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汽车用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 3.45 亿辆。众多车主对汽车用品的需求,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比如,2023 年中国压缩机车载冰箱销售规模达 415 万台,天猫平台 2024 年车载电饭锅销量年增速达到 1400%。根据《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分析》,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的发展,汽车用品市场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装饰品,还扩展到了各种智能化汽车产品。在这一背景下,车载用品的范围持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型品类:一方面,由于汽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汽车用品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充电设备、充电桩、车底防护板以及车用摄像头保护盖等。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使用场景的多样化,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创新的产品,例如车用吸尘器、车载灶台、车载麦克风、车载AR眼镜以及充放电一体机等。这些新衍生的汽车用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反映了现代车主对于便捷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的追求。装饰类车主对车辆个性化、美观性的追求,使香薰车挂、车身贴纸、玩偶、遮阳伞等产品备受欢迎。95 后等年轻车主...
根据《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汽车改装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但当前供应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汽车改装主要分为定制改装、授权改装和消费型改装。据相关报告,2023年全球汽车改装市场价值为577.3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期间将以3.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2亿美元。中国作为汽车保有量大国,其汽车改装市场也在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汽车改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服务商的改装水平来看,以汽车音响为例,在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消费水平和审美鉴赏水平相对较高汽车音响改装技术也更为成熟,会使用知名的中高档器材甚至发烧级和HI-NED级系统,但在中小成熟汽车音响的改装多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适用国产中低端器材。汽车改装需求情况《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90后和00后改装需求最高且不同年龄段车主群体的改装偏好差别较大。比如,25-30 岁: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刚步入社会不久,经济实力相对有限,但对个性化和潮流的追求强烈,通常会选择一些入门级的外观改装,如车身贴膜、改色,更换轮毂、加装尾翼等...
根据《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可以观察到汽车后市场中的三个显著趋势:首先,消费主体发生了转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决策群体从单一的车主扩展到了车主的家庭成员;二是90后车主的比例有所上升;三是女性车主的数量也在增加。其次,车企及其他相关企业越来越重视车友会和汽车俱乐部的角色,致力于提供更为多样化、个性化,并且贴近车主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这些举措旨在激发车主的潜在价值,增强用户粘性,最终实现向其他增值服务的有效引流与转化。最后,后市场的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多样,包括汽车赛事、老爷车聚会以及汽车文化空间等新兴活动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后市场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服务终端现状及趋势服务业务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维修保养,汽车美容、改装等业务也有一定发展。整体汽车美容需求有所下降,但车衣膜等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加,2023 年中国车衣膜市场规模约 448 万卷。竞争主体多元化:车企直营门店:以提高 “车主保持率” 和 “车主活跃度” 为目标,提供上门维修、组织车主活动等多元化服务来增强用户体验。线上渠道重要性凸显:“互联网原住民” 成为车主群体重要组成部分,车后用户线上渠道使用比例不断上升...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年龄结构年轻化,汽车后市场活动也越来越丰富。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车友会和汽车俱乐部的服务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传统的车友会主要围绕汽车相关的活动和服务展开,例如提供汽车优惠保养、汽车维修服务、组织周边自驾游以及举办车主聚餐等,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以车会友的目的。而新型的车友会则在保留“车”和“友”这两个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大众的“兴趣生活”拓展。它们将玩车的乐趣与户外露营、吃喝玩乐、音乐会等当下流行的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维持了现有车友的高度参与度,还吸引了更多新成员的加入。车企更加重视车友会运营以提高车主粘性支持民间车友会并加强沟通:部分车企积极认可民间自发形成的车友会,主动为这些车友组织提供丰富的服务和资源支持,同时高度重视车友的意见反馈,全力搭建起厂家与车友之间顺畅的沟通桥梁。以长安深蓝品牌与上海申蓝会的合作为典型,长安深蓝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车主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品牌与车主间的情感联系。打造或改造官方车友会:越来越多车企意识到官方车友会的重要性,纷纷着手打造全新的官方车友会,或对原有的车友会进行...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线上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用户中,25-34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最高,超过50.9%,这表明年轻人是主要的消费力量。同时,“80后”、“90后”乃至“00后”这些新世代消费者在中国汽车后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随着女车主及90后车主增多,汽车后市场消费群体中女性群体、90后群体占比不断增加,加之汽车使用环节从重视驾驶体验升级至重视驾乘体验,消费主力也由车主泛化到车主家庭。决策主体泛化据报告分析,汽车后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由车主泛化到车主的家庭。根据阿里消费洞察显示,当前汽车用品市场的消费能力较高的是精细爱车族和精致宝妈族。这两类群体画像多为已婚已育,购买汽车内饰设备、电子设备时更倾向于与家庭成员讨论,做决策时会将家庭因素考虑在内。年龄结构变化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显示,2023年在独立第三方售后市场的车主年龄分布为:1970年及以前占比为14%、70后占比25%、80后占比38%、90及以后占比23%,70-80后仍为独立的后市场消费主体。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只有90年及以后的车主群体成增加趋势,增加了约3...
上篇提到技术方面因素也会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在产业链层面,汽车品牌也影响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以及中国汽车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认可的的大幅提升,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明显变化。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7%,占总汽车销量的量的47.2%,接近半壁江山。2025年,其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7%。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排名上升而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排名下滑,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的企业仅有特斯拉1家外资。这表明我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根据报告,不同的品牌车主保养习惯也有差异。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来看,从客单价来看豪华品牌基础保养客单价更高,保时捷、路虎和奔驰以800元左右的客单价位列前三甲,而从保养习惯看,沃尔沃、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车主更偏好提前保养。新能源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及保有量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