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大脑”:功率IGBT芯片新能源汽车由于不再需要发动机等机械部件,汽车的结构将变得非常的简单,汽车结构主要由电池,电机和电控组成。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变换器,逆变器,转向系统,继电器以及被动元器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汽车各个模块都使用交流电,锂电池的输入电流是直流电,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电压不同,这样就需要相应的电力转换系统。根据直流(DC)和交流(AC)转换顺序不同,电力转换分为 4 种模式:变压器(AC-AC)、整流器(AC-DC)、变换器(DC-DC)和逆变器(DC-AC)。特斯拉电能转换流程汽车电子在汽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成本结构来看,对于中高端汽车、电动汽车等其重要性更高。从传统汽车转变到新能源汽车,价值量增长最大的就是功率半导体。传统燃油汽车中,功率半导体主要用在启动、停止和安全等领域,占比只有20%,按照传统汽车中半导体单车价值350美元,功率器件价值在70美元。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模块要用大量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中都含有有功率半导体,混合动力汽车的功率器件占比40%,纯电动汽车的功率器件占比55%,按照纯电动汽车...
充电运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充电运营服务商在充电桩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环节。充电桩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主要为充电桩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接触器、变压器、连接器等,代表企业有许继电气、科士达、英可瑞、沃尔核材等。中游:充电桩生产和运营方存在业务重合部分,很多主流的充电桩企业采取“生产+运营”一体化模式,代表企业有盛弘股份、绿能慧充、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公牛集团等。下游:充电桩下游主要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充电服务运营解决商为主,代表企业有比亚迪、特斯拉、东方电子、施耐德电气等。充电桩保有量持续提升,车桩比逐渐下降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数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车桩比是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保有量之比,是衡量充电桩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指标。车桩比越低,代表充电桩供给更加充分,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便利。截至2022 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充电桩保有量达521万台,车桩比为2.5,较 2015年的11.6实现大幅下降。2015-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万...
终端户储产品的盈利模式假设户储的经济性分析中,首先针对的是光伏、储能、光储一体机三种产品光伏和储能的收益来源为两种:发电或放电用于生活电费节省,多余电量售卖电网赚取电费。家庭用电电费比上网电费更高,因此消费者最具经济性的光伏/储能使用方式是将所有发电都用于电费抵消。以中国为例,2020 年我国居民用电平均为 0.51 元/kWh,而补贴之后的上网电价为 0.41 元/kWh。光伏发电与用电负荷有时间错位,无法全部自用。光伏出力主要集中在中午,而负荷侧用电高峰集中在早上 8-10 点,和晚上 6-10 点之间,发电与用电的时间不匹配将导致即使光伏发电量小于生活用电量,也可能无法全部自用于电费节省。谷时电价一般出现在晚上至早晨时段(此时用电需求较少,电价较低),储能充电之后第一次峰时放电经济效益最大,第二次充电(如果没有光伏)将出现在平时充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电量有可能溢出,当家庭用电量不高时,储能电量用来上网赚取电费。图1:光伏和储能的收益来源主要分为两种光伏、储能、光储一体产品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从独立光伏来看,光伏发电之后白天有一部分可以用于家庭自用,而中午光伏大发或者早晨用电需求较少...
多因素经济性驱动,海外户储需求爆发能源通胀叠加地缘局势拉升电力价格2009年欧洲以德法意西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基本为 0.4 欧元/kWh,之后 10 年匀速退坡,于 2019 年达到 0.1 欧元/kWh 左右,已显著低于同年 0.2862 欧元/kWh 的欧洲平均电力价格,户用光伏以“标杆电价,全额上网”已难以满足欧洲家庭的盈利需求。2021 年之前,全球户用电力价格主要排名为,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均处于逐年平稳上升趋势,但从21年7月开始,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后因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欧洲电力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已达到同期价格的 2-4 倍。分布式光伏+户用家储投资经济性快速提升,户用家储购置需求居高不下,俄罗斯与欧洲能源脱钩隐患下,我们预计欧洲户用家储未来2-3年仍将处于高景气高增长阶段。分时电价常态应用,峰谷价差拉大分时电价应用地区较广,国内近年出台规定,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2020年,意大利有75%-90%的用户采用分时电价,而这一数据在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是 50%和 40%,欧盟最新的政策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售电...
新能源大势已定,储能产业迎风起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储能需求应运而生电能即发即用,电力系统中需要保持动态平衡,当发电量过高时需要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者势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才能储存。传统能源时代,煤电具有可控性,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稳定调节,因此储能的重要性未曾显现;而随着能源革命时代的来临,风光发电等新能源的不断普及,电力供给受到气候、地理位置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原有电网体系下难以随时保持供求平衡,储能因此成为新能源电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图1:储能技术推动能源转型抽水蓄能目前为储能主题,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从储能结构上来看,全球储能和我国储能结构都是以抽水蓄能为主,占比分别为 86.2%和86.3%。然而抽水蓄能受到地理位置限制,抽水蓄能将势能转为机械能再转为电能,响应时间长,因此响应时间快而且局限性小的新型储能正在逐步发展。电化学储能为主流新型储能,中国供应商引领市场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占据了主流地位,而锂电池凭借领先的安全性、高效率、长循环等优势,应用占比逐年攀升,近五年稳定在 80%-95%之间。坐拥国际领先的锂电池产业,中国...
过去几年,国产存储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兼具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被海外巨头占据了数十年的存储市场如今迎来了新气象,存储芯片自主化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日前,监管部门宣布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安全审查,这意味着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停止使用美光的产品。作为存储芯片巨头,美光是全球第二大内存厂商和第五大闪存厂商,据统计2022年美光拿下了全球DRAM市场23%和NAND市场10.7%的份额。这个审查结果,对美光公司自然是沉重一击,但对中国存储产业而言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国产存储芯片实现从0到1半导体产品中最核心的存储芯片是DRAM、NAND两种,前者可以理解为内存,后者则是闪存。国金证券曾在一份报告中披露,2021年DRAM、NAND加起来的出货量,在存储芯片中的占比能达到97%。而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主要是韩美日芯片巨头。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2年Q4,三星拿下了全球DRAM市场近一半的份额,排第二、第三的SK海力士和美光份额加起来超过了一半,其他厂商能分到手的市场已所剩无几。放眼全球NAND市场,三星以33.8%的营收份额位列第一,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