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产销量实现双增,出口也保持向好趋势,为新一年的汽车行业发展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详细为您解读这份成绩单。一、乘用车市场:产销量稳步增长,自主品牌表现亮眼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5.1万辆和2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0.8%。在整体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自主品牌的表现尤为亮眼。1月自主品牌批发份额突破68%,零售份额突破61%,较去年分别增长8个和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自主品牌从产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创新,继续得到用户支持和认可。例如,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自主车企继续占据头部领先位置,厂商销量份额从上年度38%上升到2025年1月的46%,代表传统自主企业的新能源转型成功。这些车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优化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二、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5...
在电子设备功能日益强大、电气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电子元件的小型化与高性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ROHM 半导体公司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了 MCRx 系列通用芯片电阻器,旨在满足各类应用场景对元件小型化和性能提升的严格要求。随着电动汽车(xEVs)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汽车行业对电子元件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汽车内部复杂的电子系统,从动力控制到自动驾驶辅助,都需要大量高性能且尺寸紧凑的电子元件。同时,工业设备领域也在朝着功能更丰富、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对小型化、高性能电子元件的需求同样迫切。ROHM 的 MCRx 系列通用芯片电阻器正是为了应对这些市场挑战而诞生。MCRx 系列包含高功率的 MCRS 系列和低电阻、高功率的 MCRL 系列。MCRS 系列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和采用新材料,成功提升了额定功率和电阻温度系数(TCR)特性。与传统产品相比,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下,MCRS 系列能够以更小的尺寸完成任务。该系列提供了从 0402 尺寸(0.04 英寸 0.02 英寸)/1005 尺寸(1.0 毫米 0.5 毫米)到 2512 尺寸(0.25 英寸 0.12 英寸)/643...
在全球电动汽车(EV)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池技术的创新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ULVAC 公司(总部位于神奈川县茅崎市)顺势推出了一款专为锂涂层应用设计的卷对卷沉积系统 ——EWK - 030,计划于 2025 年 5 月正式上市。技术亮点:真空环境下的高效锂沉积EWK - 030 卷对卷锂沉积系统凝聚了 ULVAC 多年来在薄膜沉积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该技术原本应用于包装和电容器薄膜制造,如今被成功拓展到锂沉积领域。在真空环境中,系统能够将锂膜沉积到金属箔上。与传统在大气条件下通过辊压技术制造锂箔的方式相比,EWK - 030 在真空条件下处理形成的薄膜锂,能最大程度减少杂质和氧化现象。这使得其生产出的锂膜表面质量更优,为后续电池制造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材料基础。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EWK - 030 对锂材料的使用效率进行了优化。相较于标准沉积设备,它能更充分地利用锂材料,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体现出显著的环保优势。在资源日益紧张、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当下,这种高效利用资源的技术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市场驱动:下一代电池的迫切需求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对高性能、长续航且安全...
近日,市场研究显示,全球电子及半导体材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 2024 - 2034 年间,该市场将以超 6.1% 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 2034 年底,市场估值有望达到 1198 亿美元。电子及半导体材料作为现代电子产业的核心支柱,在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市场涵盖了硅片、光刻胶、湿化学品、气体和特种金属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是制造半导体及电子元件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传感器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在全球电子及半导体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电子、意法半导体、Wolfspeed(科锐公司)、安森美半导体、罗姆半导体、格芯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凭借各自的关键材料和应用领域优势,在市场中相互竞争并推动行业发展。例如,台积电专注于先进硅片,为 AI 芯片和高速处理器提供支持;英特尔凭借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在数据中心和 AI 计算领域表现突出;三星电子的存储芯片和先进硅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 5G 设备等。近年来,电子及半导体材料市场涌现出诸多重大发展成果。2023 年,英特尔宣布投资 200 亿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两座半导体制...
在半导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知识产权(IP)芯片设计领域,AI 一直是热门话题。然而,对于生成式 AI 能否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发挥主导作用,行业内观点不一。在Will Generative AI Play a Leading Role in Chip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一文中,来自 EDA IP、系统和标准领域的多位专家,包括 Accellera Standards 主席陆戴、Metrics 首席执行官 Joe Costello、达索系统半导体解决方案体验总监 Manuel Rei、微软发言人、imec 高级研究员 Eric Beyne、Cadence 硅解决方案集团产品营销总监 Mayank Bhatnagar 以及 Cadence 高级产品营销集团总监 Arif Khan,共同分享了生成式 AI 带来的影响,以及小芯片 / 3D - IC 在芯片市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中国出海半导体出海小编将对文章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生成式 AI 对 EDA IP 设计和制造的影响带来新机遇LuDai指出,需要迭代优化的 EDA 工具,如计算量大的后端流...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文化也日益兴盛,汽车后市场随之不断升温。一方面,汽车后市场服务类型日益多元化,不仅围绕车辆本身提供服务,还延伸至围绕车主及其生活开展服务,涌现出个性化车辆改装、车主生活社群、车主电商平台等诸多新兴服务。另一方面,汽车后市场的参与者背景也愈发多元,除了传统的车企、经销商、线下连锁品牌外,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综合性商超、家电企业、汽车用品企业等纷纷切入后市场赛道,加入竞争。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头部品牌虽已出现但无明显优势、小、散、弱企业居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规范度低等特点。那么,汽车后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还存在哪些潜在机会?这些问题无疑是当下行业最为关注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期,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对《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乘用车)》进行深度分析。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和君咨询共同编制,充分梳理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各环节的业务现状、参与主体情况以及潜在发展趋势,期望能够为汽车后市场从业者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有益参考。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定义中国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