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向低碳转型迈进的关键时期,中英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显现出深远的意义。这种跨国合作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也将对全球政策环境和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据新华社报道,12月7日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举行的中英汽车合作论坛上,多位外籍参会者提出倡议,认为英国汽车业应当深化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合作关系,以促进该行业更快实现低碳转型。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探讨这一合作的广阔前景与挑战,并分享个人见解。一、技术合作:驱动行业创新英国是传统汽车工业强国,其深厚的工程技术积淀与创新能力在全球闻名。近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大的研发与产业化能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激增77.6%。中英技术合作无疑能产生互补效应。例如,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和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英国在轻量化材料、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上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双方在氢燃料电池、电池回收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也将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图:中英汽车合作论坛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举行二、市场动态:双赢的经济机...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中,三星电子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其设备解决方案部foundry业务新任负责人韩真晚(Han Jinman)的上任,三星电子的代工业务迎来了新的战略方向。近日,据韩媒消息,韩真晚在致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三星代工部门要实现先进、成熟制程两手抓”。在本文中,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分析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并行发展的战略布局,并探讨这一战略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深远影响。先进制程:2nm技术的突破与挑战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在2nm技术的研发上。据韩媒 ETNews 和SEDaily的消息,韩真晚在内部信中强调,三星代工部门目前最关键的任务是实现2nm产能的快速(良率)爬坡。三星电子率先实现了全球首个GAA工艺,但在先进制程商业化方面还有很大不足,“我们必须打破那种‘当机会窗口关闭时,我们就在下一个技术节点上再赌一把’的恶性循环。”图:三星电子设备解决方案部foundry业务新任负责人韩真晚(Han Jinman)三星在3nm工艺节点上遭遇了一些难题。据行业数据显示,三星3nm工艺的良率大约只有20%,也就是说,每制造10...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在这一浪潮中,中国储能企业海辰储能(Hithium)*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快速崛起为行业的新星。凭借领先的锂电池技术和全方位储能解决方案,海辰储能正积极探索3000GWh的全球储能市场潜力。下面,跟随中国出海半导体网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索海辰储能的成功秘密。一、核心业务与技术创新1. 大规模储能解决方案海辰储能专注于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场景提供大规模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涵盖了电网级储能、工业储能以及备用电源,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调频: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平衡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削峰填谷:帮助企业优化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微电网与备用电源:为偏远地区和关键设施提供可靠电力支持。2. 锂铁磷酸电池的技术优势作为海辰储能的核心产品,锂铁磷酸(LiFePO4)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成本优势广受市场青睐。·高循环寿命:电池寿命可达8000次循环以上,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块化设计:系统灵活可扩展,适用于从小型到超大型储能项目的多种需求。3. 全套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海辰储能不仅提供电池本身...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EV)和高效电力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半导体技术和热管理解决方案在多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功率半导体和热电制冷器领域,技术的持续创新正在推动设备的小型化和性能提升。近期,Advantest和清华大学分别在半导体测试和热电制冷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Advantest推陈出新,优化功率半导体测试在半导体领域,功率半导体特别是宽带隙(WBG)器件的测试一向是一个技术难题,尤其是对于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器件,这些材料的高电压和高电流特性使得测试过程复杂且容易损坏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dvantest Corporation近日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集成测试单元,旨在提升WBG器件芯片级测试的良率。该单元结合了CREA MT系列功率器件测试仪和新型的HA1100芯片探测器,通过创新的探针卡接口(PCI)技术,有效地消除了设备损坏的风险。在测试过程中,如果设备发生损坏,Advantest的测试单元还能快速诊断问题,减少停机时间,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转。这一解决方案将帮助客户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最终产品的良率,特...
根据SEMI今天在2024年SEMICON Japan上发布的《年度半导体设备销售预测 — OEM角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6.5%,创下新的行业纪录。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5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10亿美元,2026年则将进一步攀升至1390亿美元,其中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的增长将共同推动这一趋势。SEMI会长兼首席执行官阿吉特·马诺查(Ajit Manocha)表示:“半导体制造投资连续三年增长,体现了半导体行业在支撑全球经济和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关键作用。从2024年7月的预测到现在,半导体设备销售的前景变得更加明朗,尤其是中国市场和与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投资超出预期。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各个细分领域、应用和地区的强劲增长势头,也进一步证明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半导体设备市场细分:前端和后端设备增长双轮驱动在2023年创下960亿美元销售记录后,晶圆制造设备(WFE)细分市场预计将继续增长,2024年将增长5.4%,达到101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受到AI计算驱动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H...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对更小、更高效的计算机芯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需求,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TD)的研究团队,联合其他高校和行业合作伙伴,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铟基材料,旨在推动下一代计算机芯片的生产。这一研究项目已获得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未来半导体(FuSe2)计划的190万美元资助。FuSe2计划是美国政府为实现《芯片与科学法案》目标而设立的资助项目,旨在提升美国微芯片的能效并促进本土集成电路的生产。此次项目资助是42.4百万美元资助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推动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能源效率的提高。铟基材料:突破EUV光刻技术的关键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专注于开发可以应用于极紫外光(EUV)光刻技术的新型铟基材料。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涉及将微小的电路图案转印到硅片表面,形成晶体管等元件的路径。通过将光刻技术从传统的深紫外(DUV)光源升级到极紫外光源,能够在芯片上实现更加精细和小型化的图案,从而提高芯片的性能和能效。然而,EUV技术所使用的光子能量远高于传统的紫外光,达到92电子伏特,常规的光刻胶无法承受这种高能量的光照。因此,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