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空调系统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给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的楼宇管理者开始采用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冰块储能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电费,还能减少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冰块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冰块储能,从技术原理上讲,属于冰蓄冷的范畴。其核心机制是在电力低谷时段,通常是夜间,利用相对低廉的电价运行制冷设备,将水制成冰块,把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在白天用电高峰、电价高昂且空调等制冷需求大增时,这些储存的冰块逐渐融化,释放出冷量,为楼宇提供制冷服务,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在高峰时段开启耗电量巨大的制冷主机。例如,Ice Energy的Ice Bear系统在夜间冻结水,然后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利用冰块为建筑提供冷却,从而避免使用高能耗的空调压缩机。这种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高峰时段的冷却负荷,据估算可减少高达95%。冰块储能技术的优势降低电费:通过在非高峰时段储存能量,在高峰时段使用冰块进行冷却,可以显著降低电力消耗和电费。减少碳排放:使用冰块储能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提高电网可靠性:通过减少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冰块储能技术有助...
有报道称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在长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宣布将联合开发新能源乘用车。这一合作瞬间吸引了业内人士与消费者的目光,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两大车企的携手无疑将带来新的变数与机遇。新能源汽车市场:激战正酣,潜力无限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环保意识的提升、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纷纷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国内市场亦是一片火热,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渗透率不断提高,众多消费者将新能源汽车纳入购车首选清单。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 2 月 1 日 - 23 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 44.5 万辆,同比大增 77%;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 51.7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128%。比亚迪、小鹏等众多车企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可见一斑。业内普遍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将增长 20% 至 1330 万辆,渗透率有望接近 57%,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不过,在繁荣背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
Figure AI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曾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预测:“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械控制等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逐步进入制造、物流、医疗等多个行业。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码投入,试图抢占这一未来市场。然而,在众多竞争者中,究竟哪家最强?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尖端科技,看看这些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美国:技术创新引领市场特斯拉(Tesla):作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凭借其强大的AI技术积累,推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Optimus的目标是执行危险、重复和枯燥的任务,预计2025年实现低量生产,价格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未来有望在制造、物流乃至家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以其高动态机器人Atlas闻名,展现了惊人的运动能力,能够执行后空翻、跑酷等高难度动作,主要应用于搜索救援、工业作业等场景。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感知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使其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敏捷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逐渐成为行业焦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为我们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本报告旨在对上述报告进行详细分析,从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市场潜力挖掘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行业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见解,助力大家更好地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洞察其未来走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新探索中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重要分支,它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编码器(VAE)以及 Transformer 等核心技术,通过学习大量数据中的模式与规律,能够创造性地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内容。在内容创作领域,它能撰写各类文本、绘制精美图像、创作动听音乐;在创意设计方面,可助力产品与广告设计;影视娱乐产业中,从特效制作到剧情创作都有其身影;医疗领域里,医学影像生成与药物研发也能借助它来推进。一、起源与早期探索(20 世纪 50 年代 - 70 年代)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的诞生:1952 年,Ar...
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联想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概念笔记本电脑,这些创新设计不仅展现了联想对未来移动计算的深刻洞察,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Yoga Solar PC Concept:太阳能充电的绿色之选联想的Yoga Solar PC Concept以其独特的太阳能充电功能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笔记本在机盖上巧妙地嵌入了太阳能板,能够将超过24%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一高效的能源转化率得益于其采用的“Back Contact Cell”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安装支架和网格线移到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最大化地提高了能量吸收效率。其先进的动态太阳能追踪系统能够实时测量太阳能板的电流和电压,并与太阳能优先能源系统协同工作,自动调整充电器的设置,优先将收集到的能量传输到系统中,确保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都能实现最大的能量节省和系统稳定性。即使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太阳能板依然能够发电,为闲置的电脑维持电池电量。在性能配置方面,Yoga Solar PC Concept同样表现出色。它搭载了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具体型号尚未公布),最高可配备32GB内存、1TB存储以及5...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又一风口。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企业纷纷布局,而在中国,头部车企正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速从电动汽车向智能机器人转型。人形机器人崛起:科技融合催生新机遇人形机器人火爆的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电机控制等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对于中国车企而言,人形机器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更是推动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方向。凭借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机控制、芯片算力等方面的积累,车企能够高效复用已有技术,加快机器人产品的落地与应用。例如,小鹏汽车的人形机器人“Iron”直接复用了自动驾驶算法,并搭载自研芯片,使其具备高阶环境感知能力;广汽集团的“GoMate”则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实现灵活的工业生产协作。车企竞逐机器人赛道:从研发到应用加速推进目前,多家中国车企已进入人形机器人研发或示范应用阶段,展现出清晰的技术与商业化路径:广汽集团:研发的“GoMate”核心部件完全自研,计划2025年实现零部件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