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两个技术领域迅速发展: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AI系统在数据分析、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获得了显著的认可。同时,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设备的微型化成为可能,从而创造出能够连接互联网的紧凑型IoT设备。专家们预测未来IoT设备将随处可见,构成一个高度互联的生态系统的基础。AI与IoT的融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涉及到技术革新、应用拓展以及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随着边缘计算、5G技术以及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成熟,AI与IoT将为智能生活、智能城市和智能工业等领域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边缘计算与5G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自主学习与自适应系统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技术趋势。然而,将AI能力集成到IoT边缘设备中面临着重大挑战。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AI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与此相对,IoT边缘设备被设计为小型且资源受限,具有有限的功率、处理能力和电路空间。因此,开发能够有效学习和在这些限制内运行的ANN成为了一项重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京科学大学的川原隆之教授和藤原雄也正在积极研究创新解决方案。在他们最近于20...
德州仪器(TI)宣布,其位于日本会津的工厂已正式启动氮化镓(GaN)基功率半导体的生产。通过结合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 GaN 制造工厂,TI 现已将内部生产的 GaN 基功率半导体数量增加了四倍,随着会津工厂逐步投入生产。TI日本负责人Samuel Vicari曾透露,TI将主要投资福岛县的会津工厂以扩大产能,将GaN半导体提升为会津工厂的主要产品,进一步扩大GaN晶圆产能。据称,TI在日本增加GaN制造能力是为了扩大内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利用技术优势、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动GaN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并实现环境效益。GaN 技术的优势作为硅的替代材料,氮化镓在能效、开关速度、功率解决方案的体积和重量、整体系统成本以及高温和高压性能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GaN 芯片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即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功率,支持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电源适配器,以及用于空调和家用电器的更小、更高效的电机等应用。TI 目前提供了最广泛的集成 GaN 基功率半导体产品组合,覆盖从低压到高压的范围,以实现最高的能效、可靠性和功率密度。图:德州仪器员工正在检查成品GaN芯片(图源;半导体文摘)先进...
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有力的竞争者,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大型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成本挑战尽管钠离子电池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但其理论上的成本优势尚未显现,导致出货量和产业化进展未达预期。例如,当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低于20元/Wh时,钠离子电池的平均生产成本依然高于三元锂离子电池、碳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等竞争产品。性能挑战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和相对质量都大于锂离子,这使得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存在天然劣势。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体积或重量条件下,钠电池所储存的能量低于锂电池。这对动力领域来说直接影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而在储能领域则关系到系统在单位体积内的储能容量和效率。图:钠、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对比规模化生产挑战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体系仍在逐步构建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未形成稳定的材料供应链,缺乏标准化生产设备、产品测试标准尚不统一等,这些都给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带来更高的壁垒与挑战。钠离子的生产设备大多沿用改造自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缺乏专门为钠离子电池设计的标准化生产设备,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此外...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装备。2024年10月28日,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在上海发布,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市场即将爆发的信号。一、技术标准发布的深远影响《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和《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级分级指南》的发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和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些标准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等级细分为L1至L4,智能化等级从G1至G5,覆盖了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的全方位能力。这样的细分不仅有助于行业内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还为相关企业在研发和市场定位上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效降低了技术壁垒,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这些标准的推出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进入这一市场。明确的标准意味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标准化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预期,从而激励更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图:《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和《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级分级指南》发布(图片来源:浦东发布公众号)二、产业规模与市场潜力根据21财经...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台积电(TSMC)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强大的生产能力,继续引领行业发展。近期,台积电在高雄厂的建设进展显著,其2nm制程技术预计将在2025年如期量产。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半导体技术的重大突破,也将进一步巩固台积电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技术突破、环境可持续性、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市场挑战与机遇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台积电的2nm制程技术及其潜在影响。一、技术突破与性能提升台积电的2nm制程技术采用了创新的纳米片晶体管架构(Nanosheet),即GAAFET(环绕栅极晶体管),替代了传统的FinFET架构。这一转变不仅显著提升了晶体管的性能,还大幅降低了功耗。根据台积电公布的数据,2nm制程芯片的性能有望提升10%至15%,而功耗则能够降低25%至30%。这样的进步将为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2nm制程的晶体管密度提高了15%,意味着更多复杂功能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从而提高了处理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各类智能设备的发展,从移动终端到数据中心,都将受益于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
在智能汽车竞争日趋激烈的赛道上,小米汽车以创新的技术和用户体验迅速崭露头角。2024年10月28日,小米汽车在其第七十三集的网友问答中详细解答了关于冬季用车的注意事项、SU7车内空气净化功能,以及CNOA城市领航辅助先锋版的开启条件等问题。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在本文中深入剖析小米汽车CNOA系统的核心技术、独特的安全措施,以及其如何在行业趋势中确立自身优势。一、CNOA城市领航辅助的技术要求与安全考量小米汽车CNOA城市领航辅助先锋版的开启条件严格,体现了其对用户安全的高度重视。根据小米汽车的官方说明,使用CNOA需要车辆升级至最新的Xiaomi HyperOS 1.4.0版本,同时驾驶员的小米汽车App账号需达到1000公里的“安全智驾里程”,且需完成智驾学堂的学习课程。这种严谨的开启条件不仅保证了驾驶员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熟悉度,也在系统的安全性上树立了高门槛。其中,安全智驾里程的设定非常特别。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确保驾驶员在日常驾驶中积累足够的智能驾驶经验,熟悉自动驾驶辅助的不同场景。智驾学堂的课程不仅涵盖基础的操作指南,还针对复杂路况的驾驶技巧进行细致讲解,使得驾驶员在激活CNOA前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