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年龄结构年轻化,汽车后市场活动也越来越丰富。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车友会和汽车俱乐部的服务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传统的车友会主要围绕汽车相关的活动和服务展开,例如提供汽车优惠保养、汽车维修服务、组织周边自驾游以及举办车主聚餐等,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以车会友的目的。而新型的车友会则在保留“车”和“友”这两个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大众的“兴趣生活”拓展。它们将玩车的乐趣与户外露营、吃喝玩乐、音乐会等当下流行的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维持了现有车友的高度参与度,还吸引了更多新成员的加入。车企更加重视车友会运营以提高车主粘性支持民间车友会并加强沟通:部分车企积极认可民间自发形成的车友会,主动为这些车友组织提供丰富的服务和资源支持,同时高度重视车友的意见反馈,全力搭建起厂家与车友之间顺畅的沟通桥梁。以长安深蓝品牌与上海申蓝会的合作为典型,长安深蓝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车主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品牌与车主间的情感联系。打造或改造官方车友会:越来越多车企意识到官方车友会的重要性,纷纷着手打造全新的官方车友会,或对原有的车友会进行...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线上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用户中,25-34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最高,超过50.9%,这表明年轻人是主要的消费力量。同时,“80后”、“90后”乃至“00后”这些新世代消费者在中国汽车后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随着女车主及90后车主增多,汽车后市场消费群体中女性群体、90后群体占比不断增加,加之汽车使用环节从重视驾驶体验升级至重视驾乘体验,消费主力也由车主泛化到车主家庭。决策主体泛化据报告分析,汽车后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由车主泛化到车主的家庭。根据阿里消费洞察显示,当前汽车用品市场的消费能力较高的是精细爱车族和精致宝妈族。这两类群体画像多为已婚已育,购买汽车内饰设备、电子设备时更倾向于与家庭成员讨论,做决策时会将家庭因素考虑在内。年龄结构变化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显示,2023年在独立第三方售后市场的车主年龄分布为:1970年及以前占比为14%、70后占比25%、80后占比38%、90及以后占比23%,70-80后仍为独立的后市场消费主体。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只有90年及以后的车主群体成增加趋势,增加了约3...
上篇提到技术方面因素也会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在产业链层面,汽车品牌也影响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得益于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以及中国汽车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认可的的大幅提升,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明显变化。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7%,占总汽车销量的量的47.2%,接近半壁江山。2025年,其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7%。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排名上升而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排名下滑,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的企业仅有特斯拉1家外资。这表明我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根据报告,不同的品牌车主保养习惯也有差异。根据F6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来看,从客单价来看豪华品牌基础保养客单价更高,保时捷、路虎和奔驰以800元左右的客单价位列前三甲,而从保养习惯看,沃尔沃、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车主更偏好提前保养。新能源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及保有量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除了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增长之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指出,大数据、AI大模型等新技术正在加速改变汽车行业。例如:大数据和AI技术正在改变汽车后市场的多个方面,从车辆诊断、维修服务到客户关系管理。例如,通过分析车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预测潜在的故障并提前安排维护,从而减少突发故障的风险。AI大模型的应用也在营销、车辆诊断、维修服务以及金融保险方案测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大模型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大模型通过分析车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能够预测车辆部件的潜在故障,从而提前进行维护。这种预测性维护可以减少车辆停机时间,并降低维修成本。例如,车辆的发动机、轮胎压力、刹车磨损和液体水平等传感器会持续收集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中央系统进行分析,以检测任何磨损或故障的迹象。此外,AI驱动的诊断工具能够分析车辆的传感器数据,识别出人类技师可能无法察觉的问题。这些工具可以与车辆的车载计算机系统直接通信,提供详细的车辆状态报告,包括发动机性能和排放水平。大模型在汽车营销领域的应用个性化与客户体验增强精准推荐:大模型通过分析消费者...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4.4 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突破 5.3 亿,如此庞大的基数为汽车后市场的维修、保养、配件更换等服务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长率约为8%。外部驱动因素分析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乘用车)指出,中国汽车后市场外部驱动因素主要来自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驱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中观层面受产业驱动,主要受到来自上游整车市场和产业资金的影响。政策因素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NEV)市场的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旨在确立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不仅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也带动了相关售后零部件和服务的需求,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促使汽车制造商和后市场供应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对环保型零部件和再制造产品的需求,促进了绿色售后市场的发展。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消费刺激政策、二手车政策等,直接影响汽车的...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文化也日益兴盛,汽车后市场随之不断升温。一方面,汽车后市场服务类型日益多元化,不仅围绕车辆本身提供服务,还延伸至围绕车主及其生活开展服务,涌现出个性化车辆改装、车主生活社群、车主电商平台等诸多新兴服务。另一方面,汽车后市场的参与者背景也愈发多元,除了传统的车企、经销商、线下连锁品牌外,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综合性商超、家电企业、汽车用品企业等纷纷切入后市场赛道,加入竞争。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头部品牌虽已出现但无明显优势、小、散、弱企业居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规范度低等特点。那么,汽车后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还存在哪些潜在机会?这些问题无疑是当下行业最为关注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期,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对《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乘用车)》进行深度分析。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和君咨询共同编制,充分梳理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各环节的业务现状、参与主体情况以及潜在发展趋势,期望能够为汽车后市场从业者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有益参考。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定义中国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