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助服务终端正经历着从 “功能单一的交互设备” 到 “智能生态核心节点” 的蜕变。这一进程中,5G 与边缘计算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性,为零售、医疗、餐饮等行业的终端设备注入了全新活力,构建起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服务体系。一、5G:赋予终端 “极速神经”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5G 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 的特性,成为自助终端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引擎。(一)实时交互的体验革命在数字化点餐、酒店自助入住、交互式展览等场景中,数据处理的即时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5G 网络将终端与后台系统的通信时延压缩至毫秒级,这种 “零等待” 体验不仅提升了订单处理效率,更通过减少用户操作中断,将餐饮行业的自助终端使用率提升了 30% 以上。(二)复杂场景的稳定基石传统 Wi-Fi 或 4G 网络在机场、购物中心等高密度人流区域常面临信号拥堵问题,导致终端离线或操作卡顿。5G 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技术构建了稳定的网络护城河,即便在体育场内数万人同时联网的极端环境下,搭载 5G 的自助终端仍能保持 99.99% 的连接可靠性。(三)AI 应用的破局之力AI 技术正推动自助终端...
公司概况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自 2003 年成立以来,经过 20 年的砥砺前行,江浩电子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多种电容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焊片式电容、螺栓电容、引线电容、贴片电容、固态电容、薄膜电容、固液混合电容、超级电容以及腐蚀箔、化成箔等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如不间断电源、伺服驱动系统、智能家居、充电桩、风电、储能等,为各行各业的电子设备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企业优势(一)技术创新实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浩电子在技术创新方面大方投资。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并在电容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其产品在耐高温、耐高压、高容量、长寿命等方面表现出色,满足了不同客户对电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此外,江浩电子还获得了多项企业荣誉,包括但不限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工业大奖”、“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等;还申请了319项国家专利,授权专利261项,牵头定制固液混合电容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四个。图:江浩电子公司介绍(二)完善的生产体系江浩电子建立了完善的生产体...
近日,TechInsights公布了2025年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奖榜单,从客户服务到技术创新,各细分赛道的领军者脱颖而出:一、客户服务领域:规模与聚焦型企业分庭抗礼大型企业Top 10:Advantest、Edwards、ASMPT Limited等国际巨头包揽榜单,其中Advantest以全流程服务响应速度和技术支持能力位居榜首,Edwards则凭借全球供应链布局带来的交付稳定性紧随其后。聚焦型企业Top 10:FormFactor以探针卡技术服务的高专精性拔得头筹,EV Group、AMEC等企业则凭借在先进封装设备领域的定制化服务能力跻身前列,中国企业江苏亚电(Jiangsu ASIA Electronics)作为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展现了本土供应商在细分市场的服务突破。(一)技术设备与制造领域:创新驱动下的精准卡位封装测试设备:Advantest连续多年蝉联该奖项,其高精度测试机产品覆盖全球90%以上的逻辑芯片厂商,技术壁垒与客户粘性形成双重护城河。测试子系统:FormFactor以探针台产品的高良率和快速迭代能力胜出,尤其在5nm以下先进制程测试领域市占率超60%。晶圆制造设备...
2025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华为昇腾(Ascend)系列AI芯片(如910B、910C、910D)都将被视为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此举强调即便芯片在美国境外使用,也可能因涉及美国技术而违法。看到这个消息,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小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无耻”又“搞笑”。美国认为昇腾芯片在研发或制造过程中可能用到了美国技术,因此受到其“长臂管辖”。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撤销了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改为更具针对性的限制手段,以阻止中国等国家获取先进AI芯片。这一系列动作,看似针对华为,实则凸显了美国在全球科技博弈中强化“技术遏制”的战略意图。下面,小编就此事也谈一谈自己的观察和看法。一、历史重演:从5G到AI的“围剿”策略升级1. 技术打压模式的延续性 美国的此次禁令与2019年对华为5G芯片的封锁如出一辙,均通过法律工具(如《出口管理条例》第736.2(b)(10)条通用禁令)将中国技术纳入“长臂管辖”范围,切断其全球供应链。此前针对5G的实体清单限制如今扩展至AI芯片领域,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技术突破的路径依赖式遏制逻辑。2. 从“点对点”到“全链条”的加码 相较于...
在人形机器人逐步迈出实验室、走入现实世界的关键节点上,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悄然铺就通往商业化之路的“高速公路”。2025年4月底,中国正式发布《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V1.0版)》,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建立起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政策层面对产业发展的明确引导,更有望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炫技”走向“赚钱”的关键一跃。一、产业版图迅速扩张:中国领跑全球本体企业数量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前期调研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超过220家。其中,中国企业数量达110家,占比约50%;美国约45家,占比20%;日本约22家,占比10%。这一分布清晰地勾勒出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全球竞争格局:中美日三国主导,尤其中国产业发展最为活跃,呈现出“群雄逐鹿”之势。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体系的完备性、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不断提高,以及政策对前沿科技领域的积极扶持。众多机器人初创公司和头部制造企业纷纷入局,推动核心部件、驱动系统、整机架构的加速演进。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各自为战”的问题,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系统兼容性差、资源浪费严重、重复研发问题突出。图...
在制造业出海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当下,为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一场聚焦制造业出海前沿动态与实战策略的行业盛事即将到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中国出海半导体网所属的易海创腾(Yeehai Global)与领英(LinkedIn)主办的“制造出海 赋能新程”广州“跨境电商+产业带”活动第9场,将于2025年5月21日在广州科学城总部国际大酒店1楼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旨在汇聚行业精英、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制造业出海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路径,为企业扬帆出海注入强劲动力。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制造业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制造业出海面临着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法律合规等多方面的难题。为帮助企业破解困境,本次活动应运而生,聚焦制造业出海的全链路环节,打造一个集信息交流、资源整合、经验分享于一体的高效平台。图:制造出海赋能活动即将开启二、活动亮点(一)重量级嘉宾齐聚,专业视角深度解读活动邀请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多位重量级嘉宾,他们将从不同维度带来精彩的演讲与分享。广州市商务局领导将亲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