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分析指出,华为的智能驾驶生态会持续做大,并且有望继续引领我国的产业发展。华为与终端车厂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零部件供应商模式(Tier1 模式)合作内容:华为作为一级或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电机、电池管理系统、AR - HUD 等。合作特点:车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华为的部分零部件进行采购,华为不参与整车的整体设计和开发,只负责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产品,合作相对较为基础和灵活,车企在整车集成和品牌塑造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性。Huawei Inside模式(HI模式)合作内容:华为向车企提高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服务等五大智能系统,以及30多种智能化部件。合作特点:合作深度较零部件供应商模式更进一步,华为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企在智能化方面可以借助华为的技术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在车辆的整体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仍保持自主决策。智选模式:合作内容:华为不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还深度参与整车设计、生...
在2024年的科技投资领域,一幅冰火两重天的图景清晰呈现:一边是AI投资如火箭般蹿升,另一边则是科技初创企业整体融资陷入下滑态势。据数据分析公司Dealroom的报告显示,2024年AI初创企业共筹集了1100亿美元的资金,较上一年增长了62%,而整个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包括非AI领域)在2024年共筹集了2270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12%。这一鲜明对比,无疑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话题,也引发了对科技产业发展格局的深度思考。一、AI投资暴涨:资本新宠的崛起(一)技术突破与市场潜力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尤其是生成式AI的横空出世,如OpenAI的ChatGPT,彻底改变了人们对AI的认知。它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以内容创作为例,以往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创作的文章、故事、绘画等,如今借助生成式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初稿,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这种技术的突破,让市场看到了AI在内容创作、客户服务、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二)应用场景的拓展AI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最初的搜索引擎...
在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针对2025年的市场展望发表了重要观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他明确表示,尽管在地化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但同质化竞争使得结构性过剩的产能即使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依然面临激烈竞争。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芯国际将保持一贯的定价策略,随行就市,不主动降价,但在必要时也会和战略客户一起直面价格竞争,以保持住公司在各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一、市场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了巨大的波动。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各地纷纷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导致产能迅速扩张,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据预计,全球2025年数据中心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大幅提升,如谷歌2025年资本开支投入预计750亿美元,同比增长43%;亚马逊预计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等。这表明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依然强劲,但同时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重要的芯片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77.956亿元,同比增...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AI芯片作为支撑AI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市场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Meta对韩国AI芯片初创企业FuriosaAI的收购计划,无疑成为了这一变革中的关键一笔,预示着Meta正式向AI芯片领域的巨头英伟达、英特尔等发起挑战。一、Meta的AI芯片野心与战略布局Meta作为全球领先的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此次收购FuriosaAI,是Meta在AI芯片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据《福布斯》报道,Meta正就收购FuriosaAI展开谈判,交易最早可能于2025年2月达成。Meta此前已推出两代MTIA系列AI推理芯片,如果成功收购FuriosaAI,将进一步丰富其在AI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储备,提升其在AI芯片市场的竞争力。Meta的这一战略布局,旨在通过获取FuriosaAI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增强其在AI领域的硬件能力,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在AI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Meta在AI领域的长远发展,也将对全球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图:Meta收购FuriosaAI,欲挑战英伟达的AI芯片霸权...
在半导体行业波谲云诡的当下,中芯国际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近期,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业绩会上放出重磅消息:公司计划与终端整机厂合作,将未来汽车类产品的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0%。这一宣言,无疑让中芯国际在汽车芯片赛道上的野心昭然若揭,也让业界对这家半导体巨头的未来充满期待。一、汽车芯片市场的崛起:中芯国际的新机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汽车芯片的需求如井喷般爆发。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从动力控制系统到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芯片的身影无处不在。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中芯国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毅然投身汽车芯片领域的怀抱。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正将现有部分产品平台向汽车产品进行验证,并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升级平台、逐步上量,届时对应产能将满足国内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2024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工业与汽车应用销售收入占比合计已达8.2%,这为公司未来在汽车芯片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中芯国际将进军汽车芯片领域二、技术与产能布局:中芯国际的硬核实力在技术层面,...
在即将到来的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上(2月27日,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三楼),力合微电子董事长刘鲲博士将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智慧光伏及电池智慧管理PLC解决方案》,作为国内电力线通信(PLC)技术领先企业,力合微电子致力于提升光伏系统智能化水平。本次演讲将聚焦PLC技术在智慧光伏与储能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提升能效、优化储能管理,并助力“双碳”目标。刘鲲博士还将分享最新技术突破,为新能源企业、设备制造商和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智能管理方案,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一、刘鲲博士主题演讲前瞻: 作为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技术的领军人物,力合微电子董事长刘鲲博士将在本次峰会上分享其深耕20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洞察。根据其近年公开演讲与公司动态,本次演讲的核心方向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 PLC技术的能源物联网化升级 刘鲲博士曾多次强调,“有电线的地方,就有PLC”。在新能源领域,PLC技术通过电力线实现数据传输,可无缝衔接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电网管理,解决传统无线通信易受干扰、布线复杂等痛点。例如,力合微已推出高速PLC芯片,应用于智慧光伏系统的实时监控与能效优化,显著提升发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