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展览会上,众多高科技展品争奇斗艳,而一家此前低调的企业却意外成为全场焦点。新凯来(SiCarrier),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携五项核心产品惊艳亮相,其目标直指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等行业巨头,引发了广泛关注。新凯来虽然平时行事低调,但背景实力雄厚。据《证券时报》消息,该公司技术负责人戴军,不仅担任国家大基金二期的监事,还是本土晶圆制造巨头中芯国际的董事会成员。彭博社此前也曾报道,新凯来是一家有国家支持的半导体设备开发商,并且与华为有合作。新凯来在专利方面成果颇丰。据新浪援引华尔街见闻消息,该公司已在光学、材料以及工艺控制等领域提交了数十项核心技术专利。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新凯来获得了一项静电吸盘(ESC)专利。据新浪报道,这项专利解决了晶圆加工过程中电荷消散缓慢的难题。2023年,新凯来还因一项使用深紫外(DUV)工具制造5纳米芯片的专利登上新闻头条。《南华早报》指出,这项专利与华为Mate 60 Pro搭载的7纳米芯片突破有关。彭博社称,该技术通过对...
传感器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就像是机器人的“五官”和“触觉“,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监测自身状态并精准执行各种任务。从工业自动化到家庭服务,从自动驾驶到医疗手术,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感知外部世界:让机器人“看、听、触、嗅”视觉传感器:机器人之“眼”视觉感知是机器人理解周围环境的核心能力。摄像头传感器能够捕捉图像信息,帮助机器人识别物体、分析场景。例如,在智能仓储领域,摄像头能让机器人精准识别货架上的货物位置,实现高效分拣和搬运。此外,激光雷达(LiDAR)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发射激光并测量反射时间,机器人可以构建高精度三维地图,确保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避障。听觉传感器:机器人之“耳”机器人不仅能“看”,还能“听”。麦克风传感器使机器人具备语音识别能力,可以接收并理解用户指令。例如,酒店服务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完成房间控制、餐饮预订等任务。同时,在工业领域,机器人还能利用麦克风传感器监测设备的运行声音,识别异常噪声,从而进行预防性维护。触觉传感器:机器人之“手”对于执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来说,触觉感知至关重要。压力传感器能够让机械臂精确控制...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vivo作为中国手机品牌的佼佼者,正以迅猛之势加速其全球扩张的步伐。根据彭博社报道,vivo立下了在2027年实现海外销售额占比达到70%的宏大目标,这一目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全球扩张密码?中国出海半导体网今天就来为您解读一二。一、国内市场的卓越表现:扩张的坚实后盾2024年,vivo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超过10%,根据研究机构IDC的数据,vivo成功超越苹果以及本土竞争对手华为和小米,荣登国内市场的榜首之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vivo对国内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在产品创新和品质上的持续投入。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为vivo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其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与全球品牌一较高下。二、海外市场的精心布局:从东南亚到全球1.重点市场深耕: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亮眼表现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上,vivo将目光聚焦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印度,vivo最大的海外市场,公司采取了高端化策略,专注于销售600美元以上的高端设备,以满足当地消费者对高品质手机的需求,并提升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形象。而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市场,vi...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创下历史新高。在新投运的电力构成中,高达 92.5% 的部分来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数据表明,2024 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有近 64% 来自中国。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令人瞩目的 585 吉瓦(即 5850 亿瓦特),与上一年相比实现了 15.1% 的增长幅度。这一显著增长使得太阳能、风能等绿色非核能电力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顺利提升至 46%。中国领跑 远超欧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展现出领先的优势。在 2024 年,中国新增近 374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太阳能。中国不仅在增量上表现卓越,其太阳能装机总量目前已接近 887 吉瓦,将众多欧美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美国的太阳能装机总量仅为 176 吉瓦,德国为 90 吉瓦,法国为 21 吉瓦,英国为 17 吉瓦,与中国的差距一目了然。这种领先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装机容量的数字上,还体现在中国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从上游的硅料生产,到中游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再到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运...
在汽车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车载芯片的性能和能效表现成为了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瑞萨电子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于2025年3月25日推出了其首款车规级低功耗蓝牙SoC——DA14533,这一新品的问世,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在车载应用领域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一、低功耗设计,引领节能新潮流DA14533在功耗控制方面堪称典范。它内置了先进的集成式DC-DC降压转换器,能够根据系统需求精确调节输出电压。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其传输电流仅为3.1mA,接收电流更是低至2.5mA,而休眠模式下的电流消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0nA。这种卓越的低功耗特性,使得它在小型电池供电的车载系统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例如,在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中,DA14533的低功耗设计可以显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电池更换带来的维护成本和环境负担。同时,它也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商对节能和环保的严格要求,助力汽车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二、车规级认证,保障卓越品质与可靠性DA14533通过了严格的AEC-Q100 2级认证,这标志着它能够在极端的车载环境中保持卓越的品质和可靠性。其工作温度...
人形机器人“五代十国”:群雄逐鹿,谁将一统江湖?——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深度解析当波士顿动力Atlas完成首个后空翻时,整个机器人行业都听到了技术王者之争的号角;当宇树科技G1以1/10的价格实现侧空翻,市场看到了新势力颠覆格局的可能;当特斯拉Optimus在工厂熟练装配零部件,世界意识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黎明已然来临。这个被称为“机器人圣杯”的领域,正上演着比战国争霸更精彩的技术竞逐——既有波士顿动力这样的传统豪强,也有宇树、智元、众擎等东方新锐,更有特斯拉、谷歌等科技巨头的跨界角逐。在这场关乎未来产业主导权的竞争中,谁将最终问鼎中原?一、天下大势:产业格局的“五代十国”图谱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产业地图,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形成三大阵营鼎立的格局:1. 传统诸侯:技术王者的荣耀与困境波士顿动力:液压驱动领域的“周天子”,Atlas机器人保持着840N·m关节扭矩的世界纪录本田ASIMO:最早实现双足行走的“春秋霸主”,虽已退役但影响深远丰田:依托汽车产业优势开发HSR系列,专注老年护理细分市场2. 新兴列强:性价比革命的发动者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