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有着“绿色”半导体之称,具有耐高温、高电压、高频率等优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等领域,从而成为半导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天岳先进于2010年成立于山东济南,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有着高景气度赛道的加持,天岳先进近年来愈发受到各界关注。目前来看,成立仅12年的天岳先进已经在半导体领域获得460余项核心专利,承担多项国家级研发与产业化项目。2022年,天岳先进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等称号,成为济南市槐荫区政府重点扶持的科技型企业之一。据Yole的数据,2020年SiC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5.9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6%。近日,国内碳化硅龙头天岳先进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称,报告期内,公司预计亏损1.5亿元-1.85亿元,与上年相比扭赢为亏。对于亏损的原因,天岳先进表示,2022年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影响,对公司新建产能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积极调整现有济南工厂产能,逐步加大导电型衬底产能产量。在主要产品结构调整...
伴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科技产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和“工业产业链的国产化”趋势正同步发生,与此同时,能够有效支撑国内工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崛起的“电子底座”,则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根据中国信通院,1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323.8万部,同比下降34.1%,需求依然承压;1-1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44亿部,同比下降23.2%。根据CINNO,11月国内手机销量同比下降21.7%至2047万部,其中苹果、荣耀、小米、OPPO、vivo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9.4%、11.6%、27.3%、26.6%、36.2%。虽然手机需求仍较疲软,但随着终端库存压力缓解,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全球折叠机出货量将延续高增长,三星、LG在CES展示折叠新技术。在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 2023)中,三星展示了融合折叠技术与滑盖技术的OLED面板,该面板折叠时尺寸为8英寸,展开后可达10英寸,屏幕滑出时可扩展至12.4英寸;LG则发布了可360度折叠的OLED面板,该面板尺寸为8英寸,可折叠次数达20万次。折叠屏作为智能手机...
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景气等因素,去年多家逆变器企业净利同比增幅均在1倍以上。截至目前,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昱能科技这五家逆变器企业,已经发布关于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昱能科技的业绩同比增速最快。该公司预计实现净利3.4亿-3.8亿元,同比增加约2.37亿-约2.77亿元,增幅达230%-269%。这创下了昱能科技历史最佳业绩,但仍不及市场预期。昱能科技主营光伏微型逆变器、智控关短断器,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2021年,该公司微型逆变器营收占比达77.67%。根据国际知名能源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数据,2020年昱能科技在微型逆变器市场产品出货量位列全球厂商第二名、国内厂商第一名。昱能科技较为依赖海外市场。此前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境外营收比重近98%,受贸易摩擦、海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较大。昱能科技在公告中肯定了去年全球分布式光伏的景气市场,并同时表示,其推出的第四代大电流微型逆变器和第二代智控关断器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在手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等产品订单充足。昱能科技去年前三季度净利2.53亿元,其中三季度净利1.24亿元。以此计算...
芯达茂微电子(以下简称“芯达茂”)于2018年在厦门火炬园成立,是一家专业的半导体芯片及方案设计公司,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设计和应用。近年来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于2019年与厦钨集团开展战略合作,首款隔离栅极驱动IC面世,2020年IGBT单管、模块顺利量产,2021年GaN MOSFET、SiC MOSFET器件正式上市,并于2022年获得国资基金首轮股权融资。芯达茂目前主要客户有:厦门钨业、Diodes(美台半导体)、谷歌、CoolerMaster、创维、长虹、科华技术、华联电子、爱维达、中航太克、普罗太克等;主要合作代理商有:碧绿天科技有限公司、禾硕、福联实业、英飞尔、航宇通达等。公司目标市场终端客户分布在变频器、电焊机、光伏逆变器、不间断电源、水泵、风机、充电桩、汽车主控电控等工业应用领域。在期初尚未建立品牌、有大量实绩之前,公司计划依托厦钨体系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水泵、风扇、吊扇等应用之无刷马达控制方案开发,及早与各项目公司进行紧密合作,协助其开发产品,同时建立企业品牌与知名度。其次,再借助厦钨与基金的关系资源,打入行业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标杆企业的供应链,从而影响到相应行...
IGBT是电力电子装置的"CPU",新能源大发展的基石。IGBT集合MOSFET及BJT两种功率半导体元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同时具有驱动电路简单、电流大、损耗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变频白电、智能电网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IGBT是发展新能源行业的基石,是实现“双碳”战略必不可少的核心元器件。我国"双碳"政策持续落地,新能源需求激增助推IGBT行业迈向新高度。依附双碳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及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国内IGBT企业持续受益,这是IGBT最大的市场增量来源。数据显示, 2021年我国IGBT产量为2580万只,同比增长27.7%,需求量为13200万只,同比增长20%,尽管国产化产量增速高于需求量增速,但国产化率仍不足20%,国产化产品供需缺口巨大。双碳战略带来的新能源增量需求,叠加存量市场的国产化替代需求,将为本土IGBT市场带来巨大增长空间。IGBT技术迭代缓慢附加疫情影响等,助力IGBT国产化进程加速。首先,由于IGBT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严格,替换成本高,从而导致IGBT更新换代频率和产品生命周期长,有利于...
近期,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在美国落幕,吸引上千家全球企业参与。一年一度的CES被认为是科技产业发展风向标,今年展会也给过去一年低迷的消费电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信心。本次展会上,消费电子市场中显示面板及技术作为重要的升级方向备受关注,全球头部面板企业均重磅亮相,助力终端显示屏大屏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持续迭代屏幕性能及形态等趋势明显。事实上,2022年面板行业历经起伏,自四季度以来面板价格迎来小幅上涨,不少调研机构表示,面板市场逐渐走出周期底部,新技术和产品升级推动的大尺寸化和高端化发展将带动需求面积的稳定增长,伴随区域性消费需求复苏,2023年面板行业有望迎来反弹。面板厂商发力 显示屏幕技术升级在CES 2023展会上,全球头部面板厂商推出大屏幕、可折叠和新型屏幕技术,加速显示技术升级和市场落地。具体来看,各大厂商持续发力大尺寸屏幕,提升技术的同时优化成本及效率。TV领域以TCL华星为例,作为全球大尺寸龙头厂商,TCL华星推出85吋8K 120Hz a-Si 4Mask 1G1D LCD屏幕,采用了TCL华星自主研发的TSS高穿技术,实现了20%的穿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