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科技财务长董宏思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公司已成功签署协议,斥资约52.6亿新台币(折合1.62亿美元)从关联企业鸿庆建设公司手中收购高雄市楠梓区的一座重要设施——“K18”工厂。董秘进一步解释道,K18工厂的收购旨在增强公司在复杂IC泵送封装及倒装芯片封装领域的生产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HPC)等前沿技术领域对高性能芯片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战略举措将为公司抓住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撑。追溯历史,K18工厂原系日月光科技与鸿晶科技于2020年携手打造的联合项目。然而,鉴于客户对更先进封装技术的迫切需求,日月光科技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将K18工厂完全纳入麾下,以加速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充的步伐。据悉,K18工厂占地面积广阔,总计近33,000坪(约合108,900平方米),为日月光科技进一步扩展产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期,日月光科技在扩大生产方面动作频频。6月底,公司宣布与宏正科技携手,在高雄市兴建K28厂,预计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竣工。该厂将专注于先进封装测试服务,旨在把握AI时代的市场机遇。此外,日月光科技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本月初,...
在当今这个以技术为主导的时代,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签署,不仅标志着美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重视,更为全球半导体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球领先的内存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在美国的投资计划,正是这一法案效应的生动体现。法案背景: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计划为美国半导体产业提供高达527亿美元的政府补贴。这一法案的出台,旨在降低成本、创造就业、加强供应链,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法案中包含的限制性条款,尤其是对那些在中美两国都有业务的半导体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大市场之间。美国通过该法案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意图恢复其在高端半导体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并吸引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回流。这对于像SK海力士这样的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它们需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出灵活反应。SK海力士的美国之旅:机遇之门SK海力士计划在印第安纳州投资约38.7...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大棋盘上,特斯拉的每一步棋都备受关注。最近,特斯拉在东南亚的策略调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泰国《国家报》的一则报道,让特斯拉的东南亚计划成为了焦点。但特斯拉的东南亚策略,真的不只是建厂那么简单!今天,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就和读者朋友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问题。1. 特斯拉的东南亚布局特斯拉,这个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扩张的机会。东南亚,一个充满活力且潜力巨大的市场,自然吸引了特斯拉的目光。然而,据泰国《国家报》报道,特斯拉已取消在泰国、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新建工厂的计划,并撤出了负责该项目的团队。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市场对特斯拉在东南亚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1.1 泰国市场的撤退泰国被视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电动车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了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的目光。特斯拉原本计划在泰国设立制造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地需求。然而,由于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需求变化,特斯拉选择暂时搁置这一计划。图:特斯拉的东南亚策略:不只建厂那么简单!# 1.2 马来西亚的回应对于这一消息,马来西亚贸易部长Tengku Zafrul...
在半导体产业的浪潮中,国产CPU的发展一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龙芯中科,作为国产CPU的中坚力量,其最新力作——3B6600系列处理器,以其令人瞩目的性能提升,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中国出海半导体网将尝试深入探讨这一国产CPU新星的性能特点、技术突破以及它在国产半导体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性能的飞跃:与国际巨头一较高下龙芯3B6600系列处理器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国产CPU在性能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透露,3B6600八核桌面CPU的单核和多核性能预计将达到使用先进工艺的英特尔中高端酷睿12~13代的水平。这一性能的飞跃,不仅展现了龙芯在CPU研发上的巨大进步,也意味着国产CPU在性能上将能与国际主流产品一较高下。图:龙芯3B6600性能直逼英特尔酷睿12~13代自主研发的力量:提升性价比与设计能力龙芯3B6600系列的这一成就,离不开龙芯中科长期以来的自主研发策略。通过自主研发IP核,龙芯不仅提高了性价比,而且在设计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过去十年,龙芯CPU的单核通用性能提升了20倍,主频提升了2-3倍,设计能力提升了5-10倍。这些数据背后,是龙芯无数工程师的辛...
在量子物理学的广袤领域中,中国科学家们再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潘建伟院士的带领下,首次实现了无漏洞的Hardy佯谬检验,这一成就不仅是对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理论的一次深刻验证,更是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Hardy佯谬:量子与经典之争上世纪90年代,物理学家Lucien Hardy提出了Hardy佯谬,旨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检验量子力学中的局域实在性。Hardy佯谬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展示了在特定条件下,量子力学预测的结果与定域实在论的预测相悖。具体来说,当三个特定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定域实在论中为零时,量子力学却预测第四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大于零。这一理论的提出,为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无漏洞检验:挑战与突破然而,实现无漏洞的Hardy佯谬检验并非易事。在过去的实验中,由于探测效率漏洞和局域性漏洞的存在,经典的定域隐变量理论总能为实验结果找到解释。这些漏洞的存在,使得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证明。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无漏洞的Hardy佯谬检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发展了一套高效率和高保真度的光...
有消息称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正加快推进其全自动2nm芯片工厂的建设,预计生产速度将比现有技术提升2/3。2纳米工艺技术是目前半导体制造中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它能够使芯片尺寸更小、性能更强、能耗更低。Rapidus,这家由多家日本电子巨头联合支持的芯片制造企业,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提升日本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的重任。面对全球对高性能、低延迟芯片需求的不断增长,Rapidus决定在日本北部北海道千岁市建设一座全自动化的2nm芯片工厂。该工厂计划引入最先进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打造一条高效、智能的生产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先进人工智能应用需求。自去年9月破土动工以来,Rapidus的2nm芯片工厂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外部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成。随后,工厂将转入内部洁净室的建设阶段,为高精度芯片制造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此外,Rapidus还计划在今年12月安装日本首台极紫外(EUV)光刻系统,这是实现2nm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Rapidus与IBM、ASML等全球顶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2nm逻辑芯片生产技术的研发。同时,公司还派遣研究人员前往纽约...