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科技领域迎来一场震撼变革——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赛道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家庭等实际场景,这一举措无疑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一、技术互补:强强联合筑牢创新根基华为在AI基础设施领域展现超强实力,其自主研发的昇腾AI芯片,采用异构计算架构,具备超强算力与能效比,能支撑深度学习模型高效训练与推理,为机器人的“大脑”提供迅猛运算支持。鲲鹏处理器在边缘计算和工业场景中大显身手,凭借卓越计算能力,助力机器人精准感知环境、迅速决策并流畅交互。华为云平台汇聚海量数据与丰富算力,其多模态AI大模型深度融合自然语言处理、视觉识别与动作生成等前沿技术,使人形机器人得以理解复杂指令、识别多样化场景并生成相应动作。优必选科技在人形机器人硬件及算法层面积累深厚。其全栈式技术涵盖机械结构、运动控制、传感器融合及人机交互等关键领域,旗下的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在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广泛实验与应用,积累了海量真实场景数据,对训练和优化算法模型极具价值。以Walker S1人形机器人为例...
据《商业内幕》消息称,2025年4月份,特斯拉在英国市场遭遇滑铁卢,仅售出512辆汽车,较2024年同期的1300多辆大幅下滑。这一数据背后,是特斯拉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而与此同时,比亚迪、奇瑞等中国品牌却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成为新的焦点,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探究。一、马斯克政治立场的反噬:品牌形象受损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成为了影响其英国销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公开支持美国右翼政策以及欧洲极右翼势力,这一行为引发了欧洲消费者的强烈反感。在欧洲,民众对于政治立场和价值观极为敏感,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马斯克的这些行为被视为对欧洲社会价值观的挑战,使得特斯拉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皮尤调查显示,马斯克在燃油车用户中的支持率竟高于电动车群体,凸显了其政治立场对特斯拉电动车用户群体的负面影响。4月份以来,在罗马、柏林和斯德哥尔摩等多个欧洲城市,数十辆特斯拉汽车被焚烧,展厅被喷漆,德国总理朔尔茨更是公开谴责马斯克“危害民主”,这一系列事件给特斯拉在欧洲的销售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品牌形象受损严重,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和好感度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购买...
2025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徐天添教授、深圳大学王奔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器人。这一创新突破为颅内深部及功能区邻近肿瘤的精准、无创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有望彻底改变脑部疾病治疗的现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技术原理与创新亮点*核心材质与生物相容性:该机器人从患者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作为原料,通过仿生凝胶化技术构建而成,与脑内组织结构高度匹配。这种基于患者自身血液的定制化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够逃避免疫识别,显著降低了免疫排斥的风险,相比传统外来材料制成的医疗器械,大大提高了生物相容性,为多次治疗提供了可能。*磁控驱动与灵活运动:研究人员在机器人内部加入磁性颗粒,使其能够在外加可编程磁场的控制下实现摆动、翻滚、爬行等多种仿生运动模式。在蛛网膜下腔等复杂脑区,机器人可像线虫一样在比自身直径更小的狭窄空间内灵活移动,且超柔性水凝胶基体既比肠道柔软又比软骨具韧性,完全不会损伤脆弱的脑组织,成功解决了传统脑部治疗器械难以在复杂脑沟回中精准导航且...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再掀巨浪,一则消息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的ISRLab与星动纪元携手开源的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Video Prediction Policy)在ICML2025 Spotlight评选中成功入选。这一成果,不仅是学术与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可能成为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有力引擎。本文中,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深入剖析VPP模型的技术亮点、性能优势及其对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深远影响,并结合详实数据和具体实例,探讨其能否引领机器人行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狂飙突进”。一、初露锋芒:技术突破与创新亮点VPP模型的核心创新,便是将视频扩散模型的泛化能力成功嫁接到通用机器人操作策略之中,打破了以往机器人策略仅能依据当前观测进行动作学习的局限。它赋予了机器人“预知未来”的能力,让机器人在行动前便对即将面临的场景了然于心,从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每一步都“落子无悔”,这无疑是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大步。通过巧妙的两阶段学习框架设计,VPP在模型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第一阶段,其借助视频扩散模型深度学习预测性视觉表征;第二阶段,Video Forme...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自研芯片成为科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赛道。继华为、小米等企业相继发力自研芯片后,联想也悄然入局,凭借一款应用于 Yoga Pad Pro 2-in-1 可转换设备的定制 SoC,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款代号为 “SS1101” 的芯片,基于 Arm64-v8a ISA 架构,采用独特的 10 核(2+2+3+3)布局。该架构设计充分发挥了不同核心的性能优势,其中两颗核心主频高达 3.29GHz,负责处理高负载计算任务;另外三组核心则以 2.83GHz、1.9GHz 和 1.71GHz 的频率,灵活应对各类复杂的多任务处理需求。在图形处理方面,“SS1101” 配备 Arm Immortalis G720 GPU,该 GPU 同样应用于联发科 Dimensity 9300 和 8400 SoCs,具备出色的图形渲染能力,能够为设备带来流畅的视觉体验。制造工艺上,“SS1101” 由台积电 5nm 工艺打造,这一先进制程不仅有效提升了芯片的性能,也进一步优化了能耗表现。联想此次自研芯片的举动,与其产品布局和市场战略紧密相关。Yoga Pad Pro 系...
据市场调查,2024年全球碳化硅(SiC)衬底市场收入同比下降9%,降至10.4亿美元。从市场需求端分析,2024年汽车和工业领域需求的减弱是碳化硅衬底出货量增长放缓的关键原因之一。在汽车行业,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2024年部分地区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增速有所回落。而碳化硅衬底在新能源汽车的逆变器等关键部件中有着重要应用,汽车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了碳化硅衬底的需求。工业领域同样如此,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企业在设备升级和扩张方面更为谨慎,对碳化硅衬底相关的电力电子设备采购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碳化硅衬底的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价格的大幅下降也对碳化硅衬底的全球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碳化硅市场前景逐渐被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众多新进入者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价格竞争策略。这种价格战使得碳化硅衬底产品价格急剧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即使出货量有一定增长,整体收入也难以维持以往水平。以一些中小企业为例,它们在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上不及行业头部企业,只能依靠低价吸引客户,进一步拉低了市场平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