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升级型投资通常涉及某些特定类型的支出,如营销、研发以及某些资本支出。这些投资能够提升企业的能力,并有助于改善长期利润率。例如,电商平台在营销上的投入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为商家创造更高的平台价值。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大规模营销的成本相对于潜在收入会逐渐降低,从而提...
一个行业若要展现出高增长和高动态性,通常需要三个关键要素的结合,麦肯锡将其称为“形成竞技场的要素”。这三大要素分别是:技术或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投资的升级机制,以及一个庞大或不断增长的可触达市场(通常被称为总可触达市场,即TAM)。这三个要素通常按一定顺序出现,但也包含时间上的不可预测性。首先,行业的形成往往始于一项技术或商业模式的重大进步,这种进步会激励参与者快速投入资源以提升质量。这些不断增加的投资构成了第二个要素。随后,参与者进入持续投资的循环,以挖掘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然而,尽管这三个要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行业的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直到巨大的潜在需求被释放,一个成熟的竞争领域才得以形成。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重大突破 第一个要素是技术或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或交付方式。某项技术的性能(例如,单位面积硅片上能容纳多少晶体管,或者电池每千克的能量存储量)及其采用率(某个市场中使用该技术的比例)通常可以用理想化的S型曲线来描述。当技术能力发生重大跃迁时,其采用率起初缓慢上升,在达到拐点后加速增长,最后趋于平稳,进入成熟阶段。此时,市场竞争格局往往演变为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