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和科技不断变革的当下,2024年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界领导力量的风采,更揭示了当前市场趋势和企业经营的风向标。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领域。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不同角度整理部分结论,与读者们分享。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CEO的引领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根据《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和氢能三个领域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颠覆性突破,正在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比亚迪的王传福和汇川技术的朱兴明,作为榜单中仅有的两位连续四年入选的CEO,他们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表现,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比亚迪的五代DM-i系统将插电混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推升至2100公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半导体产业的创新驱动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24年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中,半导体相关产业的CEO们表现突出,反...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车载电子系统的基础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豪威集团最新发布的车载mini SBC1OKX0210,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技术,成功通过了德国C&S实验室的CAN SIC等级互操作兼容性认证,标志着国内车载通信技术的一大飞跃。国内车载SBC领域的突破长期以来,国内车载系统基础芯片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所主导。豪威集团OKX0210的发布,打破了这一局面,实现了国产车载SBC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为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OKX0210的技术优势与创新OKX0210是一款集成了高速CAN收发器和车规级CAN SIC功能的系统基础芯片。它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和设计,具备以下技术优势:- 高速通信能力:支持5M以上的通信速率,满足大型复杂拓扑的通信需求。- 高可靠性:集成了车规级CAN SIC功能,有效改善信号质量,提升通信稳定性。- 良好的兼容性:通过了C&S实验室的19万项互操作兼容性测试,确保与整车CAN总线上下游设备的无缝对接。- 符合国际标准:遵循ISO11...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池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马骋教授团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7P3S7.5O3.5(LPSO),这一成果不仅在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更在成本控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与机遇全固态锂电池(ASSLB)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一直受限于固态电解质的高成本和性能瓶颈。传统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虽然性能优异,但其成本普遍超过195美元每公斤,远高于实现商业化所需的50美元每公斤。这一成本障碍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面临巨大挑战。创新突破: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PS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马骋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PSO。这种材料不仅保留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固有优势,更在成本上实现了重大突破。LPSO的原材料成本仅为14.42美元每公斤,远低于商业化所需的50美元每公斤的阈值。这一成本优势使得LPSO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性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科学家在下一代芯片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的彭练矛-张志勇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碳纳米管的张量处理器芯片(TPU),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的性能优势该芯片由3000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采用了新型器件工艺和脉动阵列架构,能够高效执行卷积运算和矩阵乘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TPU的五层卷积神经网络在功耗仅为295μW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达88%的MNIST图像识别准确率。这一性能的实现,得益于研究团队优化的碳纳米管制造工艺,获得了纯度高达99.9999%的半导体材料和超洁净表面,制造出具有高电流密度和均匀性的晶体管。图:中国研制世界首个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工艺优化:实现高纯度与高性能研究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碳纳米管的高纯度和高性能。模拟结果显示,采用180纳米工艺节点的8位碳纳米管TPU有望达到850 MHz的主频和每瓦1万亿次运算的能效水平。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碳纳米管技术在芯片领域的重...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专利权的争夺已成为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长江存储,这家中国领先的3D NAND闪存制造商,最近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对美光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了11项关键专利。这一行动不仅是对知识产权的捍卫,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步。长江存储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长江存储自2016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已经在3D NAND闪存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17年,公司推出了首个国产32层3D NAND闪存,标志着中国在存储器领域的一大进展。2018年,长江存储发布了具有突破性创新的Xtacking技术,该技术64层3D NAND闪存的存储密度与当时其他厂商的96层产品相差无几,显示出长江存储在该领域的竞争力。专利诉讼:技术保护与市场地位的维护长江存储此次诉讼涉及的专利,覆盖了3D NAND存储器的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形成方法、控制方法、直通阵列接触(TAC)、读取方法和多层堆叠方法等。这些专利的侵权指控,直接指向美光的96层、128层、176层以及232层3D NAND Flash产品,以及部分DDR5 SDRAM产品。这不仅是对长江存储技术专利的保护,也是对公司...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简称FPC)作为一种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的电子互连技术,近年来在电子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FPC行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FPC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军事航空领域。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FPC逐渐扩展到消费电子、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FPC需求快速上升,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FPC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中国FPC市场规模达到1294.31亿元,同比增长24.09%。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至1393.21亿元。全球FPC市场同样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市场规模为356.95亿美元, 2023年将达到500亿美元。柔性电路板因其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的崛起,为柔性电路板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在医疗设备领域,柔性电路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应用于心脏起搏器、药物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