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找量产方案,请上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欢迎您来到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站的《量产方案专区》,这里将为您展示中国本土厂商最新最热门的已量产方案,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了解更多(china.exportsemi@ehaitech.com)。在现代汽车中,提升驾驶体验已成为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怡海智芯(E-SMARTCHIP),基于复旦微FM33LG025A MCU和FM17622A NFC读卡器芯片的车载香薰机方案,为这一需求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方案规格:该车载香薰机方案采用先进的复旦微FM33LG025A微控制器和FM17622A NFC读卡器芯片,具备高度的产品兼容性和优异的性能。支持ISO14443A/ISO14443B标准,确保与各种车载系统的无缝对接。标准读卡距离4~6cm,通过优化天线设计,距离可达约11cm,提供更灵活的使用体验。技术优势:1. 个性化香氛模式:车机通过NFC技术识别香水瓶种类,自动调整香氛释放模式,提供更个性化的香氛体验。2. 低功耗设计:LPCD待机功耗低至1.2uA,确保车载香薰机在不工作时的能耗降至最低,延长电池寿命。3. 射频...
全球微电子行业的标准化先锋——JEDEC固态技术协会1近日宣布,即将正式推出备受期待的DDR5 MRDIMM和LPDDR6 CAMM内存技术规范。这不仅是内存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更是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有力支撑。DDR5 MRDIMM:带宽与兼容性的双重革新DDR5 MRDIMM(Multiplexed Rank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技术规范的推出,标志着内存带宽的显著提升。通过采用多路复用技术,DDR5 MRDIMM能够在单个物理通道上传输更多的数据信号,其目标带宽最终达到12.8Gbps,是目前DDR5 RDIMM内存6.4Gbps带宽的两倍。这一提升,意味着在相同的物理空间内,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了质的飞跃。JEDEC的规划显示,DDR5 MRDIMM将与现有DDR5 DIMM共享相同的引脚、SPD(串行存在检测)、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设计,确保了与传统RDIMM系统的兼容性。这种设计理念不仅降低了系统升级的成本,也为未来的技术迭代提供了便利。图:JEDEC发布最新DDR5与LPDDR6内存规范LPDDR6 CAMM:为移动设备...
在全球经济和科技不断变革的当下,2024年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界领导力量的风采,更揭示了当前市场趋势和企业经营的风向标。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领域。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从不同角度整理部分结论,与读者们分享。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CEO的引领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根据《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太阳能、储能和氢能三个领域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颠覆性突破,正在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比亚迪的王传福和汇川技术的朱兴明,作为榜单中仅有的两位连续四年入选的CEO,他们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表现,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比亚迪的五代DM-i系统将插电混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推升至2100公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半导体产业的创新驱动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24年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中,半导体相关产业的CEO们表现突出,反...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车载电子系统的基础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豪威集团最新发布的车载mini SBC1OKX0210,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技术,成功通过了德国C&S实验室的CAN SIC等级互操作兼容性认证,标志着国内车载通信技术的一大飞跃。国内车载SBC领域的突破长期以来,国内车载系统基础芯片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所主导。豪威集团OKX0210的发布,打破了这一局面,实现了国产车载SBC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为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OKX0210的技术优势与创新OKX0210是一款集成了高速CAN收发器和车规级CAN SIC功能的系统基础芯片。它采用了先进的工艺和设计,具备以下技术优势:- 高速通信能力:支持5M以上的通信速率,满足大型复杂拓扑的通信需求。- 高可靠性:集成了车规级CAN SIC功能,有效改善信号质量,提升通信稳定性。- 良好的兼容性:通过了C&S实验室的19万项互操作兼容性测试,确保与整车CAN总线上下游设备的无缝对接。- 符合国际标准:遵循ISO11...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池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马骋教授团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7P3S7.5O3.5(LPSO),这一成果不仅在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更在成本控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与机遇全固态锂电池(ASSLB)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一直受限于固态电解质的高成本和性能瓶颈。传统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虽然性能优异,但其成本普遍超过195美元每公斤,远高于实现商业化所需的50美元每公斤。这一成本障碍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面临巨大挑战。创新突破: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PS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马骋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PSO。这种材料不仅保留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固有优势,更在成本上实现了重大突破。LPSO的原材料成本仅为14.42美元每公斤,远低于商业化所需的50美元每公斤的阈值。这一成本优势使得LPSO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性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科学家在下一代芯片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的彭练矛-张志勇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碳纳米管的张量处理器芯片(TPU),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的性能优势该芯片由3000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采用了新型器件工艺和脉动阵列架构,能够高效执行卷积运算和矩阵乘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TPU的五层卷积神经网络在功耗仅为295μW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达88%的MNIST图像识别准确率。这一性能的实现,得益于研究团队优化的碳纳米管制造工艺,获得了纯度高达99.9999%的半导体材料和超洁净表面,制造出具有高电流密度和均匀性的晶体管。图:中国研制世界首个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工艺优化:实现高纯度与高性能研究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碳纳米管的高纯度和高性能。模拟结果显示,采用180纳米工艺节点的8位碳纳米管TPU有望达到850 MHz的主频和每瓦1万亿次运算的能效水平。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碳纳米管技术在芯片领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