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领域中,大型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聚集在特定的“竞技场”市场,而这些“竞技场”市场的市值也大多由大型企业所驱动。在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里,半数以上都归属于“竞技场”市场。尽管从公司数量来看,“竞技场”市场中的公司仅占总体样本的五分之一。2005年,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里,只有微软一家属于未来的“竞技场”领域,当时其市值为2780亿美元。到了2020年,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都处于“竞技场”市场,市值范围从5110亿美元到1.7万亿美元不等。到2024年,这种市值领先的态势愈发显著。信息技术在“竞技场”巨头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05年,按市值计算的十大公司中,有几家石油天然气企业,还有通用电气、沃尔玛等知名品牌。但到2020年,排名前十的公司主要是科技企业,如阿里巴巴、谷歌(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原Facebook)、微软和腾讯。到2024年,市值前十的公司里只有一家不属于“竞技场”领域。“竞技场”市场的集中度往往更高。与非“竞技场”公司相比,市值和营收在“竞技场”内的大型公司中更为集中。以2020年各“竞技场”市场中的十大企业为例,在云服务、消费电...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当今被称为“竞技场”的领域在六个关键指标上显著超越其他行业。这些指标包括:经济利润份额、研发增长份额、新进入者比例、市值超2000亿美元企业比例、前十强企业市值集中度,以及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的企业比例。经济利润的绝对领先优势经济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净经营利润)的流向最能说明行业的竞争力。数据显示,这些前沿领域的经济利润份额从2005年仅占全球9%(550亿美元)飙升至2019年的49%(2500亿美元)。即使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当传统行业集体陷入亏损时,这些领域仍保持利润增长态势,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具体来看,消费电子以580亿美元的经济利润领跑,紧随其后的是消费互联网(480亿美元)和半导体(450亿美元)。这些行业28%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远超传统行业12%的水平,这种差距在过去15年间持续扩大。相比之下,传统行业如石油天然气(减少1430亿美元)、银行业(减少690亿美元)等正在经历严重的利润下滑,这种趋势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加剧。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创新是这些商业竞技场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动力。2005-2020年间,美国65%的研发资金持续流向这些领域及其...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05年至2020年,全球多个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和市场格局重塑,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相比于整体产业年均4%的增长率,这些新兴领域的年均收入增长高达10%,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也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云计算、电子商务和消费互联网等领域,行业领导者如谷歌、亚马逊、脸书和微软等推动了市场的快速扩张。电子商务:从边缘市场到核心产业电子商务的崛起是最为显著的行业变革之一。2005年,该行业的收入仅为150亿美元,占全球所有行业收入的0.1%;但到2020年,这一数字跃升至8900亿美元,占比提升至2.4%。市值方面,电子商务行业在2005年仅为870亿美元(全球市场0.35%),而到了2020年,其总市值已高达3.3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2%。其中,阿里巴巴、亚马逊和京东贡献了63%的收入增长和64%的市值增长,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与云服务:科技巨头的崛起消费互联网行业同样经历了飞速发展。2005年,该行业市值为21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0.87%;2020年,这一数据飙升至3.5万亿美元,占比提升至4.4%。Alphabet、Meta和腾讯等科技巨头在这一领域...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崛起,正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攀升的一个缩影。2025年4月1日,怀柔科学中心宣布其16个科技设施正式面向全球开放,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放姿态,更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平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深入剖析怀柔科学中心的建设背景、科技设施布局、国际合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其如何成为中国科技的“超级引擎”。一、怀柔科学中心:国家战略布局的科技高地怀柔科学中心作为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使命。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怀柔科学中心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涵盖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四大方向。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截至2024年底,怀柔科学中心累计向全球开放机时超过123万小时,吸引了包括剑桥大学、苏黎世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华为、百度等企业参与科研合作。这种开放共享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界的影响力,也为解决全球性科学问...
麦肯锡报告指出, 现下的12个竞争领域快速增长且充满活力。为了确定这些竞争领域,麦肯锡通过市场调研得出一组数据,该数据涵盖了全球最大的3000家公司。在分析过程中,麦肯锡将部分公司或其业务从广泛的行业类别(如零售)重新划分到更具体的竞争类别(如电子商务)。在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将一家大型公司(例如微软或亚马逊)拆分为两到三个部分,并分别归入不同的竞争类别。 随后筛选出那些增长迅猛且市场活力突出的行业。具体而言,这些行业在2005年至2020年间实现了快速扩张,其增长速度远超整体经济增长,使其在2020年的全球收入和市值占比相较于2005年显著提升。我们将这一差值称为“行业份额增长率”,它反映了这些行业所创造的超额价值。此外,我们还衡量了行业内部企业市场份额变动的程度——这一指标被称为“洗牌率”(shuffle rate)。换句话说,麦肯锡选择的这些竞争领域,其行业内部的市场份额流动性要高于其他行业。根据麦肯锡考察的市场份额变动情况,即各公司之间的收入或市值发生了多少转移。例如,在移动和消费电子行业,2005年,索尼在该领域的收入市场份额占比为27%,但到2020年已下降至13%,减少了...
麦肯锡报告中提到,为了发掘未来有可能会形成竞技场的领域,研究人员回顾了当今热门赛道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具备以下三个关键要素的领域往往具备高增长和高活力,最终演变为重要赛道。这三个要素可以视为“赛道催化剂”,即商业模式或技术的重大变革、投资激励的持续升级,以及庞大或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报告指出,在2005年,iPhone一代还未出世,彼时也没有人用过云服务;大规模生产的电动汽车看起来更像是科幻小说才会出现的情景。但到了现在,这些场景都已司空见惯,是创新浪潮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济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市场变迁的趋势。2005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公司中,到2024年9月仍然位列前20的仅剩四家。而这20家顶级公司的总市值已从200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9月的25万亿美元,增长了六倍多。新进入前20的公司大多来自麦肯锡定义的“新兴赛道”。 这一趋势在2005年至2020年间同样明显。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00家公司中,2005年上榜的企业到了2020年仅剩46家,意味着有54家新晋公司。其中,近一半来自特定的“新兴赛道”,使这些赛道中的头部企业数量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