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储能在沙特阿拉伯的比沙2.6GWh电池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运行,成为迄今全球已并网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容量的储能项目。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也为沙特阿拉伯实现其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下面,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这个项目。一、项目背景与意义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致力于实现2030年5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并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枢纽。在此背景下,比沙电池储能项目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该项目位于沙特阿拉伯阿西尔省,能够为电网提供4小时稳定电力供应,对于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图:比亚迪储能沙特2.6GWh项目并网二、比亚迪储能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储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在此次项目中提供了全站33kV以下的488台MC Cube ESS魔方系统。MC Cube ESS采用比亚迪储能全球首创的CTS(电芯直接到系统)集成技术,将Vcts(电芯与系统体积比)指标推至超33%的新高,并搭载比亚迪储能专用刀片电...
栏目导语:找量产方案,请上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欢迎您来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的《量产方案专区》,这里将为您展示中国本土厂商最新最热门的已量产方案,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了解更多(china.exportsemi@ehaitech.com)。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咖啡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饮品,而胶囊咖啡机以其便捷性受到广泛欢迎。中国出海半导体网为您推荐一款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的基于NXP产品的AI胶囊咖啡机方案,该方案能够为咖啡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智能体验。产品特性(亮点)该方案采用恩智浦(NXP)MCX N947 MCU,这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其双核Arm Cortex-M33架构搭配智能外设和片上加速器,集成的eIQ®Neutron神经处理单元(NPU)可高效处理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多任务功能与高能效。其低功耗高速缓存增强系统性能,双块Flash存储器和带ECC检测的RAM保障系统功能安全,最高2MB Flash与512KB RAM为设计提供保护和信息安全功能。通过摄像头能快速、准确识别咖啡胶囊,并依据用户喜好自动调整冲泡参数,提供个性化咖啡体验。图:大联大世平基于N...
近日,中国芯片制造商龙芯宣布了其最新的 3B6600 CPU,这款处理器有望在性能上与英特尔第 13 代酷睿 i5 和 i7 芯片相媲美。这一宣布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处理器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尽管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但龙芯的进步不容小觑。据快科技消息,龙芯 3B6600 定位桌面级芯片,它集成了 8 个核心,并配备了集成 GPU。在性能方面,据称这款芯片在性能上可与英特尔 Alder Lake 和 Raptor Lake 系列中的酷睿 i5、i7 芯片一较高下。尽管这些英特尔处理器自 2021 年 11 月发布以来已有 4 年时间,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但不可否认它们依旧代表着一定的技术高度。相比之下,被视作对标 2014 - 2021 年初生产的 14nm 芯片的龙芯 3A6000,在性能和技术层面确实还有进步空间,因此龙芯 3B6600 若真能达到宣称的性能水平,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从具体参数来看,龙芯 3B6600 预计将维持上一代龙芯 3A6000 芯片 2.5GHz 的基础频率,而其单核睿频有望提升 20%,最高可达 3GHz。此外,龙芯 3B6600 在功能拓展上也有不少亮点...
在科技的浪潮中,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蚂蚁集团正式宣布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人形机器人市场这片蓝海,激起了千层浪。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展现了蚂蚁集团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洞察力,更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高盛预测,到 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1540 亿美元,约合 1.12 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庞大的市场潜力预示着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一、蚂蚁集团的战略布局与野心蚂蚁集团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巨头,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的边界。此次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2024 年底,蚂蚁集团注册成立了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一举措标志着蚂蚁集团正式踏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展现了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的雄心壮志。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 AI 技术,这些技术优势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蚂蚁集团可以优化机器人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能力;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自主...
剑桥氮化镓器件公司(Cambridge GaN Devices,简称 CGD),作为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的创新者,近日成功完成了 32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此次投资由一位战略投资者领投,英国 Patient Capital 参与其中,现有投资者 Parkwalk、BGF、剑桥创新资本(CIC)、Foresight Group 和 IQ Capital 也纷纷给予支持。氮化镓技术革新电力电子领域氮化镓基器件是电力电子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与传统的硅基解决方案相比,它具备更快的开关速度、更低的能耗以及更紧凑的设计。CGD 独有的单片式 ICeGaN® 技术,能够简化氮化镓在现有和先进设计中的应用流程。借助该技术,产品的效率可超99%,在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电源等众多高功率应用场景中,节能效果高达 50%。由于 ICeGaN 技术操作简便,便于客户使用,这些创新成果每年有望减少数百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加快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转型进程。CGD 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Giorgia Longobardi 博士表示:“这轮融资对 CGD 来说意义非凡,它是对我们技术以及用高效氮化镓解决方案革新电力...
随着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安全关键领域对芯片自主可控需求激增,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正引发行业革命。EDN最新深度分析指出,RISC-V凭借其独特的架构优势,正在打破传统封闭生态的垄断格局。文章作者 Jay Thomas 是 LDRA Technology 的技术开发经理,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布鲁诺。他在嵌入式控制仿真、处理器仿真、航空安全关键飞行软件及通信应用等领域经验丰富,专注于嵌入式验证实施,致力于帮助航空航天、医疗和工业领域的 LDRA 客户遵循安全、任务关键和安全相关流程。本文将提炼文章核心观点,带您快速了解RISC-V在功能安全赛道的突围之道。在安全关键系统日趋复杂的当下,处理器架构的选择对保障功能安全和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商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这类安全关键系统,对处理延迟和故障容错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在这样的背景下,RISC-V 架构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安全关键应用领域的有力选择。RISC-V 架构诞生于 2011 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是一种开放标准指令集架构(ISA)。它遵循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则,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