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雅特力科技是一家专注于32位微控制器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16年。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嵌入式控制器产品。凭借先进的模拟设计技术,雅特力科技的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智能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核心部件。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的技术性能,还通过创新的设计思维和丰富的开发资源,为客户提供了高弹性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营业务雅特力科技的主营业务集中在32位微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设备、智能硬件、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公司提供的产品不仅包括高性能的微控制器芯片,还涵盖了完整的开发套件和开发工具,如开发板、编程器、调试器等。此外,雅特力科技还提供硬件与数据库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优化产品设计,加快研发进程,缩短上市时间。图:雅特力AT32F455/456/457系列主营产品雅特力科技的产品线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系列,主要产品包括:AT32F415系列:超值型ARM® Cortex®-M4微控制器,CPU主频高达150MHz,支持最高256KB闪存存储器(Flash)及32KB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该系列集成了丰富的...
根据《2024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汽车产业链赛道各有聚焦,其发展身位也有差距。并指出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演进阶段: 1.0 信息化阶段:业务流程线上化信息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阶段,其核心特征是将传统线下业务流程迁移至线上系统。在这一阶段,企业重点建设各类功能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基础平台。这些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数据的结构化存储,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以汽车行业为例,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经销商管理系统(DMS)、销售订单系统、财务系统等基础应用上。这些系统虽然功能相对独立,但成功实现了业务数据的电子化采集和存储。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阶段的系统往往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各系统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互和共享机制。这一阶段的典型价值体现在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改善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图:数字化转型各赛道发展成熟度2.0 数字化阶段: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化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和拓展,其核心特征是从简单的信息记录转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
错过iCar,苹果能赶上iRobot吗?——探寻苹果机器人之路的成败关键在全球科技行业的浪潮中,苹果公司始终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与产品整合生态,稳居产业链顶端。从Mac到iPhone,再到Apple Watch和Vision Pro,苹果不断引领消费电子产业的技术变革。然而,当其试图延伸触角至更复杂的智能硬件领域时,却并非总是顺风顺水。尤其是在被寄予厚望的“iCar”项目(Project Titan)上,由于战略摇摆和组织动荡,苹果在智能汽车赛道的推进一度受挫。正当外界对其硬件创新力产生质疑之际,2024年,彭博社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披露了苹果正在酝酿的新一轮“产品复兴”计划(Product Revamp Plan),其中最具颠覆性的产品方向之一正是——机器人。那么,这家惯于通过“后来者优势”改写行业规则的公司,能否在机器人赛道上赶上甚至超越先行者iRobot等老牌企业?这不仅关乎一款新产品的成败,更是苹果下一个十年硬件战略的关键转折点。一、苹果“产品复兴”计划中的机器人探索根据古尔曼的报道,苹果内部正在推进至少两款机器人原型的研发。其中一款是类似iPad大小的...
2025年5月10日,在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公开表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持续升温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公司订单需求持续增长,供不应求。然而,这一繁荣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严峻挑战——人才极度短缺。这一言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硬件突破”与“人才瓶颈”的典型矛盾。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从产业现状、政策背景、技术演进、人才缺口与未来挑战五个方面,系统梳理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阶段性成果与潜在风险。一、订单井喷:人形机器人驶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形成技术热、资本热与应用热三股合力。据摩根士丹利2024年10月发布的《机器人经济: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个十万亿赛道》报告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年营收有望达到近5万亿美元,累计安装量或将突破10亿台,几乎可与智能手机发展高峰时期相提并论。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注册机器人相关企业超19.1万家,同比增长43.5%,其中明确标注“人形机器人”业务的企业达到6.7...
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产业现场,从科技概念变成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2024年,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罗(MIRO)人形机器人在荆州洗衣机工厂“上岗”,成为首批真正走进国内工业场景的商用人形机器人之一。这不仅是美的在机器人赛道上的一次前瞻部署,更是整个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新标志。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以美的为切入点,结合国际趋势、技术演进和行业路径,深入剖析人形机器人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崛起及其背后的产业变局。一、人形机器人技术破圈:从机电集成走向类人智能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源于其天然的“人机替代”属性。在技术上,这类机器人集成了机械臂控制、多模态感知、人工智能算法、实时运动规划等多项关键技术。以美罗为例,其搭载的16自由度机械臂,是模仿人类上肢动作的重要基础,相比传统六轴工业机械臂,在灵活度、精准性与场景适应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图: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罗(MIRO)人形机器人即将上岗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的Optimus、Figure AI的Figure 01、Apptronik的Apollo等人形机器人亦在加速商业化路径。从硬件集成能力到算法控制体系,这些项目...
栏目导语:找量产方案,请上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欢迎您来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的《量产方案专区》,这里将为您展示中国本土厂商最新最热门的已量产方案,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了解更多(china.exportsemi@ehaitech.com)。在AI时代浪潮下,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对计算能力和实时性的需求不断攀升。传统云计算因网络延迟、带宽有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对实时性和精准性要求极高的场景。这时,边缘计算成为了打破困局的关键力量。中国出海半导体网推荐的大联大世平基于NXP i.MX 95系列应用处理器的边缘AI加速方案应运而生,以其超强算力和卓越性能,为各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一、产品特性亮点:该方案具备强大的神经处理单元(NPU),算力高达2 TOPS,能大幅提升AI推理计算速度,相比GPU更省电高效。其多核心架构,包括六个Arm® Cortex®-A55核心、一个Arm® Cortex® -M7核心及一个Arm® Cortex®-M33核心,为高性能和实时应用奠定基础。同时,配备先进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和2D/3D图形处理器(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