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毕马威的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驱动因素是多重的。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中高端需求的增长以及国际贸易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不断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尤其是抓住新兴市场和行业的机遇。此外,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 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和产业投资,促进了制造业的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了海外市场空间,让中国制造业产品和技术得以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供应链整合:缩短供需距离,产业联动出海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这种高度集聚的产业配套优势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能制造、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互联网、...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持续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来看,2024年1至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115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6%。毕马威的分析指出,亚洲尤其是东盟地区,在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2年底,中国制造业对亚洲的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361.3亿美元,其中对东盟10国的投资占对亚洲总投资的30.4%,凸显了东盟在中国制造业海外布局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中国对欧洲的制造业投资也显示出强劲增长,2022年末的投资额较上一年增长了16.7%。拉丁美洲和北美洲也是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分别以477.4亿美元和286.6亿美元的投资存量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图:2021年末及2022年末中国制造业对各州直接投资存量,亿美元受到国际形势与地缘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的活动自2018年触及275亿美元的高点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这段时间内,欧洲与北美洲成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首选之地。在制造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中,中国企业尤为青睐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计算机...
根据毕马威的报告,长期以来,中国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由“老三样”(服务、家电和家具)占据主体地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20年至2023年,服装、家电和家具这些品类一直占据中国约9%的出口总额,这一稳定比例表现出中国传统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也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在中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迅速提升,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2023年,这些“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已达55.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远超传统燃油车。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增长20%,进一步突破650万辆大关。此外,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等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宁德时代自2017年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年度出货量冠军后,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开始领跑全球。与此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出海成为企业拓展业务版图的关键路径。并且,中国经济正在向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转型(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浪潮更是为中国企业杨帆远航注入了新动力。在出海的征程中,制造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也不断提高;不仅具有显著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制造业的出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随着全球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及挑战;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出海挑战,毕马威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白皮书:踏浪前行,中国制造业加速高质量“全球化”发展》行业洞察报告。该报告主要从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新格局、新趋势、新挑战以及新关键这四个方面刨析中国制造业的出海之路。本次的市场调查报告将对毕马威的《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白皮书》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出海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中国制造业出海新格局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保持全球领先,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的数据,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近5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
当前,专门的机器学习工具和框架经历了从流行到难以扩展及投入生产的循环,许多新兴工具在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但仍面临着从实验到生产阶段的过渡问题。特别是向量数据库(Vector Database)在爆发式增长后,其在向量空间搜索的独特性已不再吸引人。传统数据库供应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向量搜索方法,云计算巨头如AWS、Azure和Google Cloud也已扩展了他们的原生数据库服务,以支持大规模的向量搜索和检索。AI代理商的商业化进程在AI代理商方面,尽管一些公司对其项目保持神秘,但我们已看到多个AI代理的商业化尝试。由Cognition推出的Devin被宣传为“首个AI软件工程师”,它能够规划并执行需要数千个决策的任务,并在过程中修正错误、持续学习。Devin在推出后,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半年内便成功达到了20亿美元的估值,尽管该产品存在一些需要人工干预和控制的问题此外,OpenDevin作为Devin的开源竞争对手,已经在软件工程基准测试(SWE-bench)中领先了Devin 13个百分点。另一家公司MultiOn也在大力投资于强化学习(RL),其自主Web代理—Agent Q—将...
随着美国对芯片出口管制的不断扩大,曾经符合制裁要求的芯片如今也被推向了更严苛的性能门槛。尽管如此,芯片制造商们并未因此止步,反而采取了创新策略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美国对中国市场的芯片管制不断升级去年,有报道称NVIDIA向中国的主要AI实验室销售了超过10亿美元的A800/H800芯片,这是专为符合中国要求而设计的芯片。然而,美国随后禁止了对中国的销售,这迫使NVIDIA重新考虑其中国业务策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警告道:“如果围绕特定的技术标准重新设计一款芯片,允许中国用于AI应用,我将在第二天就对其实施管控。”尽管NVIDIA的新款中国专用芯片——H20在理论上比高端芯片性能要低,但在大型语言模型(LLM)推理任务上的优化,使其比H100在推理任务上提高了20%的速度。这使得NVIDIA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从这一芯片系列获得12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State of AI 表示,中国市场对于美国芯片制造商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根据NVIDIA的数据显示,过去中国市场占其数据中心业务的20%,如今已经降至“中低个位数”。AI开发助理:从静态代码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