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台积电宣布了一项震撼业界的采购计划——在2024至2025年间接收超过60台EUV光刻机,预计投入超过4000亿新台币。这一决策不仅是台积电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其行业领导地位的有力证明。在本文中,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探讨这一采购计划背后的战略意图及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深远影响。台积电的EUV光刻机采购计划概述台积电的这一采购计划,是对其先进制程技术的持续投资。预计在今明两年内,台积电将分别下达约30和35台EUV光刻机的订单,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和技术升级。这一计划的宣布,立即引起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供应现状与市场响应当前,ASML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其产品供应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从下单到交付的周期已延长至16至20个月,显示出高端光刻设备市场的供不应求。台积电的大规模采购计划,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态势。图:台积电2024至2025年间接收超过60台EUV光刻机战略意图与行业影响台积电此次采购计划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通过提前布局,确保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和产能优势。这一决策将对全球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可...
在全球半导体技术的激烈角逐中,台积电的3nm工艺技术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谷歌Tensor G5芯片,作为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新星,凭借台积电3nm工艺的加持,预示着智能手机性能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度。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探讨这一技术合作背后的战略意义,以及其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台积电3nm工艺技术:行业标杆台积电的3nm工艺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能效比,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新标杆。与5nm工艺相比,3nm工艺在逻辑密度上提升了60%,同时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了30-35%。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极大提升了芯片的性能,更在能效比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谷歌Tensor G5芯片:性能与创新的结晶谷歌Tensor G5芯片,基于台积电3nm工艺技术,预计将为明年旗舰智能手机提供强大的动力。据台媒《工商时报》报道,Tensor G5芯片已成功进入流片阶段,这标志着谷歌在芯片设计领域的进一步深入,也预示着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图:谷歌首款自研智能手机芯片或将采用台积电3nm技术流片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随着智能手机性能需求的不断增长,...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与国内两大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共同启动了一项规模庞大的扩张计划。这一计划不仅体现了韩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雄心,也展示了其对国内产业的坚定支持。扩张计划概述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计划向韩国产业银行申请总计8万亿韩元的低息贷款,用于推动业务的进一步扩张。这一贷款计划是韩国政府“半导体生态系统综合支持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财政激励措施,加强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企业战略与政府支持-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三星电子的扩张计划反映了其对维持技术领先地位的承诺。尽管截至2023年底,公司持有高达91万亿韩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申请低息贷款更多是基于财务成本优化的考虑。通过利用3.5%的低利率贷款,三星电子可以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SK海力士:面对大规模投资计划与现有资金储备之间的缺口,SK海力士的3万亿韩元贷款申请显得尤为迫切。这笔资金将有助于公司在京畿道龙仁的半导体集群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州的AI存储芯片封装厂等关键项目上的投资,缓解其财务压力。图:韩国半导体扩张,三星、SK豪掷八万亿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韩国...
近日,日产宣布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在武汉的工厂开始为中国东风汽车生产电动汽车,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深化,也预示着日产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布局将进一步加速。日产汽车作为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一直与中国东风汽车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此次双方决定在武汉工厂合作生产电动汽车,旨在降低固定成本,提高因销量下滑而一直在降低的产能利用率。这不仅有助于日产汽车优化全球生产布局,也能为东风汽车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电动汽车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武汉工厂作为日产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此次合作将充分利用该工厂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为东风汽车生产高品质的电动汽车。同时,日产汽车将提供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以及相关零部件和服务,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日产将为东风生产电动汽车(图源:eCar)这一合作对于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强,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日产汽车通过与东风汽车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加快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这一合作还将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
半导体行业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行业将会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增长机遇。本报告基于德勤(Deloitte)的研究,分析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关键驱动因素、潜在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特别关注了生成性人工智能(Gen AI)对芯片需求的推动作用、智能制造的进展、全球供应链的地理变化、网络安全威胁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行业的影响。根据德勤的预测,由于生成式AI热潮的推动,芯片销量在2024年会有所回弹,但地缘政治的影响可能会使情况复杂化。2023年是半导体行业经历的第7次低迷期,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销售额下降至5200亿美元,但2024年预计全球销售额将反弹至588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13%,比2022年创纪录的5740亿美元高出2.5%。与往常一样,存储芯片市场波动最大。2022年,内存市场销售额近1300亿美元,占整个芯片市场的不到23%,但2023年下降了31%(约400亿美元),而逻辑芯片销售额下降了1%。预计2024年市场将会恢复到平稳水平。图:202...
2023年,全球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激光雷达市场估计为5.38亿美元,同比增长79%。Yole集团预计,该市场将以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36亿美元。激光雷达技术曾经因成本高昂而限制了其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问题得到了显著缓解。中国企业如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在推动激光雷达成本下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激光雷达在更多车型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中国在激光雷达市场的活跃度远超其他国家。中国本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正在积极推动激光雷达的采用,预计2024年将有大量新车型配备激光雷达。此外,中国激光雷达系统的平均售价也显示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扩张。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激光雷达部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NOA和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车型的推出,激光雷达作为关键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长。中信证券的报告预计,2024年激光雷达的出货量将达到150万颗量级。图:2024年汽车激光雷达部署加速为了应对市场的快速增长和竞争的加剧,国产汽车激光厂商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其中,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