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汽车产业链赛道各有聚焦,其发展身位也有差距。并指出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演进阶段: 1.0 信息化阶段:业务流程线上化信息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阶段,其核心特征是将传统线下业务流程迁移至线上系统。在这一阶段,企业重点建设各类功能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基础平台。这些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数据的结构化存储,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以汽车行业为例,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经销商管理系统(DMS)、销售订单系统、财务系统等基础应用上。这些系统虽然功能相对独立,但成功实现了业务数据的电子化采集和存储。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阶段的系统往往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各系统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互和共享机制。这一阶段的典型价值体现在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改善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图:数字化转型各赛道发展成熟度2.0 数字化阶段: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化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和拓展,其核心特征是从简单的信息记录转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
对于用户端来说,汽车行业数字化是必修课题。据最新发布的汽车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购车人群的车龄持续下降,目前平均购车车龄下探至30.5岁。用户群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的需求,汽车品牌需要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2024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指出,90后是目前的主力购物群体,2022年已占据整体购车人群的30%以上。年轻一代习惯于短视频、小程序、线上直播、网络媒体等线上化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科技产品。他们对新技术接受度高,愿意尝试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技术。用户需求多元且精致,决策方式趋于理性在Z世代逐步成为消费主力的背景下,他们对品牌和车型的选择更看重个性化和时尚感,品牌的社交影响力甚至比传统口碑更重要。这一代人更关注社交媒体中的真实用户评价,对于“老字号”不再盲目追捧,反而对新兴品牌更具尝试热情。与此同时,“她经济”的快速崛起也推动女性用户在购车决策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催生出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在造车新势力持续强调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的带动下,消费者对传统车企的智能化、人性化配置也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
根据《2024年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可知,中国车企数字化转型始于“工业4.0“话题的传播与热议。近年来,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有效赋能供应链,还可以打造安全有韧性的汽车供应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热议,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车企的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指出,行业侧、用户侧、技术侧这三大核心趋势仍在驱动数字化转型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演进。行业侧由于国家政策的补贴与支持,2018年国内新能源车企数量一度超过 480 家,而 2023 年仅剩 40 多家。超90%的高淘汰率显示出我国车企产品竞争力缺失、定位不清晰以及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新势力车企品牌洗牌加速,如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凭借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传统车企为了不被市场淘汰,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学习新势力品牌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为乘上新能源爆发增长的东风,传统品牌也纷纷转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图:三大核心趋势驱动车企持续升级数字化转型市场环境变化驱动中国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迫使车企进行数字化...
汽车数字化转型指的是汽车行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来改进和优化其业务流程、客户体验及产品服务的过程。这一转型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和服务、新型商业模式等。罗兰贝格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中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企业苦练内功、提质增效显得尤为迫切。作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和竞争格局。特别是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车数字化转型是汽车行业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其背后有多个驱动因素:满足消费者需求:现代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交通功能,他们还期待车辆能够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性能、互联服务、娱乐系统以及个性化体验。通过数字化转型,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技术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的应用使得驾驶更加安全和高效;而智能座舱则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娱乐体验。提升竞争力:在...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在过去二十年里,当今主导产业(即“今日竞技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未来的新兴产业(“明日竞技场”)则有望带来更为深远的变革。在前两章中,我们回顾了过去的发展历程,并剖析了当前竞技场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的成长与演进。本章则聚焦未来,探索18个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度活力潜力的“明日竞技场”。这些领域覆盖交通、医疗、数字连接、能源和娱乐等多个关键行业,未来有望引发系统性变革。2022年,这18个潜在竞技场的年营收总额已达到7.2万亿美元。根据模型预测,到204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长至29万亿至48万亿美元之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至11%。相比之下,当前竞技场在2005至202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0%,而其他行业同期的平均增速仅为4%。若按这些行业典型的税后利润率计算,到2040年,明日竞技场的利润总额有望达到1.9万亿至6.1万亿美元。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竞技场所占全球GDP的比重也将不断上升:从2022年的4%预计增长至2040年的10%至16%,相当于未来GDP增长总额的18%至34%。事实上,当前竞技场也曾经历类似趋势:2005年,这些行业占全球GDP的比重为3...
除了上篇提到的几个领域外,还有几个突出的领域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实现了显著增长,它们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模式创新,成为2005年至2020年间全球经济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一、软件:SaaS引领商业模式革新软件领域的变革始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兴起。例如,微软在2013年正式推出Office 365(早在2010年便开始测试),而Adobe也将旗下的Creative Suite转型为Creative Cloud。为了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各大软件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用户体验和功能优化。无论是以Salesforce为代表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企业,还是Oracle和SAP这类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提供商,都在这一趋势中加速转型。以Salesforce为例,其2005财年的研发投入为980万美元,到了2020年增长至28亿美元。Oracle同期的研发投入从15亿美元增至61亿美元,而SAP则从11亿欧元提升至45亿欧元。同时,云计算能力的增强、互联网速度的提升以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使得SaaS更加普及。整个软件行业收入从2005年的64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