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靠不靠谱?你愿意尝试上AI医院吗?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最近,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AI医院小镇——Agent Hospital,以其创新的医疗智能体和自主进化能力,成为医疗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引发了行业内的大讨论。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在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探讨其对医疗行业及未来的潜在影响。AI医院小镇的创新突破Agent Hospital不仅仅是一个模拟医院,它代表了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一个新高度。在这个虚拟医院中,所有的医生、护士、患者都是由大型语言模型(LLM)驱动的智能体,能够自主交互,模拟整个诊病看病的过程。这一系统的核心目标是让AI医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会治疗疾病,并能够实现自主进化。图1:清华打造AI医院小镇治疗准确率的惊人表现根据报道,通过MedAgent-Zero策略训练的医生智能体,在处理模拟病人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进化,最终在检查、诊断和治疗任务中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8%、95.6%和77.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涵盖主要呼吸道疾病的MedQA数据集子集上,进化后的医生智能体实现了高达93.06%的最新准确率,这一数据远超传统...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算力的提升和能效的优化成为AI芯片设计的关键。据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英伟达的R100 AI芯片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这款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N3制程技术,相较于前代B100所采用的N4P制程,新制程技术有望实现更高的性能和能效比。R100的设计采用了约4倍的reticle设计,这意味着其在性能上可能会有显著的提升。同时,R100将采用CoWoS-L封装技术,与B100保持一致。在设计上,R100采用了约4倍的reticle设计,相较于B100的3.3倍,这可能意味着R100在芯片面积和集成度上有所增加。此外,R100预计将搭配8颗HBM4内存,以支持其高性能计算需求。随着数据中心对能效的要求日益严格,英伟达在R100的设计中特别注重了功耗的优化。上一代芯片GB200已经在能耗上实现了与H100相比25倍的降低,这一进步表明英伟达在提升算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响应市场对能效的关注。因此,R系列芯片与系统方案在设计时,除了提升AI算力外,还特别注重了能耗的优化。这一点在上一代芯片设计中已经有所体现,例如,与H100相比,GB200的成本和能耗降低了25倍。图...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成为了推动AI应用的关键因素。SK海力士公司凭借其在存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最近宣布成功开发了新一代移动端NAND闪存解决方案“ZUFS(Zoned UFS)4.0”,这标志着SK海力士在AI存储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端侧AI,指的是在设备本地运行的人工智能服务,与依赖云端服务器进行计算的模式不同,端侧AI由智能手机或PC等终端设备自行收集信息并进行运算。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提升AI功能的反应速度,加强用户定制性AI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快速的智能体验。SK海力士开发的ZUFS 4.0,正是为了满足端侧AI对于存储解决方案的高要求而设计。ZUFS 4.0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数据管理方式,通过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区域(Zone)内,优化了操作系统和存储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与现有的UFS存储解决方案相比,ZUFS 4.0能够对不同用途和使用频率的数据进行分区存储,这种设计显著提升了手机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存储设备的数据管理效率。在长期使用环境下,ZUFS 4.0相比现有UFS,能够使手机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
在追求更轻薄、更高效、更环保的笔记本电脑设计道路上,内存技术的进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光公司最新推出的LPCAMM2内存模组,正是这一追求的体现,它为联想最新发布的ThinkPad P1 Gen 7移动工作站提供了强大的性能支持。LPCAMM2内存模组采用了先进的LPDDR5X内存技术,与传统DDR5 SO-DIMM内存相比,它在功耗上降低了58%,在空间上节约了64%。这一创新不仅减轻了笔记本的重量,提供了更轻薄的设备体验,同时也体现了对环保的重视。LPCAMM2的高速性能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速度高达7500MT/s,比DDR5 SO-DIMM快1.3倍,待机功耗降低了80%,这意味着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设备可以更节能。与市面上许多焊接式内存不同,LPCAMM2内存模组是可升级的,用户可以轻松更换模组或增加内存容量,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在PCMark 10的测试中,LPCAMM2内存模组展现出了其在内容创作和生产力工作负载中的性能优势,分别提升了多达7%和15%。图:美光LPCAMM2联想的ThinkPad P1 Gen 7移动工作站首发搭载了LPCAMM2内存模...
光子集成电路(PICs)通过将多个光学组件和功能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已经彻底革新了光通信和计算系统。几十年来,基于硅的PICs一直主导着该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在成本效益上的优势,以及能够与现有的半导体制造技术无缝集成。尽管在电光调制带宽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硅光绝缘体上的光学收发器芯片已经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它们在现代数据中心中通过数百万条光纤传输着海量的信息流量。近年来,基于铌酸锂绝缘体晶片平台的光子集成电路(PIC)电光调制器因其显著的普克尔斯效应系数而异军突起,这一特性对于实现高速光信号调制极为关键。尽管如此,铌酸锂材料的高昂成本和复杂的生产工艺限制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也阻碍了其在商业层面的进一步融合。而铌酸锂的近亲——铌酸钽(LiTaO3),展现出了突破这些障碍的潜力。它不仅拥有与铌酸锂相媲美的卓越电光特性,更在成本和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这主要得益于电信行业已在5G射频滤波器中对其进行了广泛应用。目前,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欧阳鑫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基于铌酸钽的新型PIC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充分发挥了铌酸钽材料的内在...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电子废物的产生量达到了惊人的1370亿磅,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82%。然而,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废物在2022年得到了回收处理。虽然有许多因素阻碍了电子产品实现可持续的回收再利用,但其中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我们缺乏大规模的系统来回收几乎所有电子设备中都包含的印刷电路板(PCB)。PCB是电子设备中的关键组件,负责容纳和连接芯片、晶体管等其他电子元件。它们通常由多层薄玻璃纤维板构成,表面涂覆有硬塑料,并与铜层压在一起。由于这些塑料层难以从玻璃纤维中分离,PCB往往最终被堆积在垃圾填埋场,其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渗透到周围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PCB也可能被焚烧,以提炼出电子设备中珍贵的金属,比如黄金和铜。这种焚烧过程,通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适当防护的工人来说,风险更大。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PCB,它在性能上与传统材料相当,而且可以反复回收利用,几乎不会造成材料损耗。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溶剂,它能够将一种名为玻璃体的先进可持续聚合物转变为类似果冻的物质,而不损伤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