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AI技术的核心,AI芯片的性能和能效备受关注。在AI芯片互连技术领域,光芯片与传统铜导线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2025年GTC大会上表示,尽管光芯片在带宽和功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由于可靠性不足,短期内铜导线仍是AI芯片的首选互连方案。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当前AI芯片互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契机。一、现状剖析:光芯片与铜导线的优劣之争(一)铜导线:成熟技术的稳健之选目前,铜导线在AI芯片互连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在可靠性、成本和技术成熟度方面的优势。以英伟达的计算平台为例,其内部采用铜互连方案,确保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黄仁勋强调,铜缆的可靠性“远超”现有光子连接,直接使用光子连接GPU“并不值得”,这一观点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同。 (二)光芯片:潜力巨大的未来之星尽管铜导线在当前AI芯片互连中占据优势,但光芯片技术凭借其在带宽、功耗和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视为未来AI芯片互连的重要发展方向。Ayar Labs的硅光子技术通过光传输...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科研团队再度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3月20日,一则震撼全球科技界的消息传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历时6年共同研发的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研究成果,成功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并登上该期刊官网首页。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深海科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更为全球深海探索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技术创新:突破深海机器人运动模式的瓶颈这款国产深海机器人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其多模态运动能力,使其能够在深海环境下实现游动、滑翔和爬行等多种运动模式切换,极大提升了在复杂海底环境中的适应性。研究团队借鉴了蝙蝠鱼的运动模式,设计了一套仿生驱动系统,使得机器人在不同运动模式下均能高效运行。·游动模式:依靠尾鳍摆动产生推力,最大速度可达5.5 cm/s。·滑翔模式:通过展开背鳍利用流体动力实现长距离滑行,减少能量消耗。·爬行模式:采用各向异性足部设计,使其在沙地环境下的移动速度达到3 cm/s。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机器人可在0.75秒内完成游动与爬行模式的快速切换。...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智能手机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人工智能(AI)正逐步从云端应用向终端设备渗透,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则成为智能手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具备GenAI功能的机型预计将达到4亿台,占比约三分之一,相较于2024年的五分之一实现显著增长。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AI手机将成为行业主流,更预示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多重作用,正在推动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到软件优化的全面进化。图: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中GenAI机型将达4亿台一、技术革新:芯片算力与轻量化模型双轮驱动AI手机的崛起,离不开底层硬件的支持。近年来,移动端AI算力迎来跨越式发展。以OPPO Find X8系列搭载的MediaTek天玑9400芯片为例,其集成的第8代NPU在处理大语言模型(LLM)任务时性能提升80%,同时功耗降低35%,有效提升本地AI计算能力。此外,高通、三星、苹果等头部芯片厂商也在积极布局,预计到2027...
在自动驾驶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英伟达(NVIDIA)作为行业的创新先锋,再次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引起全球瞩目。2025年3月19日,科技媒体Patently Apple报道,英伟达获得了一项新专利,专为接驳车、出租车、共享巴士等车辆设计,聚焦环境感知与个性化服务,旨在实现更安全、环保且高效的交通服务。这一专利技术不仅代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新突破,更预示着未来交通系统的深刻变革。一、技术细节解析:构建智能驾驶的“神经网络”英伟达的这项专利技术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高度智能化的车辆运行系统。车辆通过激光雷达(LIDAR)、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外环境,包括乘客动作、障碍物、天气变化等。这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使车辆具备全方位感知能力,犹如拥有了敏锐的“感官”,能够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中,精准识别突发情况,并迅速作出反应。车辆沿预设的虚拟轨道行驶,同时根据实时路况动态调整路线。这种设计类似于在城市道路上铺设了一条“无形的轨道”,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着这条轨道行驶,但又具备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突发状况。例如,当遇到道路施工或临时交通管制时,车辆能够迅速规划新的行驶路线,避开障碍物或拥堵路段...
在全球人工智能(AI)浪潮的推动下,计算能力已成为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作为数字经济基石的数据中心,其芯片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点。近日,软银集团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的重磅交易,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为AI计算领域和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格局演变带来了新的变数和遐想。一、软银的战略布局:AI计算版图的关键落子软银集团董事长兼CEO孙正义曾表示:“AI的未来需要突破性的算力。”这不仅是软银战略布局的宣言,更是其收购Ampere的注脚。近年来,软银在科技领域的投资与布局,始终围绕着对未来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此次收购Ampere,正是看中了其在半导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在数据中心市场的独特定位。Ampere专注于基于Arm架构的数据中心处理器设计,其产品以高能效和云原生特性著称。在AI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当下,数据中心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愈发迫切。Ampere的芯片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的计算解决方案,这与软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宏大布局不谋而合。通过此次收购,软银有望实现从芯片设计到产品应用的垂直整合,进一步强化其在AI计算领域的竞争力,为...
智能家居行业,正在渴求技术革新带来颠覆性的变革。2025年3月19日,追觅科技在上海举办的“生而无界”全球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具备工具操作能力的扫地机器人。该设备搭载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首次打破传统扫地机器人仅限于地面清洁的局限,使其具备物品整理与环境维护的能力,标志着家庭服务机器人迈向更高智能化的全新阶段。技术突破:仿生机械手推动智能清洁向具身智能升级追觅科技此次发布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具备5个自由度,伸展距离达33厘米,可夹取重量400克、宽度6厘米以内的物品。机械手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机,厚度仅18毫米,最高承重可达95公斤,使用寿命超过100万次。这些技术指标不仅体现了追觅在电机微型化和机械臂设计上的深厚积累,也为智能清洁机器人在功能拓展上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该产品搭载AI环境认知系统和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够精准识别玩具、拖鞋、书籍等不同类别的物品,并根据空间逻辑进行分类归置。双目系统与RGBD摄像头协同工作,使设备能够对物品进行全方位点云重建,从而确保抓取与归置的精准度。这一突破性技术,使得扫地机器人从单纯的清洁工具,逐步进化为能够协助用户完成部分家务的智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