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智能驾驶功能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标配,特别是在这些品牌努力向高端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的两个月内,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汽车的销售中,有超过62%的车型标配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野村证券的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和电信行业分析师乔尔英强调,智能驾驶功能正日益成为高端汽车的一大卖点。他提到:“我们观察到,在中国市场上,如果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超过20万元(约合27,708美元),而没有配备智能驾驶功能,那么其销售情况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乔尔英进一步解释说:“无论智能驾驶技术是否已经完全成熟,或者其实际表现如何,汽车制造商首先需要确保车辆具备这样的功能。”这表明,智能驾驶功能不仅是高端汽车的一个标志性配置,也是满足消费者期待和市场趋势的关键要素。一、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蔚来通过NAD系统,结合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感知;小鹏则推出了XNGP系统,...
全球知名的硅知识产权(IP)供应商M31公司近日宣布,与领先的模拟半导体解决方案代工厂Tower Semiconductor携手,成功开发了基于65纳米工艺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只读存储器(ROM)IP产品。这些设计模块已经交付给客户进行彻底的验证,确保了采用平台低功耗组件Analog FET设计的电路架构能够满足系统级芯片(SoC)对低功耗的严格要求。M31公司的IP产品不仅提供多种Deep NWell电压组合供客户选择,增加了与其他外部集成电路的灵活性,而且在保持低功耗特性的同时,也成功实现了性能速度的双重优化,为客户提供了性能上的优化选择。作为专业的IP提供商,M31始终致力于提供经过严格硅验证的高质量IP产品。Tower Semiconductor凭借其丰富的工艺平台经验和技术组合,是高价值模拟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此次双方的合作,充分利用了各自在成熟工艺上的深厚研发经验,共同开发了65纳米工艺平台的先进内存编译器,包括单端口(Single Port)、单一口(One Port)和ROM等产品。这一合作将为物联网、智能穿戴、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可靠...
英伟达(NVIDIA)备受瞩目的Blackwell系列AI芯片因关键设计问题而面临推迟上市的局面。根据最新报道,问题核心在于一个连接两个Blackwell GPU的处理器芯片存在缺陷,这一技术障碍严重制约了芯片的生产效率,导致原定的出货计划被迫推迟至少三个月,情况可能更糟。此次延期的消息得到了来自微软的内部员工和行业知情人士的确认。据悉,英伟达已经向包括微软在内的主要客户——一些全球领先的云服务供应商——通报了这一不可预见的情况。这些客户中不乏对Blackwell系列寄予厚望的科技巨头,他们原本计划利用这些先进的AI芯片来加速开发下一代的大型语言模型和自动化技术。问题最初是在台积电(TSMC)准备对Blackwell B200芯片进行大规模生产时被发现的。在半导体行业的生产流程中,在如此接近量产的阶段发现此类重大设计问题实属罕见,这不仅对英伟达的生产计划造成了冲击,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业界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必须确保设计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图:英伟达推迟下一代AI芯片的发布尽管遭遇了这一挫折,英伟达依然展现出了积极应对的姿态。公司表示,尽管Blackwell系列面临挑战,但其上...
在全球AI芯片的激烈竞争中,三星电子与Naver的合作曾是业界的一段佳话。然而,随着Mach-1 AI芯片的推出,双方的合作关系也走到了尽头。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通过本文尝试深入探讨三星电子在AI芯片领域的未来走向,Naver的新动向,以及Mach-1芯片对三星电子长期战略的影响。图:三星电子和Naver分手后,Mach-1 AI芯片将何去何从?三星电子在AI芯片领域的竞争格局三星电子在AI芯片领域面临着众多强劲对手,包括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国际巨头。英伟达以其GPU在AI训练和推理中的卓越性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英特尔和高通则分别凭借其CPU和移动处理器在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CUDA平台和GPU技术,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英特尔:通过收购AI芯片公司Habana Labs,英特尔加强了其在AI处理器市场的布局。- 高通:其骁龙系列芯片在移动AI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Naver的AI技术发展新动向Naver作为韩国的互联网巨头,在AI技术发展上持续发力。尽管与三星电子的合作告一段落,但Naver在AI领域的投入并未减少。Nave...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在氮化镓(GaN)技术领域的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英飞凌与英诺赛科之间的专利诉讼不仅是两家企业间的技术较量,更是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地位提升的体现。中国出海半导体将在这篇文章中尝试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各方的策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英飞凌与英诺赛科的专利冲突2024年,英飞凌对英诺赛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三项关键的GaN技术专利。这场诉讼不仅关系到两家企业的商业利益,更可能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专利冲突在高科技行业中并不罕见,但此次诉讼的背景和影响力尤为值得关注。背景分析氮化镓(GaN)技术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耐压等优点,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卫星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GaN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硅材料的性能瓶颈,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英飞凌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在GaN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专利储备。而英诺赛科作为中国新兴的GaN技术企业,近年来迅速崛起,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英诺赛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英飞凌的警惕,双方在技术和...
全球汽车市场历来是技术革新和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角色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从追随者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在本文中尝试深入分析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变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车企的市场份额增长根据乘联会崔东树的分析,2024年6月全球汽车销量达到780万台,尽管同比下降1%,但环比5月增长4%,显示出市场的逐步回暖。中国车企在此期间表现尤为突出,占据了全球市场33%的份额,与历年中位水平持平,但较2016年至2018年间约30%的份额有所提升。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尤为迅猛。2024年1-6月份,中国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5%,这一比例的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增加。2023年1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30.4万辆,同比增长36.7%,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动力和市场潜力。图: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正在崛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尽管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强劲,但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