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辅助驾驶功能的普及到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不仅为人们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也引发了汽车产业链的深度变革,成为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激烈角逐的战略高地。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凭借其在通信、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的技术底蕴,强势进军智能驾驶市场。自涉足该领域以来,华为推出的 ADS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备受瞩目,不断迭代升级的版本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上的强大实力。从早期的 ADS 1.0 版本搭建基础框架,到 ADS 2.0 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再到最新的 ADS 3.0 带来前沿的技术变革,华为智能驾驶方案在硬件配置和算法架构上持续优化,功能不断拓展和深化,在智能驾驶市场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华金证券的智能驾驶系列报告:华为智能驾驶方案简剖可以得出: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 ADS 智驾方案具有鲜明特点,其始终秉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相结合的多传感器融合路线。随着行业降本需求凸显,该方案在硬件配置上做出调整,从超配逐渐转变为贴合实际需求,有效降低了整体硬件成本。具体表现为单车传感器数量减少,像激光雷达从 3 个减至...
TrendForce指出,2025年将受到电动车和AI的有利影响,电池与储能技术将迎来革新。随着电动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快充性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正在各大企业间开展积极的研发与测试,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相比传统液态电池有显著提升,未来可能会在电动车中广泛应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革新钠电池技术的崛起钠电池在电动车市场崭露头角,其优势显著。雅迪推出的钠电池电动车,配置48伏24安时的极钠电池,具备ip67级防水性能,能量密度达到145瓦时/千克,与锂电池相媲美。在-20℃的环境下,钠电池仍能保持92%的电量,且支持三年质保,使用寿命超过5年。此外,钠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为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经济基础。固态电池的加速发展半固态电池已在2024年量产,并预计于2025年加速装车。全固态电池则预计于2027年后量产。2025年,太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计划完成批量生产的样包批发,上汽清陶公司的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计划于年底完工并全线贯通。固态电池的优势在于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速度,未来有望大幅提升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和...
据TrendForce分析,自动驾驶是Edge-AI的关键应用方向。在Tesla掀起的端到端模型热潮带动下,各方正加快在AI技术及算力方面的布局。预计到2025年,其他车企将开始量产端到端架构,不过主要会选择在解释性和调试性上更具优势的模块化端到端模型。这种模型以数据为驱动,对多样化数据有着高度依赖,而生成式AI凭借其开放性和创造力,可用于生成多元及罕见情境的数据,以助力模型训练,有效解决数据长尾问题。AI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拓展到了商业层面,随着法规环境的逐渐完善,Level 4级别自动驾驶的无人出租车有望加速场景复制和商业化运营进程。然而,无论是电动化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地缘因素都可能使技术和商业拓展面临更多挑战。TrendForce指出,2025年自动驾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纪元,模块化端到端模型的量产与Level 4级别无人出租车的商业化成为两大显著趋势。模块化端到端模型量产技术进展与优势融合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模型的最新进化方向是深度融入多模态大模型,如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模型拥有更高的场景推...
根据TrendForce,3GPP Release 17 给卫星应用指明了方向之后,低轨道卫星星系里的立方卫星越来越多,增长速度特别快。一些新成立的卫星公司,开始用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小型的立方卫星,然后大量地把它们发射到太空,组成卫星星系,这样就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信号延迟很低的卫星通讯服务。随着微电子、材料科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卫星的电子组件、传感器等能够实现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例如,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减轻了卫星的重量,同时保证了结构强度;纳米级的微电子制造工艺让卫星的元器件尺寸更小、重量更轻,从而为立方卫星的小型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TrendForce预测2025 年卫星变得越来越小是一个大趋势。那些中小型的新卫星公司,采用模块化的卫星飞行器,还使用市面上现成的卫星零部件,开始大规模地生产立方卫星。这么做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新公司把生产出来的立方卫星发射到太空,组成卫星星系。它们还利用这些卫星来做空间态势感知方面的工作,也就是监控太空中的垃圾碎片,并且想办法清理它们。另外,卫星物联网的应用也发展得很快。可以用这些卫星来监控偏远地区的物联网设备,比如说农业生产中用的各种传感...
Apple Vision Pro于2024年上市,便以5%的市占率拿下出货第三。因为产品价格高昂且应用资源有限,销售表现和过去Apple新品的亮眼成绩相比并不突出,但Vision Pro的推出让VR与MR装置跳脱以往一般消费者所喜好的休闲娱乐领域,进一步朝多元生产力工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单纯的文件编辑、会议参与,还是在医疗与教育等专业领域的进阶应用,Vision Pro都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此外,Vision Pro首次在该领域使用OLEDoS为显示技术,为产品规格树立了新标杆。LEDoS近眼显示技术成就AR装置重量与视觉体验里程碑在近眼显示技术领域,LEDoS技术凭借其高亮度和体积优势,有望成为AR市场的未来技术,尤其适合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的用户。Meta发表的Orion虽然非量产装置,但搭载LEDoS显示器与SiC光波导,提供高达70度的视场角(FOV),而不到100g的重量也奠定了新的轻量化里程碑。除LEDoS外,当前可运用在AR眼镜的近眼显示技术还包括OLEDoS、LCoS、LBS(Laser Beam Scanning)等,多元技术丰富了AR显示的发展,将让硬件设计有更多可...
在显示技术领域,AMOLED一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特性备受关注。如今,AMOLED正加速进军中尺寸应用,尤其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一场深刻的变革正悄然展开,预计2025年其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这一趋势将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报告,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在高利率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需求回暖步伐缓慢,全年出货量预计为1.74亿台,同比增长3.9%。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OLED笔记本电脑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有望突破600万台。AMOLED在中尺寸应用的优势卓越的显示效果AMOLED面板在显示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呈现出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对比度,色彩更加鲜艳、饱和,色域更广。这意味着无论是观看高清电影、浏览精美图片,还是进行专业的图像处理和视频编辑,AMOLED屏幕都能提供更生动逼真的视觉体验。轻薄便携设计随着消费者对便携性的需求日益增加,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设计成为各大品牌追求的目标。AMOLED屏幕在这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无需背光源,本身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做得更薄更轻。这使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