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芯科技宣布扩大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扩大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是Microchip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持续战略的一部分。其他举措包括投资额外技术以提高内部制造能力和产能,以及与晶圆厂、代工厂、组装、测试和外包半导体组装和测试(OSAT)合作伙伴建立更多的地域多样性。“通过台积电的这种新制造方式,我们微芯科技在提供负责任和可靠的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声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微芯科技全球制造和技术高级副总裁迈克尔·芬利说。“得益于弹性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客户在将我们的产品整合到他们的应用和平台中时可以更加自信。”JASM提供的晶圆产能进一步强化了微芯科技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些客户遍布汽车、工业和网络应用等多个市场领域。图一:微芯科技与台积电扩大合作“与微芯科技的这次合作再次证明了台积电支持客户长期增长和创新的承诺,”台积电北美业务管理高级副总裁罗斯·卡斯塔纳雷斯表示。“随着领先技术的持续发展,我们与微芯科技的合作也将扩大,确保我们能够在全球客户需要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通过与台积电的合作以及JASM的产能支持,微芯科技的制造环境得到了更多的...
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快速发展,晶圆产能的扩张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的晶圆厂建设活动显著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为了构建本地化的半导体资源、避免疫情所暴露出的供应链问题而进行的投资。这些投资项目为晶圆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覆盖了所有拥有晶圆厂的国家。根据Knometa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预计集成电路制造所需的晶圆产能将从2024年至2026年以年均7.1%的速度增长。在2024年增长相对平缓之后,随着大量新晶圆厂的建成投产,2025年和2026年预计将会迎来显著的产能增长。目前,全球各主要芯片生产区域都在积极建设新的晶圆厂。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数据,中国大陆在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预计将持续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全球28%的市场份额。此外,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产能在2024年预计将增长6.4%,首次突破每月3000万片晶圆大关。图一:每月集成电路晶圆厂产能预测 (图源Knometa Research)在全球晶圆产能的地理分布上,中国大陆正迅速提升其在全球的占比。尽管美...
近日,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AI技术成果——星河AI视觉分析处理系统和云边协同跨域大数据平台,成功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电信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星河AI视觉分析处理系统是中国电信针对个性化AI能力生产慢、标准化难等问题所研发的一站式AI能力服务平台。该系统攻克了大路数下算力调度、视频接入、模型量产等技术难题,实现了从样本采集、模型训练、模型发布、模型上架、模型运行监测、音视频流接入、算力调度、模型接口调用等一系列通用的AI能力服务。星河系统以云网融合为核心架构,拥有31个省级算力集群,实现了海量AI能力的统一纳管和快速部署,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社会治理水平。图:采用中国电信星河AI视觉分析处理技术的某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应用平台云边协同跨域大数据平台则是中国电信大数据基础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多中心大数据集群协同计算、共享存储、统一管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平台服务通信、交通、政务等多个行业,覆盖多...
罗永浩即将回归科技圈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他在其《交个朋友直播间》宣布将于9月举办一场发布会,推出一款定价为199和299美元的神秘科技产品,并号称“这款新产品将具有‘颠覆性、破坏式的创新’”这成功勾起了人们对该产品的好奇和猜想。作为中国科技圈的知名人物,罗永浩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对产品细节的执着追求在业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考虑到罗永浩过去在科技行业的经历和他所倡导的创新理念,以及目前的科技热点,中国出海半导体网也将对此进行一些合理的猜测,这款神秘产品可能会具有以下特点:图:罗永浩将推出199美元起的神秘科技产品创新性:罗永浩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他可能会推出一款在技术上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可能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智能穿戴设备:考虑到智能手表和健康追踪器的市场热度,罗永浩可能会推出一款集成了先进健康监测技术、具有独特设计和用户界面的智能穿戴设备。这款设备可能会通过创新的传感器和算法,提供比现有产品更精准的健康数据追踪和分析。智能家居中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受欢迎。罗永浩可能会推出一款集成了人工智能助手的智能家居中心...
澜起科技刚刚宣布在业界率先试产DDR5第一子代时钟驱动器芯片(CKD),标志着该公司在内存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芯片的试产不仅是澜起科技技术实力的展现,也是对全球内存市场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DDR5内存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内存标准,相较于前一代产品,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澜起科技的CKD芯片,专为DDR5客户端内存模组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内存数据访问速度及稳定性。这一创新产品的推出,预示着未来个人电脑、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图:澜起科技成功试产DDR5第一子代时钟驱动器芯片澜起科技的CKD芯片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缓冲客户端中央处理器和DRAM之间的时钟信号,提高了高速时钟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该芯片符合JEDEC DDR5CKD01标准,支持的数据速率可达7200 MT/s,远超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产品。此外,CKD芯片还支持双边带总线地址访问及I²C、I3C接口,使其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系统需求。澜起科技的这一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公司已与业界主流的客户端CPU、内存厂商展开合作,并已开始...
苹果和小米在汽车行业中的战略选择和最终命运的对比,揭示了科技巨头跨越汽车制造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苹果在长达十年的造车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小米则在短短三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两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分析两家公司战略选择和行业适应性的重要范本。图:智能汽车行业启示录,十年苹果汽车幻灭,三年小米汽车爆发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苹果公司在造车项目上的困境和放弃。苹果的“泰坦计划”始于2014年,旨在打造一款完全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这一愿景在当时无疑是革命性的。然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远比预期复杂,苹果在技术研发上的高投入并未能转化为实质性的产品突破。此外,苹果在造车方向上的摇摆不定,以及高管团队的变动,也影响了项目的连贯性和执行力。苹果最终放弃造车项目,将资源重新投入到更有前景的AI和空间计算领域,这体现了苹果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和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深思熟虑。与苹果的退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在造车领域的快速进展。小米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资源整合的能力使其在汽车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小米的造车策略更加务实,依托其在消费电子和AIoT领域的深厚积累,将造车视为其智能生态系统的自然延伸。通过投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