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1亿台,同比增长7.8%。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2024年开始实施的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高端产品的市场渗透。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分析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技术革新与政策红利,并探讨其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技术革新:智能家居的核心驱动力1. 智能照明市场的领衔增长智能照明市场在智能家居市场中领衔增长,这一趋势得益于其在节能和用户体验上的显著优势。智能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和语音模组的应用,逐步提升其AI技术的渗透。2. AI与IoT的深度融合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AI与IoT的深度融合,智能家居设备正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用户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3. 互联互通协议的统一智能家居产品互联程度的持续加深,连接方式的统一不仅简化了设备的配对与联动过程,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智能场景设置选项。各大厂商可以基于统一的连接标准,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智能家居平台,推动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图: IDC看好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
当前,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内卷越来越严重,出海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光储充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出海也不仅仅只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产品和企业品牌建设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如何有效借助已有的海外展会、商务访问考察团、线上数字营销等渠道将中国企业制造的新能源产品推送到更多的海外优质客户面前,以及如何有效提高中国品牌的议价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光储充新能源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暨《2025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白皮书》首发会将于2025年2月27日(周四)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业内深受客户赞誉的海外市场数字营销服务机构——广州易海创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其旗下资源平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协办,旨在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出海指导、搭建商业对接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前沿趋势与商业机遇。峰会亮点1.前沿趋势,权威分享:聚集全球知名行业分析师、海外大买家、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高管及专业海外营销服务商,深入探讨2025年全球新能源市场需求与趋势。2.出海策略,产品创新,实战案例:中国企业成功出海的品牌建设及营销案例分享,为与会企...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搭配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为全球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持。此次任务同时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2024年度45颗卫星发射任务的圆满收官。一、技术亮点与任务细节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是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拥有近地轨道25吨的强大运载能力,直径5米的芯级与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共同提供超过1000吨的起飞推力。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之一,此次任务再次展示了其高可靠性和高效率。长征五号乙自服役以来,多次成功执行关键任务,尤其在卫星组网阶段表现出色,为中国低轨卫星星座的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远征二号上面级远征二号上面级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液体动力变轨平台,具备强大的变轨和多目标投放能力。1.多星投送:可以一次搭载多颗卫星并将其精准送入不同轨道,极大提高发射效率。2.燃料节约:其精确的轨道调整能力有效减少卫星自身燃料消耗,延长卫星工作寿命。3.高适配性:与长征五号乙火箭搭配成熟,确保发射...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一次会议中告知台积电董事长,他认为特斯拉未来的重心将转向机器人,尤其是Optimus机器人,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汽车制造。在此次会议中,马斯克明确表示,尽管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持续引领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他相信,未来几十年内,机器人将成为更具潜力和影响力的技术方向。Optimus机器人,特斯拉正在开发的一款具有高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能力的机器人,成为了其未来战略的核心。Optimus机器人:特斯拉的未来方向Optimus机器人是特斯拉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与其传统的汽车制造不同,Optimus机器人是一个集成了高端AI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的复杂系统,旨在解决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重复性、危险性高的任务。Optimus机器人由特斯拉的AI和自动驾驶团队开发,旨在通过高度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承担繁重或重复性高的劳动工作。根据马斯克的说法,Optimus机器人的潜力远远超出了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家庭助理以及其他应用领域,Optimus将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马斯克认为,随着AI和机器人的技...
近日,英伟达公司宣布,计划在中国增加数百名员工,进一步加强其在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能力。根据熟悉公司运作的人士透露,英伟达的员工人数将在今年年底突破4,000人,较年初增加了约1,000名员工,特别是在北京,新增了约200名员工,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一扩张标志着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和AI技术的关键领域。中国市场:全球半导体和AI技术的关键战场中国一直是英伟达全球业务的重要支柱,尤其在人工智能芯片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尽管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贸易限制,导致英伟达无法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的半导体产品,但中国市场依然表现出强劲的需求。2023年9月,英伟达在中国的销售额依然达到54亿美元,这证明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关键地位。作为全球领先的AI芯片和图形处理单元制造商,英伟达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云计算、数据中心到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市场和AI技术应用中心,成为英伟达扩大研发团队和推动技术落地的优选之地。自动驾驶技术:英伟达加码研发,推动未来出行革命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英伟达在中国的研究...
近年来,非接触式生理监测技术凭借其便捷性和高精度,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股技术浪潮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彦教授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利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心脏活动监测,并在呼吸干扰条件下,将心率监测误差率控制在仅26.1毫秒。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传统非接触监测面临的关键难题,还为心血管健康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一、技术背景:非接触式监测的挑战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缺血性心脏病每年导致约890万人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6%。与此同时,长期心脏活动监测在疾病早期预防、诊断及康复管理中具有关键作用。传统心脏监测方法,如心电图(ECG)和光电容积脉搏波(PPG)等,虽然监测精度高,但依赖接触式传感器,需要贴附电极或光学传感器,存在佩戴不适、感染风险、长时间监测依从性差等问题。而非接触式技术,如毫米波雷达,克服了上述不足,但受限于呼吸运动干扰,监测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彦教授团队通过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基于心脏机械活动谐波的全新信号提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毫米波雷达心脏监测系统中。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