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TWh),这一数字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并且是现有水平的两倍以上。AI优化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更是预计将增长四倍以上。这一趋势不仅对全球能源供应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一、AI算力需求的爆发:电力消耗的“隐形巨人”AI技术的普及正在推动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以英伟达的A100 GPU为例,每块GPU的功耗为400瓦,而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如GPT-4)需要约25000块GPU,耗电量高达2.4亿度电。此外,AI服务器的年耗电量已达到85.4太瓦时,相当于荷兰一年的用电量。这种巨大的电力需求不仅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数据中心成为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增量预计将占整体电力需求增量的近一半,甚至超过钢铁、水泥和化工等传统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总能耗。在发达经济体中,数据中心对整体电力需求增长的贡献预计将超过20%。这种...
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充电速度已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比亚迪近期推出的汉L车型,以其革命性的充电技术,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深入分析比亚迪汉L的快充技术突破及其市场影响,并结合实测数据,探讨其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潜在冲击。一、技术突破:兆瓦级快充的实现比亚迪汉L作为“超级e平台技术”的首搭车型,支持1000V高压系统和兆瓦级快充技术。这一技术使得车辆在双枪模式下,充电功率可达1000kW,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实际测试中,汉L在第三方240kW充电桩上,从1%电量充至满电仅需19分25秒,其83.2kWh电池包展现出了惊人的充电效率。从技术细节来看,汉L在充电初期(1%-7%)会进行电池加热,耗时约1分31秒。随后,充电功率迅速拉满至425kW左右,并持续至电量达到65%时才逐渐下降至400kW以内。整体来看,1%-80%的充电耗时11分58秒,而80%-100%的充电耗时7分27秒。对于日常使用而言,0-80%的电量区间已足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补能需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依赖于高压平台的搭建,还得益于比亚迪在电池材料、热管理系统以及充电协...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电池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力量。2025年4月10日,在“2025上汽之夜”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正式宣布:上汽旗下首款全固态电池产品“光启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产业化落地,并应用于量产车型。这一消息不仅是上汽在新能源核心技术路线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车企在全球电池技术变革中向“领跑者”角色迈进。一、技术参数全面跃升:820Wh/L体积能量密度领跑行业据上汽官方披露,“光启电池”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质量能量密度>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820Wh/L单体容量达75Ah以上相较之下,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如三元锂)能量密度普遍在250-300Wh/kg左右,体积能量密度在600Wh/L上下。即便是宁德时代2023年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为500Wh/kg,但尚未量产落地。因此,“光启电池”的发布,无疑代表中国企业已在固态电池商业化路径上迈出重要一步。图:上汽光启电池2027年上车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安全性层面,“光启电池”也进行了多重极限测试——包括200℃高温环境、针刺、挤压等测试,电芯表现出不起火、不爆炸的...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初步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6320万台,同比增长4.9%,这一成绩为PC市场开启了新的一年。然而,展望2025年全年,PC行业面临着诸多有利和不利因素,市场前景充满挑战,需求规划也变得十分困难。从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提前消费趋势。由于供应商和终端用户都在为美国关税的影响做准备,而该季度尚未受到关税的直接冲击,整个产业链都加快了产品交付速度,以避免美国首轮关税带来的影响,并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这也使得第一季度的商业需求保持强劲。在需求方面,PC市场仍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Windows 10即将停止支持,促使大量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对设备端AI功能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些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中得到了体现。不过,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将对PC市场后续几个季度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4月2日美国宣布的新一轮关税,可能会直接导致PC市场价格上涨,进而使企业和消费者推迟IT设备采购计划。图: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五大传统 PC 出货量、市场份额及同比增长情况(图源...
根据报道,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 “AI大陆行动计划”,旨在将欧洲强大的传统产业和优秀人才转化为AI创新与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力推动欧洲成为 “AI大陆”,以提升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缩小与美国、中国的差距。在这项计划中,欧盟采取了多项关键举措。一方面,致力于构建AI工厂和 “超级工厂” 网络,同时设立专门实验室。这些 “工厂” 配备了训练和开发先进AI模型所需的顶尖芯片,而实验室则旨在帮助初创企业获取高质量训练数据,为AI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欧盟还将设立AI法案服务台,其主要职责是助力区域内企业遵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AI法律。欧盟委员会认为,《AI法案》能够增强民众对技术的信任,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法律保障,推动AI在欧洲的大规模应用,而服务台将成为相关规则信息和指导的核心枢纽。然而,欧盟的AI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欧盟正面临着来自科技界的诸多批评。不少科技领袖指出,从AI监管到税收政策,欧盟的一系列规则阻碍了创新,加大了初创企业在区域内运营的难度。其中,《AI法案》备受争议。该法案依据AI应用对社会的风险程度进行监管,近年来其适用范围扩大到OpenAI、法国Mi...
据报道,联发科正式发布了天玑9400+芯片。作为联发科首款3nm芯片天玑9400的进阶版,天玑9400+延续了联发科推出旗舰芯片增强版本的策略,基于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N3E)打造,在能效表现上更进一步,甚至无需低功耗核心就能实现出色的能耗控制。在核心配置方面,天玑9400+依旧采用“全性能”核心架构。它配备了一颗运行频率高达3.73GHz的ARM Cortex-X925核心、三颗3.30GHz的Cortex-X4核心以及四颗2.40GHz的Cortex-A720核心。与天玑9400相比,天玑9400+的CPU频率有了一定提升,能带来更为流畅的多任务处理和游戏体验。其搭载的ARM Immortalis 12核GPU,不仅支持光线追踪技术,还能为用户提供更逼真的游戏画面和更流畅的图形渲染效果。存储和连接能力上,天玑9400+也有出色表现。它集成了高达12MB的L3缓存,还有10MB系统缓存和10MB SLC,配合LPDDR5X内存和UFS 4.0存储,数据读写速度大幅提升,应用启动和文件加载都更为迅速。网络连接方面,它支持Wi-Fi 7三频段,最高带宽可达7.3Gbps,蓝牙6.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