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成本可降到汽车的一半之后,近日,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CadenceLIVE硅谷2024”大会的访谈中提出了关于人形机器人价格将降至1万美元的观点。这一言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预示着机器人技术可能即将迎来新的突破,同时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普及化的重要一步。黄仁勋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图形处理器公司NVIDIA的CEO,其对机器人产业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NVIDI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特别是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上的领先,使其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发言权。图:黄仁勋认为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将降至1万美元价格下降的驱动因素人形机器人价格的下降,中国出海半导体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成本却在逐渐降低。 规模化生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生产的规模化,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使得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进入市场。 产业链成熟:机器人产业链的成熟,包括核心零部件的供应、软件开发、服务支持等,都...
近期,半导体行业的焦点之一是高数值孔径(High-NA)极紫外(EUV)光刻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被看作是推动芯片制造进入更小纳米级节点的关键。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其技术进展对整个半导体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事件背景阿斯麦公司在开发新一代高NA EUV光刻机——Twinscan EXE:5000系列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款新型光刻机预计将具有0.55的数值孔径(NA),能够实现8纳米的超高分辨率,相比现有的0.33 NA系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项技术对于实现3nm及以下工艺节点的芯片制造至关重要。三星与英特尔的竞争态势三星电子和英特尔都是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重量级玩家,两者在先进制程技术的竞争上一直非常激烈。三星已经量产3nm工艺,并计划进一步推进到2nm工艺。而英特尔则在重新调整其制程技术路线图,计划在2024年实现2nm产品的量产,并在2025年进入1.8nm节点。高NA EUV光刻机的延迟交付原本可能对三星构成不利,因为这家韩国公司计划利用先进的光刻技术来提升其晶圆代工业务的竞争力,进而更好地与台积电和英特尔竞争。然而,根据最新消息,英特尔已经...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近期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营收为52.9亿欧元,不仅低于市场预期的56.52亿欧元,也较去年同期的67.46亿欧元下降了约21.5%;净利润为12.24亿欧元,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同比去年同期的19.56亿欧元也有所减少。这一营收下降的背景,与美国近期对华投资限制令的发布时间相吻合,引发了业界对两者关联性的广泛猜测。美国限制令的背景与内容美国对华投资限制令由美国总统拜登于8月9日签署,旨在限制美国主体对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该行政令的出台,是基于美国对国家安全的考量,意在阻止美国资本和专业技能帮助开发可能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并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技术。阿斯麦的营收下降与美国限制令的关联性分析阿斯麦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制造商,其产品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设备。美国的限制令直接影响了半导体行业,尤其是高端光刻机的对华出口,这对阿斯麦的营收产生了间接影响。由于中国市场对高端光刻机的需求巨大,任何出口限制都可能导致阿斯麦的销售额下降。此外,美国的限制令还可能引起市场信心的波动,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进一步对...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第4号公告的发布,智能家居领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移动互联网 + 智能家居系统 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YD / T 4657-2024)的正式批准。这一标准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预示着智能家居行业在跨平台互通方面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巨头的共同参与YD / T 4657-2024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汇聚了众多行业巨头的共同参与。华为、小米、OPPO等通信及移动设备制造商,以及海尔、美的等家电制造商均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这些企业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标准的广泛代表性,也确保了标准的实用性和技术前瞻性。标准的广泛影响力这些参与企业覆盖了智能家居全产业链,从通信技术到终端设备,从云平台到用户界面,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这一标准的实施将对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望推动不同品牌和平台之间的设备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图:智能家居跨平台互通标准即将执行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标准的实施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智能家居体验。用户将不再受限于特定品牌或平台的生态系统,而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自由搭配不同品牌的产品,构建个性化...
本田汽车公司最近发布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电动车品牌“烨”及其三款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这一动作体现了本田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重视和深入本土化的战略布局。日本车企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态度通过此次事件,以及相关日系车企的动态,我们可以看到日系车企对待中国电动车市场可能有以下一些心态: 积极拥抱变化:日本车企意识到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潜力,开始从观望态度转变为积极参与。他们认识到,为了在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必须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本土化战略:通过推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品牌和车型,日本车企展现出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和对本土市场特性的尊重。 技术创新与合作:日本车企在保持其传统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在寻求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以获得更先进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支持。图:本田发布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品牌“烨”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日系车企都采用了哪些策略来发展中国市场: 品牌和产品本土化:本田的“烨”品牌及其新车型就是本土化战略的体现,旨在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习惯。 技术创新:日本车企致力于将最新的电动...
在数字化时代,半导体芯片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AI)和行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芯片在提升算力、存力以及能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AI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芯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架构和封装技术的革新。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芯片的性能,还为AI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AI应用的多样化,单一的芯片架构已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因此,半导体行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推出了包括CPU、GPU、FPGA、ASIC和类脑芯片在内的多种架构。这些架构针对不同的AI应用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和性能。半导体芯片的创新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从原材料、设备、工艺到人才,每一个环节的创新和完善都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科研投入上的增加,为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图一:半导体芯片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和行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面对国际技术封锁的挑战,中国等国家正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半导体领域的自立自强。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这些国家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