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行业的棋盘上,宁德时代作为领先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其每一步战略布局都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的消息显示,宁德时代正计划通过筹集15亿美元基金,为其全球市场布局注入新的活力。这一举措不仅是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更是其对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的积极响应。一、全球视野下的供应链布局宁德时代的这一基金计划,凸显了其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视。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基金将主要为宁德时代在欧洲的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宁德时代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也促进了当地电池上游材料供应商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宁德时代已经与多家国际知名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特斯拉、宝马、大众等。去年宁德时代的海外营收达到1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海外业务占比接近33%,较前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图:宁德时代筹15亿美元布局全球市场二、技术授权与合作模式的创新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与福特汽车等企业开展合作,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同时进行电池专利技术的授权。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宁德时代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快速启动电池生产基地的能力。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被视为解决地缘政治挑战的重要方法,为宁...
在全球科技竞赛的赛道上,我国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实力,宣布在6G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深刻地揭示了半导体技术作为支撑这一突破的关键力量。本文将从6G技术的新突破入手,深入解析其背后的半导体力量。6G技术新突破:通信与智能的深度交融6G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以其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广连接密度以及深度的人工智能融合为特点,正引领着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的深入,更在于实际应用的探索与验证。通过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我国科研团队成功验证了4G、5G链路在特定条件下具备6G传输能力的可行性,为6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半导体力量:6G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在6G技术的背后,半导体技术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石,半导体技术在6G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高性能的基带处理芯片到先进的射频前端模块,从低功耗的物联网传感器到高集成度的系统级封装(SiP),半导体技术贯穿于6G通信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图:我国6G技术新突破在6G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半导体技术...
青岛地铁6号线的正式开通,不仅标志着青岛轨道交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在智能交通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作为全国首条采用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地铁线路,青岛地铁6号线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展示了TACS技术如何深度赋能轨道交通,推动智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一、TACS技术赋能自主运行能力TACS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自主运行能力,这是对传统列车控制模式的一次重大革新。传统地铁列车像“提线木偶”一样听从地面指挥,而TACS系统则将核心控制功能转移到列车上,使列车拥有了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能力。通过列车与列车之间的直接“通话”,TACS系统实现了列车自主进路、自主防护和自主调整,从而大幅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这种自主运行能力不仅减少了地面设备的依赖,还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和维护成本,为青岛地铁6号线的智能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图:TACS技术支持青岛地铁6号线自主运营二、TACS技术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TACS系统在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色。该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减少了设备室主要设备故障导致的多个列车都要降级运营的情况,提供了更多有效的系统保障。据数据显示,TACS系统的整体可...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重视日益增强,电池集成技术不仅在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展现出了无限潜力。技术革新:从CTP到CTC的跨越近年来,电池集成技术经历了从模组化到无模组化的重要转变。CTP(Cell To Pack)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电池包设计的一次革命性飞跃。通过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CTP技术大幅简化了电池包的结构,提高了能量密度并降低了成本。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C(Cell To Chassis)技术正逐渐成为新的焦点。该技术将电池与车辆底盘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集成效率,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轻的车身重量。新材料与新体系的突破电池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新材料与新体系的支持。在电极材料方面,科研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的新型材料,如硅基负极、锂硫电池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性能。同时,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的研究也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潜在的高能量密度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候选者。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
近日,英特尔公司宣布了其Raptor Lake产品线的最新扩充,推出了全新的Intel 310双核处理器。这款处理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合理的功耗设计,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关注。据IT之家报道,Intel 310处理器在Geekbench 6跑分测试中表现突出,单核成绩达到了2152分,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AMD的Ryzen 7 5800X处理器。而在多核测试中,Intel 310同样不负众望,以4252分的成绩超越了4核8线程的酷睿i3-10100处理器。这一亮眼的表现充分展示了Intel 310在单核和多核性能方面的强劲实力。Intel 310处理器在规格上也颇具亮点。它配备了2个Raptor Cove核心架构的P核心,支持4个线程,默认时钟频率高达4.1GHz。此外,该处理器还配备了6MB的三级缓存和2.5MB的二级缓存,为数据的快速存取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规格不仅保证了处理器的性能,还使得其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游刃有余。图:英特尔310处理器(图源:英特尔)在设计功耗方面,Intel 310处理器同样表现出色。其设计功耗仅为46W,与Raptor Lake系列的其他产品一样,采用了LGA...
有消息称,英特尔Arrow Lake-S “Core Ultra 200”台式机CPU将于12月推出,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比AMD的Ryzen900发布晚五个月。Arrow Lake-S系列CPU将采用英特尔全新的Lion Cove P-Core和Skymont E-Core架构。据泄露的基准测试成绩显示,与当前旗舰级处理器酷睿i9-14900KS相比,Arrow Lake CPU在单线程性能上实现了高达20%的提升。而在多线程性能上,该CPU的得分也显示出约30%的增长,这一预期性能的提升,无疑将改变现有的处理器市场格局。Arrow Lake-S采用了全新的“Arrow Lake”微架构,这是英特尔为了覆盖2023-24年的处理器阵容而开发的,取代了之前的“Raptor Lake”微架构。这一更新旨在提升处理器的性能,特别是在多线程应用方面。相比前代产品,Arrow Lake在P-Cores(性能核心)和E-Cores(效能核心)上都进行了升级,分别采用了Lion Cove和Skymont架构,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分别提升了14%和38%。Arrow Lake-S系列处理器的最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