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预计将迎来显著下滑。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预测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约为5.2万亿韩元(约合3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6万亿韩元(约合46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这一预测不仅打击了市场信心,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这家半导体巨头过去一年半的起伏。一、HBM芯片市场的失守:战略误判与技术差距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芯片市场的失利,是其半导体部门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之一。HBM芯片是AI芯片系统的关键配套组件,性能和功耗表现直接决定AI芯片的整体效率。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HBM需求迅猛上升,但三星却未能有效把握住这一增长窗口。据多方报道,早在2019年,三星在内部评估中低估了HBM市场的重要性,甚至曾一度解散其HBM专门研发团队。这一决策使得其在HBM3与HBM3E技术路径上被SK海力士远远甩开。2024年,SK海力士HBM3芯片的良品率已稳定在60%-70%,并开始向英伟达提供HBM3E样品。而同期三星的HBM良品率仅为10%-20%,无法满足主流AI芯片客户的需求。这一技术代差直接反映在市场份额上。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4...
在追求更小、更强、更智能光学系统的科技竞赛中,扭曲莫尔光子晶体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光学超材料正崭露头角。这种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层间扭曲与堆叠方式能精确调控光的行为,为光学器件的小型化与多功能集成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莫尔效应的光学奇迹理解这种材料的工作原理,可以类比两块图案规则的布料叠加:当完全对齐时,原始图案清晰可见;但若稍加旋转或偏移,就会产生全新的干涉图案。扭曲莫尔光子晶体正是利用这种效应,通过精确控制晶体层的扭转角度和层间距,实现对光相位、偏振和波长的同步调控。这意味着传统需要多个光学元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一个微型器件就能实现。然而长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未能实现晶体层间角度和距离的实时主动调控,这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价值。突破性进展:可动态调控的芯片级传感器由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领衔,联合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光子学》发表重大突破。他们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成功开发出首个可实时调控的芯片级扭曲莫尔光子晶体传感器。该器件仅数毫米大小,采用与CMOS工艺兼容的制造流程,具备大规模量产潜力。"扭曲莫尔光子...
2025年4月7日,特斯拉宣布其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生产的4680电池单体成本已低于外部供应商,标志着其在电池制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也可能引发行业内新一轮的价格战。一、4680电池技术革新与成本优势特斯拉于2020年首次发布了4680电池,这是一种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圆柱形电池。相比之前的2170电池,4680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输出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此外,特斯拉引入了无极耳设计和干法电极制造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干法电极制造工艺通过消除传统湿法工艺中的溶剂涂布和烘干步骤,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特斯拉的目标是通过这一工艺将电池生产成本降低多达50%,这对电动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图:特斯拉宣布其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生产的4680电池单体成本已低于外部供应商二、自主生产超越供应商:特斯拉的战略成果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电池制造团队已实现每千瓦时成本低于外部供应商的目标。这一成就得益于特斯拉在生产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累计生产超过1亿颗4680电池,显...
根据SIA(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2025 年 2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 54.9 亿美元,与 2024 年 2 月的 46.9 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 17.1%。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总裁兼首席执行指出,尽管环比销售额略有下降,但 2 月销售额仍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且连续 10 个月同比增长超过 17%,其中美洲地区近 50% 的同比销售增长成为推动全球市场的关键动力。从区域市场来看,各地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格局。美洲地区凭借 48.4% 的同比销售增长,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引擎。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美洲地区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度布局和积极投入。近年来,美洲的科技巨头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前沿技术,对先进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以英伟达为例,其为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开发的 GPU 芯片供不应求,带动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繁荣。同时,美洲地区完善的科技生态系统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也吸引了全球半导体企业的投资,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与美洲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市场,2 月销售额同比下降 8.1%。欧洲半导体产业长期面临着来自美国和亚洲的激烈竞争,在技术创...
当机器真正具备人类水平的理解、学习和推理能力时,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未来?是医疗、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全面跃升,还是失控风险下的生存危机?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朱松纯提出通用人工智能是下一个前沿之一的观点;与此同时,谷歌DeepMind团队也发布了长达145页的人工智能安全报告,称通用人工智能(AGI)或将在5年(2023年)内出现,并警告其可能带来“永久毁灭人类”的极端风险。在这个技术奇点临近的时代,我们既站在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曙光里,也徘徊在未知风险的阴影中。一、前沿机遇:革新的无限可能从技术发展的维度来看,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如 OpenAI 的 GPT-4,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它不仅能流畅地进行自然语言对话,协助人们完成文案撰写、问题解答等常规任务,还能在复杂的逻辑推理、代码编写以及创意写作等方面表现出色,通过理解任务的本质和要求,灵活运用知识生成高质量的结果。谷歌 DeepMind 开发的 Gemini Ultra 模型,融合强化学习技巧与大模型经验,在某些基准测试中超越了 GPT-4,进一步彰显了技术的进步。在多模态融合...
要理解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生态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需要回顾历史。2000年代初期至中期,有四个关键产业正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它们的发展轨迹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商业版图。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以电子商务、影音娱乐、半导体和电动汽车行业为例,看看这些领域如何从初现端倪成长为万亿级市场。 电子商务:数字零售的爆发式成长 2005年时,电子商务在整体零售业中还是个"小角色"——市值仅870亿美元,年收入150亿美元,仅占美国零售总额的2.5%。但亚马逊已展现出惊人潜力:其营收从1996年的1600万美元飙升至2005年的85亿美元。这一时期,亚马逊正着力构建两大支柱:2000年启动的第三方卖家平台和2006年推出的物流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美国互联网普及率从1995年的9%跃升至2005年的68%,为电商爆发铺平道路。行业生态也在快速演变:eBay在2002年收购PayPal,Shopify则于2006年推出独立于亚马逊的电商解决方案。到2020年,这个曾经的小众市场已膨胀至3.3万亿美元市值,年收入达8880亿美元。 影音娱乐:流媒体革命的开端 2005年的影音娱乐产业(市值2560亿美元)仍由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